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讲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带领越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抵抗,大败吴军的故事。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
《如意芳霏》最新更新的剧情,傅容徐晋又闹和离,明明彼此越好要坦诚相待遇到困难一起扛,结果事情一到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推开对方,傅容因如意楼克扣材料案时被抓入狱被逼与徐晋和离,如今徐晋遇到师父投敌的事情
鸟尽弓藏,汉语成语,拼音是niǎojìngōngcáng,意思是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秦孝文王嬴柱(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0年11月14日[1]),嬴姓,赵氏,名柱,又名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生母是唐太后。秦昭襄王在位时,受封安国君。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秦
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其实他一开始并不是皇帝人选,而是他的哥哥秦武王嬴荡,只是秦武王,因为从小就喜欢比武,通过力量来,论英雄。也因为从小就有天生神力,所以他周围一些人都是大力士。而秦武王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头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早年在燕国做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是嬴姓,名为则,又名为稷,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国君。他早年作为人质被扣押在燕国。后来秦惠文王的长子秦武王不幸去世,秦昭襄王就和弟
在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秦昭王)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
春秋末期与战国初期,燕国向东平定东胡,向南吞并蓟国,其发展势头又远远超过了与魏国苦战的秦国,跻身于山东六大战国。从战国时代的天下大格局来说,当时的燕国,是周室王族大诸侯中的仅存之邦,其进取精神远远超过
秦昭襄王是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国君之一,共在位五十七年,但并不是所有时间段都是其掌权,真正开始掌权只有十三年,前面四十四年都是有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宣太后也就是芈月,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成功
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
秦昭襄王是傀儡皇帝吗?宣太后为何要替儿子执政41年?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秦昭襄王,嬴姓,名稷,谥号襄。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
赵括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不是秦国太厉害,而是因为应侯的谋略。武安君白起,很擅长用兵,或许很多人不清楚他其他的战役,但是长平之战却印象深刻,在多数人的脑海中,白起那一战打得非常轻松,而赵括这个背负
长平之战是我们历史上打的比较惨烈的战役,双方都是投入了几十万的兵马作战,规模之大是空前,这场战争的消耗也是难以想象的,最后的结果是以秦国胜利结束,这一站秦国损失了大半人马,赵国也是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人
赵括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让白起指挥秦军顺利实施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最后被分割包围。赵军粮道断绝,士兵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在苦苦坚持了四十六日之后,只能亲率精锐士兵突围,战死阵前,赵军全部投降。赵军四
大家说起战国时期的赵括,首先想到的就是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两千年来人们都认为赵括是一个只知空谈兵书,实际军事指挥才能很低下的庸才,因为我们一直是以成败论英雄,赵括打输了长平之战,败坏了赵国的国运,一直被
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丘,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在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功
范蠡服务的越国,位置偏僻,地域狭小,人烟稀少,资源贫瘠,将寡兵少,是典型的小国、弱国,而对手吴国则是位置优越,地域广大,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将多兵众——著名将领夫差、伍子胥、孙武、伯嚭、王孙雄等,常年
范蠡的政治成就都与勾践有关,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大获成功后,范蠡也最终功成身退。政治成就(1)劝服勾践保全性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
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谋略家,越国大夫。吴越交战,越王勾践和范蠡一同到吴国当人质时,文种便在越国处理国家事务,而范蠡擅长军事则多在军事上辅助越王。文种和范蠡算作是勾践的左膀右臂,史书上记载文种首先发现了范
在陶地寿终正寝,善终。关于范蠡是怎么死的并没有详细记载,文献中只用一句话便概括了范蠡的死讯,便是说他在公元前448年死去,为“无疾而终”。范蠡据传享年88岁,接近百岁的范蠡在当时的年代可谓是高龄,故自然死
范蠡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范蠡本来是越王勾践手下的一名谋士,他曾经协助勾践打败吴国收复失地。但是,在庆功的时
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尤其是在后期,各诸侯纷争激烈。范蠡就是出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没有背景,家境贫穷,经常为生计所愁,可是他从小机敏好学,后来文种看重其才能邀他入越。在他的辅佐下,越王勾践“卧薪
计然家,葵丘濮上(今民权、兰考一带)人,第一位商业理论家,“商圣”范蠡之师。先秦时期的经济学家,主要从事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史记·货殖列传》等史书中反映的“计然之策”,其特点一是要根据生产规
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这句简短的话,道出了蒙恬的身世。蒙恬的祖先本是齐国人,蒙恬的大父,也就是祖父秦昭襄王时期来到秦国,自此蒙氏家族便在秦国扎根,并为秦国的统一大业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战争史中以步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长平之战的时候,名将李牧还籍籍无名,所以没机会指挥上党赵军。但是,就李牧连却秦军的肥之战和番吾之战来看,如果当时赵国能有李牧这样的名将坐镇,至少不会落的被秦军坑杀四十万那么惨。甚至,李牧有可能把上党长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