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出兵攻打宋国,宋成公变派人来晋国求救,,这是晋文公就为难了,宋国对他有恩应当帮助,但是楚国对他的恩惠更大,不知怎么办才好。晋文公向群臣们商议办法,狐偃提出攻打曹、卫能帮宋国解围,晋文公同意了这个
晋文公狩猎追丢了一只麋鹿,询问老古麋鹿在哪,老古却忠告了晋文公一番,晋文公听了很高兴的回去,这时遇到栾武子,栾武子询问晋文公高兴的原因后也忠告了晋文公,晋文公听后便回去载老古。从这里可以看出,晋文公是
晋文公准备去攻打卫国,这时候公子锄给晋文公说了一个故事,间接的告诉晋文公在攻打卫国的时候,别人也会趁机来攻打晋国,晋文公一下子就明白了公子锄所说,便放弃攻打卫国,还没回到晋国果真听到了秦国入侵的消息。
晋文公讨伐原国,约定七天天过去将其攻下,结果七了也没能攻下来,于是晋文公撤兵回国,谋士都劝阻不了,晋文公说了:诚信乃立国之宝,不能因原国而失去这样的宝物。第二年再次讨伐原国,晋文公就说了一定要得到原国
晋文公攻打原国,和黄越约定十天做期限,可是十天期限到了晋文公也没有攻下原国,于是便下令敲锣退军。这时身边的将领和群臣都来劝阻,晋文公为了信用坚持退兵,结果他这样的举动打动了原国的老百姓和卫国的人,于是
晋文公(按《左传》: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8年;按《史记》: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
宋襄公因为仁义,在泓水之战中败给了楚军,因此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子鱼也对宋襄公说他不懂得作战的道理,既然敌人处于困境时,理应利用好时机,去进攻没有准备好的敌人。原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
关于宋襄公之仁,人们有着众多的不同想法,很多人认为宋襄公的这种仁义太过于迂腐,当时回到当时的那个时期再看呢?当时打战是为了判定国与国的从属关系,战争也有了礼法的制约,并不是不择手段,从此来看,宋襄公的
宋襄公:春秋中前期宋国国主,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以仁义见称。初立,以贤臣子鱼、公孙固为辅,宋国由此大治。国际上紧跟齐桓公步伐,积极维护齐国霸权。桓公死后,欲霸诸侯,却为楚人所执。后一意孤行,发兵攻郑,与
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齐桓公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明君,这次也不例外,他发现百姓崇尚厚葬,花费大量物资在葬礼上,齐桓公就开始担忧了,于是就找管仲的解决办法,管仲认为百姓这样做是为了名声利益,最后针
管仲有着“春秋第一相”的称号,首要的就是他的才智引导出一位春秋霸王齐桓公,其次是管仲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徇私情,坚持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不怕得罪人,这样的人真实难能可贵。原文管仲束缚①,自鲁之②齐。道③
齐桓公任用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自知好友管仲更有才能,便向齐桓公举荐,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想要得到管仲,故施计迎回管仲。原文桓公自莒反于齐②,使鲍叔为宰③,辞④曰:“臣,君之庸⑤臣也,君加惠⑥于臣,使
正因为齐桓公求贤若渴,见到有才之人,不计前嫌,待人以宽,有才之人才愿意安心在他手下办事,得到能人帮助的齐桓公才能成为春秋的一代霸主。原文宁戚欲干[1]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15],于是为商旅将任车[3]以至齐,
愚公之谷大致内容说齐桓公外出打猎误入一座上谷,见到一位老人问是什么山谷,一位聪明的老人故意假托解释地名,讲了一个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然而齐桓公信以为真,把寓言当成了真实的事情,
齐桓公乃春秋五霸之首,求贤若渴的他任用了管仲,之后推行改革,实行军政何以,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起来。这么强势的一代国君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结局是凄惨的,齐桓公晚年也成为了一位昏庸之君,管仲去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在齐桓公在位的期间,他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因此逐步强盛起来。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
齐桓公好服紫说的是受人民爱戴的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老百姓也跟着穿紫色衣服。由于紫色布料很贵,齐桓公就开始担忧了,于是他就向管仲请教解决的办法,管仲让齐桓公对侍从说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齐桓公照办,结
本文大致是讲管仲给齐桓公解释君王为何要以民为天的故事,供学习文言文的朋友阅读参考,希望此篇文章能够对大家学习文言文有所裨益。原文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
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贤能为之用便是其中原因之一。这篇文言文说的就是齐桓公求贤若渴的一则故事。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
齐桓公伐楚大致说齐桓公在打败菜国之后,接着又率领诸侯国军队攻打楚国。在大军的压迫下,楚成王派使者交涉未有成果,结果齐桓公临时驻扎在召陵,随时准备开战,这时楚成王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最后屈完以他的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他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出现过许多闻名天下的领军统帅。比如汉朝的卫青、唐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他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为勾践打败夫差立下汗马功劳的文种为什么被赐死?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战败,阖闾中箭而死,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这年春天越伐吴,夫差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吴王夫差破越复仇的故事。公元前496年,阖闾攻越,战于欈李(今浙江嘉兴西南),越军采取偷袭战术,阖闾中箭,伤脚大拇指,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历史上吴王夫差是怎么争霸中原的,后来又为什么国破身死的?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489年,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越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
长平之战发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以秦国获胜告终。结束后,秦昭襄王下令杀死白起,却放过了范雎,这究竟是为什么?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请求乘胜追击赵国,秦
姜小白,即齐桓公,姜姓齐国第十六任国君,春秋五霸之首,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周室衰微”的时代,其地位可媲美周天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说起“春秋五霸”大家肯定会想到齐国,在我国春秋战国的时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商鞅出走半生,结果无法归来。公元前361年,距今将近2000年。在朝霞满天,清风徐徐,迎着朝阳,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