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14岁的女孩?
喜欢看清宫戏的朋友们都了解,古代选秀的秀女都是十四五六的少女。顺治帝二十多岁的年龄孩子都有了十七八个,你了解古代男子为什么要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吗?
01传统社会的婚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认为,男子20岁、女子15岁就已经是结婚的最高年龄了,超过这个年龄还没有婚配是不合礼仪的。到吴越争霸的时候,连年战乱,越国濒临灭亡人丁锐减,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需要大量的兵丁发展生产,充盈兵力。因此立下了“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要罪其父母”的法令。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社会,甚少考虑男女的生理成人,而是注重礼仪成人。意思就是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要举行“成人礼”,这就意味着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谈婚论嫁。
男子的成人礼称为“冠礼”,意味着男子需要独立承担责任,并拥有了参与宗庙祭祀的资格;女子的成人礼称为“笄礼”,在女子十五岁(十六岁)由家中长辈为其举行,成人礼毕就表明可以嫁人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朱熹的《朱文公家礼》中有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为婚姻年龄的说法,在南宋时期以此为法令加以执行,之后历朝历代也均以此为蓝本规定男女结婚的年龄。
清代的《钦定大清通礼》规定“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服,皆可行。”意思是适龄的男女不在哭丧、守孝的特殊时期都可以结婚。
《甄嬛传》中淳儿就是十四岁入宫,但考虑到生理原因,直到十七岁才侍寝。在皇室内部由于政治原因、皇位继承等需要,男女婚龄更早。如孝庄文皇后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只有十七岁。清代也是我国古代人口基数非常庞大的时期,到康乾盛世时期已经达到一亿多人。
02封建社会的影响
任何法律政策制定的基础一定是当下的社会环境。那么历史上各朝代在规定婚姻年龄的时候,或多或少会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因素,但是统治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政治因素。
首先就是古代的战乱频繁,所受其害最深的也是平民百姓。每逢战争时期,统治者就会提出很多推动男女早婚早育的政策。秦一统六国后,大兴土木,老弱妇孺均被征调,导致京城人烟稀少。直到汉初建国后,为了恢复人口数量,便鼓励百姓早婚。
为了增加劳动力,扩大生产,惠帝下诏:对年满十五岁至三十岁还未出嫁的女子征收五倍的赋税。以此来推动民间适龄婚姻的男女尽早结婚生育。得益于此政策,到汉平帝时期,全国人口数量达到了六千万,远超之前任何朝代。因此,较低的婚姻年龄政策便成了鼓励生育人口的必然选择。
我国古代朝代更迭多是以暴力手段,劳民伤财,人口锐减是难以避免的影响。新的统治者都会采用休养生息,休兵止戈的政策引导百姓尽早生育。如晋武帝实行地方长官许配婚姻,也是由于东汉末年三国战乱,死亡人数众多,一统后的晋武帝迫切希望增加人丁,提升国力而采取的方法。
南朝时期也有早婚的立法规定,即女子年满十五岁必须出嫁,否则家中族人也要承受连坐罪刑。
可以看出婚姻年龄立法规定,与当时的社会形式是密不可分的。要么是征战连连、补充兵源的需要,要么是战争过后恢复生产、多征赋税的需要,而对结婚男女的生理状况,健康程度没有涉及。
除此之外,还有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商都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学者们就发现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说明我国古代“多子多福”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三世或是四世同堂成为了人们普遍的追求,而古代战乱频繁、医疗落后,为了实现家族兴旺壮大,使得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会自发的降低生育年龄。
皇室也是如此,为了江山有继,汉昭帝八岁即位时就娶了霍光的六岁外孙女;东汉王莽为了控制朝野将自己十二岁的女儿嫁给汉平帝为皇后;汉文帝十四岁时与窦氏结婚。早婚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政治意义。
另外,古代男子娶妻的年龄也与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有关,据史料记载,西汉二十三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为三十六岁,魏晋南北朝时期共有六十五位帝王,其平均寿命为四十四岁,从秦朝始皇帝算起到清末溥仪的三百位帝王,其平均寿命为三十六岁。
而皇帝的衣食住行,在传统社会中都是最好的,不可能存在没钱治病,营养不良的情形,就是这样,其平均寿命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低了。因此,如果对比来看,那么古代男子娶13,14岁的女孩子,大概也就相当于如今男子娶20岁左右的女孩子。
所以在那时看来,并不能算是早婚。这些原因,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十分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封建社会,除了服从,也别无他法。
03结语
虽然这样做并不能说是一种错误,但是,低龄结婚生育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另外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平民百姓多以五谷杂粮为食,营养补充不够,对孕妇和婴儿的健康是非常亏损的。可见,古代要求男女婚配只以男女具备生育能力为基础,而不考虑其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
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 顺治帝:功过交织下的帝王评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他年少登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亲政,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其统治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05-27 顺治静妃下落之谜:清宫秘史中的跨文化叙事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又称孟古青)的去向,堪称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争议性的谜团之一。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的皇后,在入宫仅两年后便被降为静妃,此后其行踪在官方史料中...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5-19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福临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而在他的情感世界里,董鄂妃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不仅是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5-16 孝惠章皇后未与顺治帝合葬之谜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传统葬制,但孝惠章皇后却未与顺治帝合葬,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传统葬制与特殊例外清朝帝后合葬的传统由来已久,皇帝与皇后同穴而...
顺治为什么出家 孝惠章皇后 2025-05-07 顺治:皇太极血脉与权力传承的纽带在紫禁城红墙黄瓦的见证下,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人生轨迹与皇太极的帝王霸业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对父子的人生交织,既是满清皇室权力传承的缩影,亦是历史洪流中个人...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4-25 福临掌权后的治国大业:从被架空到大有作为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多尔衮的阴影下被架空数年之后,福临终于亲政,并在掌权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