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澍,明英宗朱祁镇第五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朝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需要征战沙场、浴血奋战就可以锦衣玉食,也不需要悬梁刺股、十年寒窗苦读就可以达官显贵,他们所作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投胎投的好,直接投到了皇室家族当中,不用经受任何磨难就可以达到人生巅峰,他们就是大明王朝的藩王。
藩王是自朱元璋创建的制度,为了防止一方势力过大,将权利分散开来交给自己的儿子们,因为他不相信任何外人,藩王制度也是他唯恐权利丢失的一个表现,按理来讲藩王即使死也要葬在封地没有皇上的亲召是不能回宫,可是有一位藩王他可以回京安葬,他就是朱祁镇。
一、藩王制度
朱元璋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大臣们召集,讨论元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各个君主统一的一个事情就是喜欢讨论之前的王朝,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总结出来的是“君弱臣强”宋元两个朝代重文抑武的特点尤为突出,一旦发生异族入侵,那王朝必定会被推翻。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设立了藩王制度,藩屏宗室,朱元璋受够了饥寒交迫的贫苦,所以他不想自己的子孙在经历一遍,不想让自己的经历过的悲剧再次上演,他要自己子孙世世代代享受皇恩,可是即使是皇帝,做事情也是需要理由的,不然不能服众,失民心。
正值明朝刚刚建立,北元的残余势力仍旧对大明虎视眈眈,还会不时的骚扰明朝边境,于是朱元璋发出天子诏,以保家卫国,守护人民群众的名声,告知天下,来建成藩王的制度,表面上说的铁面无私,大义凛然,可是朱元璋怎么想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朱元璋经过自己侄子的背叛后,他认为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儿子于是将自己的权利分散开来,也在防止有异心的人造反,于是建立九个边境藩王位,让他们镇守边疆,权力之大,连国公都要受到他们的节制,给他们几分薄面。
关于内地藩王,朱元璋规定,每个藩王都要配三个护卫兵,每个护卫队少则三千,多则上万人,这阵容虽然不能抵御外敌,但是毕竟是内地藩王,强行压制住民变是没有问题的,也直接的强化了中央统治制度,加强了皇权的集中性。
朱元璋为了达到世受皇恩的终极想法,对皇家子嗣的待遇不是一般的好,从俸禄上来讲,众所周知明朝官员的俸禄是极低的,即使是一品大员也只有一千石,反观藩王,最高的时候有五万石,最低也有一万石,这是一品大员的数十倍之多。
并且宗室的所有的爵位都遵循世袭罔替,开创了历史先河,以亲王为例,父辈为亲王,亲王的长子继承,其他儿子封为君王,以后世代都继承这一爵位,即使继承到最小的官职,也是奉国中尉,也比那些寒窗苦读才是五品官员的书生,俸禄高上几石。
有了藩王们维护中央政权,朱元璋就开始清算了三十余位开国功臣功臣。讽刺的是就在朱元璋去世的第二年,朱允炆就被他的藩王舅舅抢去了皇位,藩王制度有利有弊,而朱元璋只想着让后代永德皇恩,却没有想到给他们过大的权力和兵权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二、朱祁镇与朱祁钰
这二人的父亲是朱元璋钦点的朱瞻基,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眼光确实毒辣,朱瞻基也是一代明君,可是大明几百年的基业,差点被他的儿子朱祁镇毁于一旦,朱祁镇的儿子们也因为父亲,自身的封位飘忽不定,朱见澍就是受到牵连的一员。
朱祁镇从小被妇人一手养大,偏爱宦官王振,致使宦官当道,父辈们“天子守城门”的能力并没有继承,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听信了王振的建议,御驾出征,以20万兵力讨伐3万的瓦剌部落,可笑的是战败,成为了俘虏。
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推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当皇帝,他废除朱见澍哥哥太子的身份,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朱见澍的将来的身份也就很难说了,可能是朱祁钰一脉身体有恙,朱祁钰的儿子被封位太子之后没多久就夭折了。
说治国才能,朱祁钰比朱祁镇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朱祁钰命于谦攻打瓦剌,成功将朱祁镇救出,将其软禁,成为了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不得不说,朱家从这一辈开始,都格外念及亲情,朱祁钰才没有将朱祁镇杀害。后来朱祁钰病重,朱祁镇被拥护复位。
三、朱见澍
朱见澍性格是一位活脱脱的翩翩公子,根据明史所记载,他在去往藩地的路途中,他带领众人连夜赶路,并不是着急追求名利,而是因为自己的随从过于多,为了避免打扰到百姓正常的生活才这般,他会身处百姓的视角看待事情,可惜的这位秀王的身体也不太好,早早病逝。
按理说藩王去世后应该葬在封地,可是朱见澍却被回京安葬也是因为他膝下无子,朱见澍的哥哥朱见深可怜她们母女三人,于是将其接入京城,并善待他们,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给予朱见澍的女儿郡主的名号。
四、总结
朱见澍是明朝第一位去世之后还能回到京城安葬的藩王,这也是因为朱见深与他的兄弟之情,长兄如父这一点很好被朱见深体现了出来,不但帮朱见澍处理好身后事,还善待他的妻女,对比起朱棣,朱见深也是仁至义尽的代表人物了。
亲情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朱元璋的想法确实没错,这世间有很多人会背叛你,朋友,爱人,但是唯一不会背叛的就是至亲,是血肉相连的至亲,你永远可以相信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因为他们不会因为一己之思而加害于你,珍惜身边的亲人,善待他们吧。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生擒,这场"土木堡之变"让瓦剌之名响彻中原。然而,这个曾让明朝君臣胆寒的草原帝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5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土木堡之变”的国耻,也铭刻着废除殉葬、释放建庶人等突破时代局限的善政。这位两次登基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8-11 夺门之变中的孙太后:权力博弈下的关键推手与历史争议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深夜,北京紫禁城东华门悄然开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的五百死士护送明英宗朱祁镇重返奉天殿,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7-29 钱皇后为何终身无嗣:历史褶皱中的生育之困与人性光辉在明代宫廷的斑驳史册中,钱皇后无嗣的谜团犹如一扇半掩的窗,透出后宫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洪流的残酷。这位与明英宗朱祁镇演绎“生死相随”传奇的皇后,其生育之谜的破解...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17 景泰帝朱祁钰之死:明代权力漩涡中的未解之谜在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走向。被软禁于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戴下复位,史称&quo...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6-04 土木堡之变:文官阴谋论的历史迷雾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军事灾难,不仅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还使得明朝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国势由此中衰。然而,关于这场变故的起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5-20 于谦有能力平定“夺门之变”吗?“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宫廷政变,它直接导致了明代宗朱祁钰的失势和明英宗朱祁镇的复位。而于谦,作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变”...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5-19 石亨背叛朱祁钰之谜:权谋、私欲与命运交织的悲剧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石亨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朱祁钰的得力干将,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这位皇帝,转而支持被幽禁的朱祁镇复辟。这一行为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4-14 夺门之变:于谦为何按兵不动?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十六日夜,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悄然发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石亨、徐有贞等...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4-11 明朝传奇皇帝明英宗:被俘虏后的奇迹复位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传奇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不仅在位期间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更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3-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