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真实的和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乾隆没杀他,嘉庆却杀了他?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对于和珅,和中堂,和大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这个角色。其演技精湛,表演逼真,使得王老师一度成为了和珅的专业户。基本上,人们一想到这个人物,便会不由自主地将王老师与这个角色联系起来。
那胖乎乎的身材,圆溜溜的脑袋,笑起来眯成一条缝的眼睛,以及见到皇帝那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点头哈腰的样子,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得其见钱眼开、阴险狡诈的贪官之相尽显。

虽然,荧幕上的和珅形象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真实历史中的和珅却并不像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是一个油腻腻、滑溜溜、一副奴才相的胖子。相反,他是一个满腹经纶、饱读诗书、风度翩翩、仪表端正的美男子,是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的臣子,算是圣上面前的大红人。
说来,和珅的确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本人其实出身一般,且不是什么名门之后,家里也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祖辈更不是什么高官大户。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着自己不断努力,一步一步向上爬,争取到的。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才识和本领博得圣上的欢颜一路攀到权力巅峰,历史上,这样的人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之所以能够得到乾隆的如此厚爱,跟他的办事能力是分不开的。他在办事上特别细心,无论是大事小情,只要是皇帝交办的事,他都能办的妥妥当当。话说,在乾隆时期,有一年突发自然灾害,灾情严峻,灾民数量众多。于是,和珅奉命前去一线灾区,指挥赈灾活动,实施救助。
但是,赈灾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很快问题就显现了出来。因为这次灾害的破坏程度实在太严重了,使得灾民数量庞大,但与之相比,朝廷下发的赈灾粮却非常有限。每天都有大量的灾民涌向赈灾地点,去领取免费发放的赈灾粮充饥。
眼看着粮食日益减少,朝廷的供给又下不来,这样继续下去,过不了几天,发不出粮食,就会断顿了。当时的这个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紧急,稍微处置不好,便会引起动乱。如果,赈灾粮食发放不出来,灾民因为饥饿,情绪过于激动,那么,局面将非常不好控制。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作为赈灾总指挥的和珅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法子。他让人当着灾民的面,在下发的白粥里面撒一些沙子,很多灾民看到这个情况都非常气愤,但是,却都敢怒不敢言。他们都认为,这是朝廷在欺负灾民,但后来人们才了解到和珅的真正用意。
原来,和珅这招米中加沙的办法,不但让前来讨灾粮的灾民数量“锐减”,与此同时,还使朝廷的赈灾粮草得到“变相增长”,变得充足了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和珅也是一个聪明之人。而他后来也说出了自己使用这个办法的真正原因:因为在众多的“灾民”当中,有很多都是鱼目混珠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灾民,只是过来混饭吃的。他们看到政府赈灾,有免费的粥可以领,自然就跑来占便宜,扮成灾民来混吃。
若是把沙子混进粥里,那些假灾民看到之后,便会觉得食物很脏,也就不会过来吃了。而那些真正的灾民,因为饥饿难耐,为了活命,他们不会放弃这些灾粮。即使混了些沙子,但是,比起成为饿殍,那还是非常珍惜的,这就是真假灾民的本质区别。
后来,事实也正如和珅所预料的那样,假灾民看到这些混了沙子的粥,都不愿意去吃。而真正的灾民却可以吃饱,使得赈灾的粮食得以为继。不久,乾隆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不但没有责备还非常高兴,对和珅的聪明是大加赞赏。这个故事被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
而且,很多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还对和珅的做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因为,结合当时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珅的这种处理办法是正确合理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将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虽然,和珅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贪官,口碑不是很好群众基础也不太稳固,但是,他个人的办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再看下和珅的贪污行径,其实,作为九五之尊的乾隆,他能一点也不知道吗?但是,乾隆却一直没有责难于和珅,更没有定罪于他,其实,乾隆还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因为,和珅贪归贪,终究,他也只是把这些钱藏在自己的豪宅之内,还是在大清的土地之上。
所以,对于乾隆来说,这些钱财并没有“外流”,什么时候想要,动动嘴就行了,根本不用太过费心。除此之外,和珅的办事能力,说话唠嗑,都非常迎合乾隆的喜好,非常讨皇帝的欢心。所以,乾隆舍不得杀死这样一个有办事能力,会迎合自己的人。
可以说,作为一个喜欢玩弄权术的帝王,乾隆重用和珅也是非常的合情合理的。

但是,奈何乾隆这么想,他儿子可不这么认为,前因后果,终有报应。
在乾隆皇帝驾鹤西去之后,嘉庆皇帝立马执掌朝政,使得和珅的好日子彻底到了头。其实,嘉庆要办和珅,不仅仅因为和珅的贪婪,也源于二人之间的一些过节。所以,嘉庆上位后,办的第一个人,就是和珅。不过,嘉庆帝也算给老爹面子,让和珅自尽,留了他一个全尸,也算是盛泽绵长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
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乾隆帝的权力棋局:讷亲从宠臣到弃子的政治密码乾隆十年(1745年),保和殿大学士讷亲的朝服补子上,四爪金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位年仅三十余岁的满洲贵族,正以首席军机大臣的身份统领吏、户二部,其权势甚至超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24 乾隆情深:忻贵妃薨逝后的五日朝堂空寂与帝王柔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初四,紫禁城内一片肃穆。年仅四十岁的忻贵妃那拉氏(后追封为忻贵妃)因病薨逝于永寿宫。消息传至养心殿,乾隆帝手中朱笔顿落,在奏折上晕...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忻贵妃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