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份,一艘从印度起航的英国军舰来到了中国的广东海,随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便就此拉开序幕。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2年的时间,最终以清朝的惨败结束。之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从中国获得了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当战争最终结束的时候。道光皇帝却还是不知道英国究竟在哪里,他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听说英国人距离中国有7万英里,那么他们究竟在哪里?”
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皇帝的无知,因为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很多年,皇帝和其他人一样对外界完全就是一无所知。参赞大臣杨芳在前线与广州的英军作战的时候,他也闹过笑话,他用“厕所和溺水装置”来作战。而就算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时也非常顽固地认为外国人不能弯曲双腿,他们只是擅长海上作战,甚至他认为外国人到达内陆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会直立行走。
咱们这篇文章讲的是道光皇帝的事情,道光皇帝于1820年成为皇帝,当时他38岁,这是他的黄金年龄,不幸的是道光皇帝面临着这个国家真正的混乱。当时国家有着极其困难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整个朝中根本无法再维持下去,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这就是清朝前任皇帝挥霍的后果之一。要知道,乾隆皇帝在大小金川的战争中就花费了七千万两银子,而嘉庆皇帝更是过分,他花了两亿两白银来镇压百联起义。
我们常说道光皇帝的人非常小气。说他穿打补丁的衣服甚至连平时吃肉都不愿意,其实确实是因为当时国内国家的财务状况实在是太紧缺了,完全没有办法才做出的改变,于是道光皇帝就以节俭作为榜样,自己以身作则,同时他还修改了《盐法》。他允许采矿来增加收入,这是当时国家开源的做法。而在鸦片战争的时候,当时国家的财务状况已经有所改善。而有了钱,很多事情就容易做了,1826年,新疆回归部的张格尔开始发动起义。这一次,道光皇帝就采取了果断措施,彻底镇压了起义。
咱们可以这样说,道光初年的时候,其实道光做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甚至后人称呼他初年的时候是“小康熙”,总的来说道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是合格的。在战争爆发前道光皇帝坚决执行禁烟政策,并支持林则徐在广东严格的禁烟政策。而他为了表达对林则徐的支持,道光鼓励他,并公开表示他是“为朕亲信大臣”。
1839年8月30日是林则徐诞辰55周年,道光皇帝亲自写着带有皇家钢笔写下的横匾,写道"愿卿福寿日增,永为国家宣力"。然后横匾被送到了广州,表示赞扬。战争爆发后,道光皇帝始终是这场战争坚定的领导人。虽然说这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来自前线的情报延迟太久,而且还包含许多错误,然而道光皇帝在得知英国发动战争后,坚决下令对英国宣战,这也是晚期清朝非常有气魄的一位皇帝了。林则徐的继任者继任两广总督琦善对英国态度软弱,未经皇帝授权就与英国签署了协议《穿鼻草约》割让了香港,并且还赔偿了600万银元。道光皇帝知道后,对此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将琦善抄家。
说回鸦片战争,如果咱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英国是当时完成工业革命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咱们国家当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英国有着巨大的差距。清朝输掉是非常正常的,可实际上当时英国一开始并没有正式向清政府宣战。最开始他们只是派了一支只有40艘船的舰队和4000名士兵的军队向中国来进行军事报复。
英国派出的人还不到两万人,可是当时我们国家的人口是有四亿的东方大国。而就是只有这两万人就把我们国家给打败了,现在看来这真的是痴人说梦。哪怕当时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总体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但是我们当时被这样一只少于两万人的军队轻松击败,是不是有点太滑稽了?
在一些教科书当中,说道光皇帝开始是不坚决的,他没有听取林则徐的意见,他听信了琦善这样的奸臣。实际上真正的鸦片战争,道光皇帝其实一直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的。从广州一直打到吴淞口,道光把各地的精兵强将全部都带来了。
但是狡猾的英军从来不在任何一个地方逗留,他们乘船四处奔走。而对于没有铁路的农业国家来说,这样的战争消耗还是非常大的。咱们公正地说,道光皇帝的确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在前几次的失败当中,他又派了自己的亲戚“奕山和奕经”去打。可以说是道光皇帝根本就不给英国什么好脸,他完全不想妥协。可是也就这样倾其所有的道光,为什么最后还是输得那么惨?
要知道清朝康熙年间是完全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的,他们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场。而英国方面,他们与法国和西班牙都作战过,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战斗经验。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当时入侵中国人数不及清军,但是清军惨败的原因之一。
当时清军最快的速度是六百里加急快马,一个战事从广州到北京等待皇帝的决策,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部队转移到那里需要半年的时间,而英国军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从海上将部队运到了广州。这样的速度差,如果清朝不失败,那谁会失败?
清军运用的战术都是英军武器可以很好针对的战术,而战场上的胜利就是消灭敌人,英军使用的远程攻击阵地战术在清朝的军队还没有碰上英军的时候,基本上就死伤无数了,根本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碰上英军去战斗。如果这样的军队也可以赢的话,那真的是见了鬼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清朝200年来培养了很多软弱无能的奴才,而英国的大炮的确强大,但是他们的船无法上岸,并且当时的大炮也无法打得特别远。英国的军队能上了岸的人有多少?当时中国人民就算用石头也可以完全把他们干掉,但是政府完全就没有这样的决心。此外再加上时间久了,人们就习惯了自己被人压迫,像奴隶一样的去生活,这是英军一路走来他们可以大摇大摆地奔赴京城的重要原因。就像是在抗日战争当中十几个小鬼子赶着上百人的军队乱跑一样,这样的情形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只能说我们国家人们的意志当时已经完全被摧毁了。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清朝的政治制度已经腐败严重。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无法承受新兴的资本主义带来的冲击以及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自己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实在是太大。
总而言之,中国在鸦片战争当中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而落后就要挨打,而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也促使了之后中国人的一系列的改革,让中国的觉醒提上日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