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也是第六任皇帝,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弘道元年(683年)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710年7月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李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嗣圣元年(684年)改年号为嗣圣。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被废庐陵
李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他被囚禁后不久,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中宗闻听后也是心惊胆战。这期间,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这一形势,不仅没有让被废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剧了内心的忧惧。中宗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在房陵忐忑度日,一度惶恐异常想要自杀,韦氏劝慰他说:“祸福倚伏,这是没有常理的,人哪能没有死呢,何必立即就去。”此后,李显与韦氏多年同甘共苦,情义非常深厚。李显向韦氏许愿,如果有一天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她。
武则天称帝后,由谁来继承帝位,一直困扰着她。她在立子还是立侄上犹豫不决。此时,狄仁杰进言:“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刀枪箭镞,平定天下;高宗将二子托付陛下,陛下今乃欲让位他族,有违天意。且姑侄与母子谁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武则天顿时感悟。当日,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梦见鹦鹉两翼折断,是何征兆?”狄仁杰借题发挥:“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用二子,即可振翅高飞。”至此,武则天主意就定下来了。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武则天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九月,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显被重立为太子之后,韬光养晦,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就这样,他的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中宗与武家结亲,无疑是想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自己的地位。
长安元年(701年)九月,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武则天逼令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自杀。不过,因为牵扯面不大,武则天并没有深究。
二度为帝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大赦天下。
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
人物逝世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5]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