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吴映奎《顾亭林先生年谱》),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顾炎武取道镇江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又指向苏、杭。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时“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亭林诗集》一,《千里》);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4万,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顾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9天后,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即使是一个妇人,身受皇上恩宠,与国俱亡,那也是一种大义。你不是他国的臣子,不辜负世代国恩浩荡,不忘记先祖的遗训,那么我就可以长眠地下了。”(《先妣王硕人行状》)
安葬王氏后,这年闰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经大学士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荐,隆武帝遥授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由于嗣母新丧,炎武一时难以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诗集·延平使至》)。当时,清松江提督与巡抚土国宝不和。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字卧子,复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顾咸正(字端木,昆山人)、兵部主事杨延枢(字维斗,江苏吴县人)等暗中策动吴胜兆举义反正,咸正为炎武同宗长辈,陈子龙等都与炎武往来密切,这件事顾炎武也是参与了的。
顺治四年(1647年)夏,事情败露,“几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诗集·哭陈太仆》),胜兆被解往南京斩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诸人。子龙往投炎武,炎武当时已离家出亡;于是子龙逃入顾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营救,未能奏效。其间,顾炎武还往寻咸正,催促他及时出走,而咸正不听。结果,陈子龙乘差官不注意时投水自尽,杨延枢及顾氏父子先后遇害,受此案株连而死者40余人。
在策动吴胜兆反正的同时,炎武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活动。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顾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属江苏淮阴),仆仆往来”(邓之诚《清诗纪事》),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然而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但是,顾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诗集·精卫》)。
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以笔为剑,在理学桎梏与专制牢笼中劈开一道思想裂痕。他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黄宗羲 2025-05-20 康熙对顾炎武:拉拢与防备交织下的时代博弈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顾炎武作为遗民群体的精神领袖与学术巨擘,其命运与清朝统治者康熙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微妙交集。康熙对顾炎武的态度,既包含着招揽贤才的迫切需求,...
康熙的儿子们 顾炎武 2025-05-15 精卫赏析:顾炎武笔下的不屈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思想家顾炎武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著称。他的经典之作《精卫》不仅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诗歌,更是他个人精神风貌和时代背...
顾炎武 精卫 2024-12-01 顾炎武的警世之言:以史为鉴,明理知行顾炎武,明朝末年及清朝初年的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的名字与他的警世之言紧密相连。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警...
顾炎武 2023-12-14 顾炎武的警世之言:八股之害,败坏人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其中,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佼...
顾炎武 2023-12-10 1682年2月15日,一代儒宗顾炎武的永恒离别一、顾炎武——明末清初的卓越思想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位人物,他以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卓越思想家顾炎武。...
顾炎武 2023-12-08 顾炎武眼中的昆阳之战: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他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评价,往往独树一帜,深入骨髓。他曾对昆阳之战有过深入的评价,他认为这场战役是“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
顾炎武 2023-11-29 顾炎武的日知录,内容特点是什么样的?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历史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人生哲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部著作的价值和意...
顾炎武 2023-08-22 明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官员没钱养家的现象?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建都南京。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末清初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针对明朝官员的收入时,曾感叹道:“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
朱元璋多少岁 顾炎武 2022-11-30 明茂陵的形制布局是怎么样的?是谁的陵墓?还不知道:明茂陵的形制布局是怎么样的?是谁的陵墓?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
朱见深儿子 顾炎武 2022-10-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