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彭城之战战前准备:
舆论准备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已定殷国复至修武(今河南修武县),适陈平自楚来降,刘邦获得楚之重要情报,又南渡平阴津(今河南孟县东)至洛阳新城,以备东袭彭城。
刘邦接受洛阳一三老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的建议,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为口实,分派使者向诸侯传檄宣称,天下共立帝,而项羽竟杀害他,真是大逆不道。愿尽发关中之兵,与诸侯共击项羽,为义帝报仇。
檄文传到各国,立即得到不满项羽的诸侯的响应。魏王豹复书请从,刘邦叫他发兵相助。刘邦使者至赵,赵相陈余,却要刘邦杀张耳,方肯听命。刘邦不忍杀张耳,从兵中寻一与张耳面貌相似的人杀了,割下首级特示陈余,余信以为真,才发兵从汉。另一些诸侯则抱观望态度,不愿为项羽出力。因此,项羽处于十分孤立地位。
作战部署
刘邦增调在关中的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部(曹参、灌婴等部,已自河内随渡至洛阳)至洛阳集中。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项羽胶着于城阳之际,率五诸侯军约计五十六万人,向楚都彭城进攻,其进攻彭城战略部署如下:
萧何镇守栎阳,并筹集军资,自渭水、黄河顺流而下,以补给前方;
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及赵军等部为进攻彭城之北路的纵队,由朝歌经定陶、胡陵,出肖县、彭城;
薛欧、王吸、王陵、为南路纵队由宛经叶县、阳夏,出彭城;
刘邦亲率夏侯婴、卢绾、靳歙、司马欣、董翳和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军为中路纵队,由洛阳经雍丘、睢阳出彭城,张良为军师,陈平为参乘。
大军进抵外黄,彭越率军三万来会,刘邦命他继续袭扰梁地,掩护汉军侧背。
彭城守备
时项羽已自率大军伐齐,为备刘邦,乃北自济水(今黄河)西岸,迤南亘(今河南杞县)、太康、淮阳之线,布置守备,其概况如下:
定陶重镇、由魏相项它,将龙且守备;
曲迂(今河南中牟县东),守将不详;
阳夏(今河南太康),守将不详。
守彭城的主力军,似在肖砀地区。
进击彭城: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大军向彭城进击。
南路方面:击破夏阳后,继续向肖县前进,以与中路会师;
北路方面:曹参率领樊哙、灌婴、郦商等部,自围津(今河南东明县境)渡黄河后,樊哙攻煮枣(今山东荷泽西南),击破楚将王武程处。曹参、灌婴攻定陶,破之,楚将龙且、魏相项它败走。曹参已克定陶重镇,遂使樊哙南下与中路会师外黄(今河南杞县东)自与灌婴、郦商追击龙且、项它军,至胡陵(今江苏沛县北、山东鱼台东南),同郦商攻下后,即与中路会师。
中路方面:周勃为前军,攻破曲迂(今河南中牟县东)进抵外黄,彭越率三万军来会师,樊哙亦自北路方面来会师,遂向肖、砀地区推进。
在肖、砀地区,中、北、南三路皆会师。刘邦将肖、砀地区楚军的抵抗击溃后,径至彭城。
当时彭城,守兵寥寥,所有精兵猛将,都随项羽伐齐,只剩老弱数千留守城中,听说刘邦军进城,纷纷逃散。
刘邦进彭城后,一面令昌后兄周吕侯驻军下邑(今河南夏邑),同时拜彭越为魏相使住梁地。又令樊哙北攻邹鲁、瑕丘(今山东磁阳西二十五里)、薛(今山东腾县东南),令樊哙率军在今山东峄县、枣庄、邹县、曲阜、滋阳一带驻守,以掩护彭城之安全。一面在楚宫住下,收项羽美人,贷赂。将士日日置酒高会,欢呼畅饮。当时,刘邦及诸侯军守备各地及樊哙守邹鲁之兵外,在肖砀及彭城,约三十万人。
项羽还击:
此时,项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一、面临两线作战。齐国尚未平定,回师救楚,则腹背受敌。
二、兵力的极大悬殊。刘邦诸侯联军56万人,规模空前宏大。项羽此时全部兵力不详,但是必然远少于56万。
三、后方沦陷,孤军深入。此时项羽楚地尽失,没有根基地的孤军只能速战速决。
四、远离战场,长徒奔波。敌人则以逸待劳,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回师楚军。
五、盟友背叛,政治大环境陷入极度孤立的状况。
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制订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即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肖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便大破汉军。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于彭城近郊斩杀10余万人。
刘邦逃遁:
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汉兵在谷、泗水二水(谷水,系雎水支流,在彭城南六十里,今安徽符集附近;泗水在彭城东近郊)被歼十余万。刘邦继续南走,想利用彭城南吕梁山区以资抵抗,但因项羽的猛烈追击而不能立足,又杀毙几万。项羽军追击汉逃兵至灵壁(今安徽宿州灵壁城)以东的睢水上,再斩杀汉军10余万人。刘邦军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项羽军将刘邦及其残部包围了三层,正待聚歼之际,忽然西北大风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间天昏地暗,吹打得项羽军阵营混乱。刘邦趁此机会,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其父、其妻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