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她的登基之路可谓是困难重重。且不说李唐后人进行的种种兵变,就是社会上的普通民众也是议论纷纷,武则天花了大力气来收拾这些有异议的人,最后还是如愿登基。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但称帝后面对的各种威胁也没少,表面上安静背地里谋划复辟的人不在少数,还有直接大写特写文章,直接骂到武则天面前的。骆宾王是其中佼佼者。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慷慨激昂,痛骂武则天,震惊世人,直接流传到了武则天手中。随后他也坚决恪守了自己的信念,跟随徐敬业起兵反武。这样一个刺头儿最后结局如何史书却并没有记载,难道他是被武则天记恨,之后抓住杀死了吗?
骆宾王,字观光,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他出身不高,只是普通寒门中的一个学子,名字和表字均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为,观察国家的成就,有利于成为君王的幕宾。可见,这个名字中包含着他最初想要入仕,从修身走向治国平天下的志向。

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喜居王后,耻在骆前”是卢照邻的评价,可见在当时他的名气就已经很大了。我们从孩提时期就背诵过的那首《咏鹅》就是他于七岁时所作,可见他确实是少年天才。少年天才也并不能让他的生活得到改善,他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县令,父亲死后,他更是艰难度日,先是流寓博山,后又移居至兖州瑕丘县他的早年岁月中充斥着贫困和潦倒。
骆宾王在高宗年间出仕,不久后就换了天下,武后临朝称制。仪凤三年(678)为侍御史,他多次上书讽刺武后,结果就获罪入狱。也正是在这段牢狱生涯中,他写出了著名的《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表达自己一片向着李唐的拳拳之心,也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因为他官不大,而且事情没有闹大到武后那里,所以仅仅一年后就被释放。后来虽然被调任,但是据《旧唐书》记载,他彻底弃官而游广陵,并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又废中宗李显自立,同年九月,徐敬业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在扬州起兵反武,骆宾王也参加了这次兵变,做了徐敬业的文书令。
徐敬业原名李敬业,是唐朝开国名将李勣的孙子。他少时就善于骑射,而且才智过人,后来更是因其父早死,早早做了英国公。他是李唐王室的坚定拥护者,所以决不能坐视武则天几次废立,窃取李唐江山。他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之名发兵,而骆宾王也正是在这时写下了震惊当世并流传千古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篇文章写得可谓是慷慨激昂,令人是深受震撼。武则天在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这两句时大为震惊,连忙问是谁写的,大臣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便感叹:“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他的文章能够让敌人都发自内心赞叹,可见其才华横溢。

这场兵变并没能成功推翻武则天的统治,仅仅到同年十一月就彻底失败,主将徐敬业也被杀,骆宾王则是下落不明。后世对于他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他是死在兵败后,《资治通鉴》和《旧唐书》都记载他和徐敬业在是兵败之后同时被杀,而《朝野佥载》却记载他是投江而死。
第二种是认为兵败后他没死,而是逃跑了。《新唐书》记载“亡命不知所之”。李显重新登基后十分感念骆宾王的功绩,于是专门派人去搜集骆宾王的下落汇编成册。派下去的人四处走访,找到当时参与起兵的士卒,询问骆宾王的故友,随着深入调查,结果越偏向于逃跑这一说,于是《新唐书》中有了这样的记载。
第三种说法就更有意思了,说他是出家为僧了。著名诗人宋之问被贬来到了杭州灵隐寺游览,当晚明月高悬,他挖空心思作了两句诗 “鹫岭郁苕峣,龙宫锁寂寥。”但是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于是辗转反侧。这时寺内的一个老僧询问他怎么了,他便将自己苦恼说出,这老僧听了上两句后沉吟了一会儿便说;“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没想到老僧竟然吟出了这样两句绝妙的诗,回去后再一细品发现这两句可以说得上是全诗中最好的两句了。
第二天,宋之问十分欣喜再去拜访老僧时就再也找不到人了,寺中有人就告诉他这位老僧其实就是当年的骆宾王。

最后一种说法是来源于骆宾王的家谱,他的后人们根据家谱上的记载认为他是逃跑后来到了江苏南通,并一直在这里到七十岁死去。这种说法也确实有不少史学家考证过表示认同。
骆宾王的下落成迷,大家都有自己的依据,但都又虚无缥缈。甚至包括现存南通和义乌两地的骆宾王墓经过学者考证应都只是衣冠冢。但是不论其身处何处,他的作品内所蕴含的气势分毫不减,通过一句句慷慨激昂的陈词,我们依稀能窥见当年那个有着一腔热血,敢为常人不敢为之事的英才。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溘然长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主动放弃“圣神皇帝”的尊号,选择以皇后身份与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缠绵病榻时,太子李治与庶母武则天的隐秘情感在侍疾的压抑氛围中悄然滋长。这段被《唐会要》记载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的关系,既源于李治对年长...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的李治与武则天皆以帝王身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作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之治的余韵,将唐朝版图拓展至极盛;武则天则作为中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血雨腥风中的生存智慧:千金公主自降身份拜武则天为母的深层动因公元688年,武周王朝的铁血清洗席卷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起兵失败自刎,越王李贞服毒身亡,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五位李渊子女相继被迫自杀。这场政治风暴中,唐高祖...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惠妃:武氏血脉下的悲剧人生武惠妃,这位武则天的侄孙女,本应凭借显赫的家族背景与出众的才貌在宫廷中平步青云,然而其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她的一生,是权力斗争与个人欲望交织的悲剧,也是时代背景...
武则天有男宠吗 惠妃 2025-10-27 权谋与宿命:李隆基为何决意除掉上官婉儿?公元710年,唐隆政变的刀光剑影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倒在了李隆基的剑下。这位曾侍奉武则天、中宗李显,又与太平公主结盟的宫廷“不倒翁”,最终未能逃过新帝的清算。李...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7 权力漩涡中的血色疑云:武则天毒杀魏国夫人真相考公元666年,唐朝宫廷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投毒案:年仅二十余岁的魏国夫人贺兰氏在食用堂舅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特产后七窍流血暴毙。这起看似普通的宫廷命案,却因涉案者...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