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元年(西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镇宁节度使郭荣(柴荣)继位,即为周世宗。周太祖在驾崩前让郭荣担任开封府尹的职务,明确为皇储,既锻炼能力,也培植势力。然后废掉了王峻和王殷这两位老伯,扫清了郭荣继位的障碍。不过周太祖可以在身前解决内忧,却未能完全解决外患。
郭威死后,北汉皇帝刘崇欣喜若狂,立即集结兵马,并且向辽国求援,讨伐后周。刘崇亲率三万大军,辽帝国则派出援军约七万人,由政事令、武定节度使耶律敌禄率领。这一次刘崇其实是倾国而出,更兼有辽帝国的鼎力援助。
接到军情急报的时候,后周朝廷正在为太祖治丧,又连忙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就如何迎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以老臣同平章事冯道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小皇帝应该坐镇开封,遣将出征,理由是五代中有很多皇帝都喜欢御驾亲征(因为他们实际上都是一些武将),前脚刚出门后脚家里面就造反了,连被誉为五代第一名将的唐庄宗李存勖也是这样死掉的。
最终毫无作战经验的周世宗选择御驾亲征。周世宗要通过一场大战,树立起他在军队中的威信。周世宗绝不是头脑一热,就提刀上马,奔向战场找到刘崇对砍。战前,周军做出了详尽的战略规划,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率领前锋先行,快速抵达泽州前线,与北汉军接战,缓解潞州城防的压力。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镇宁节度使郭崇率军从磁州(今河北武安)包抄敌军右路;河中节度使王彦 超、保义节度使韩通率军从晋州(今山西临汾)包抄敌军左路;周世宗自率禁军主力从中路迎敌;另调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部随后增援。
应该说周军所作出的战略规划非常合理,充分利用了兵力优势,对北汉军形成了一个凹形防御面,最大可能的分散了北汉军的进攻火力,在反击之时容易形成对敌军的战略包围,使刘崇倾国而来,有来无回!作为周世宗的侍卫亲军将领,赵匡胤也终于获得率领野战部队上阵杀敌建功的机会了!
两军主力在泽州高平县的巴公原列阵决战,史称“高平之战”。辽军主将耶律敌禄先对周军阵型进行了侦察后认为周军实力强大,阵型科学,于是找到刘崇,要求 重新配置阵型,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然而刘崇的想法和他正好相反,他觉得周军人数不是很多,而且骑兵偏少,完全不是自己的对手,甚至有点后悔不该请辽军来分 功。最后两人吵翻了,辽军主将决定不出兵,而在一旁观战。左翼的张元徽是北汉的第一悍将,尤其擅长重骑兵冲锋,在此战之前,已经阵斩后周大将穆令均。
他接到刘崇出击的军令,身先士卒,亲率部众冲向周军的右 翼,四千名铁甲骑兵鼓噪着逆风而进。对面的樊爱能和何徽本来正在为风向有利而窃喜,正猜测敌军要不战而逃了,没想到对方却气势汹汹的朝自己冲来,被吓得不 轻。樊、何都是后汉的老将,对后周尤其是周世宗谈不上什么忠诚,面对张元徽的雷霆重击,更不可能奋死血战。
樊爱能的骑兵自然挡不住热血澎湃的张元徽,何快 被冲散。败下来的骑兵一乱,就把何徽的步兵方阵也冲乱了。这两位见势不妙,就撒下自己的部众不管,骑着快马就逃离了战场。北汉军见张将军击溃了敌军一翼, 士气大振,纷纷顶着风沙,向周军阵型发起了猛冲,周军右翼顿时溃败。
这时周世宗体现出他英勇的一面,右翼的主将都已经逃窜,皇帝却依然坚守岗位,拔剑出鞘,拨开敌军射来的箭支,大喊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诸军建功立业的时刻!大家不要怕,给我杀!”周军见皇上尚且不怕,稍稍稳住了阵脚,但是形势依然非常危急。
此时赵匡胤不由得热血上冲,径直冲到张永德面前高喊道:“现在主上有难,我们食君之禄,难道不该担君之忧,浴血奋战吗?既然敌军从两翼包抄而来,则我们 从两翼反击,稳住阵型待刘词将军赶到,则可全线反击!”张永德也是一员猛将,当即愿与赵匡胤并肩奋战。赵匡胤又道:“我军右翼已经崩溃,张元徽势猛,我愿 率军前去迎他,张将军可去援助左翼!”
张永德也被赵匡胤的豪情所感染,同意了他的办法。赵匡胤策马到阵前高喊道:“现在军情紧急,主上尚且浴血奋战,我等将士难道还要贪生怕死吗?”诸军都是 热血男儿,听到赵匡胤的话哪个不是热血沸腾!此时赵匡胤和张永德各率两千精锐骑兵分别向左右翼发起反击,周世宗也是胸中一热,将御前禁军尽数增援中军,仅 留五十骑在近身护卫!
周军无不舍身奋战,尤其是赵匡胤,一骑绝尘,从北汉军阵中密集处穿过,沿途连斩数名敌将,当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右翼军 士气大振,借着愈发猛烈的南风,向北汉军发起了潮水般的反攻,赵匡胤身先士卒,左臂中箭,血浴战袍,却愈战愈勇,周军渐渐有反败为胜之势!周世宗见赵匡胤等人酣战,不禁气血上涌,率领最后的五十骑向刘崇发起了冲锋!
周军发起了全面反攻!这时的刘崇才认识到战场不那么好玩,连忙屏退了乐队,亲自挥舞令旗指挥作战,北汉军收缩阵型,沿着一条小河全力抵抗。正在这个时 候,周世宗的预备队刘词老将军终于赶到了!按原定计划他还应该来得更晚一点,但是在路上遇到了樊爱能、何徽的败军才知前军不利,加速强行军赶到。
这时候的 刘崇本来就已经处于劣势,再面临这支生力军已经完全无力抵抗,北汉军全线溃败,后周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全胜!唯一遗憾的是在江猪岭设伏的李彦超见到樊、 何两将的败军,误信了全军溃败的消息,撤离了设伏地点,使刘崇的败军逃回了太原。不然的话,周世宗很可能可以亲手翦灭北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代里,后周世宗柴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31 郭荣短命之谜:五代雄主的命运困局与历史遗憾郭荣(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后世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帝王,以39岁的英年早逝终结了其短暂却辉煌的统治。他的猝然离世不仅改变了后周王朝的命运轨迹,更深刻影响了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8 后周为何称“后周”: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的交织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作为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其国号“周”的选定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政治隐喻。从郭威自称周朝后裔到柴荣的继承与扩张,后周...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15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柴荣:五代乱世中的人间明君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世宗柴荣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这位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的皇帝,以惊人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被后世史家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7-02 柴荣:天不假年的乱世雄主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后周世宗柴荣如流星划过天际。这位三十九岁便溘然长逝的帝王,用五年半时间完成了超越时代的改革,却在北伐辽国的征途上骤然陨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6-26 汉隐帝杀郭威:五代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悲剧五代十国时期,后汉隐帝刘承祐与权臣郭威的冲突,是一场皇权与相权激烈碰撞的典型案例。这场博弈以郭威全家被杀、最终黄袍加身告终,不仅终结了后汉政权,更揭开了五代军阀...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2025-06-26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千古第一明君柴荣:五代乱世中的璀璨星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五代十国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发的时代。然而,后周世宗柴荣却如同一颗流星划破黑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与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后世公认的“千古...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5-29 乱世棋局中的双璧:魏仁浦与王朴的能力博弈论五代十国的政治棋盘上,魏仁浦与王朴如同两枚精妙的棋子,分别以枢密使与枢密副使的身份,在周世宗柴荣的棋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前者以寒门之身跻身宰辅,后者以状元...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5-19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传奇人生与异姓传位的背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他出身贫寒,历经磨难,最终开创后周王朝,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然而,他却在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异姓养子柴荣,...
郭威和柴荣什么关系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2-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