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窦太后和刘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窦太后曾经打算废掉汉武帝刘彻,她的权力到底从何而来?
权力,不会因为你有什么名头,就拥有和名头对等的权威,从根上儿上说,权力从来都是谁的拥护者更多,谁就更有权。窦太后活着的时候,很明显拥护她的人比拥护汉武帝的人多,这就是权力。

窦太后一生坎称传奇,从一介小宫女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足足影响力大汉王朝三代帝王,至少辅佐了两任汉朝皇帝。她在大汉宗室拥有极高的地位,地位加上太后的权威,她的能量足以左右皇权。
窦太后十多岁入宫,由于为人聪明伶俐,小心谨慎,被选入了吕后宫中当侍女,深得吕后的喜爱。成年后,吕后给了她特别的赏赐,让她可以跟随藩王就藩,也就是说她可以出皇宫了,出了皇宫,她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的几率就很大。
窦太后鬼使神差地被分配给了代王刘恒,跟随刘恒去了封地。窦太后的确很有能力,同行的四个宫女,只有她居然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喜爱,并纳为嫔妃,还给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分别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和长公主刘嫖,他们都是后来景帝、武帝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
刘恒去了封地后,按照当时的局势,大汉王朝基本就与他无关了,他能够正常的混吃等死就不错了,一辈子当个闲散王爷应该是他最大的追求。没有想到,一个巨大的馅饼砸中了他。
吕后死后,功绩集团联合刘氏宗亲发动倒吕政变,将吕氏外戚铲除,同时还将刘邦的嫡子一系杀个干净。要有人来继承大汉王朝的皇位,陈平、周勃等人左挑右选,选中了代王刘恒。

刘恒战战兢兢地接受了皇位,拖家带口的来到了长安,登基当了皇帝。而此时他的王后和王后所生的4个儿子非常蹊跷的在那一年死完了,这件事情成为历史的悬案,有种说法是因为刘恒的元配王后姓吕,吕氏宗族的女子。刘恒为了当皇帝,为了得到功臣集团的支持,向他们递了投名状,杀了与吕氏宗亲有血缘关系的老婆和儿子。
刘恒当皇帝后了,要立太子,嫡子死完了,就按庶子的顺序来吧,庶子刘启被立为太子,他就是窦太后给刘恒生的第一个儿子。刘启当了太子,他的母亲就不能是一般的嫔妃了,刘恒无可奈何就立了窦太后为皇后。
刘恒为什么无可奈何呢?因为他当了皇帝后,不再宠信曾经深爱的女人了。刘恒是皇帝,他可以立自己喜欢的人为皇后啊,有时候皇帝说的话也不管用。因为,皇帝还有妈,皇帝还有文臣武将。
刘恒的妈是薄太后,曾经是魏王豹的王后,最后被刘邦给抢了过来,给他生了个儿子刘恒。汉文帝刘恒不喜欢窦太后,但是薄太后却非常的喜爱她,她不当皇后谁当?一句话,就把汉文帝的花花心思给摁灭了。
窦太后当了刘恒的皇后以后,天天就伺候她的婆婆薄太后,也就是在薄太后那里学会了很多,权谋、诈术、政务等等。薄姬在玩宫廷权谋的时候,刘邦都还在汗流浃背地打天下呢。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窦太后前半生的经历,以及她为何宫女出身却深谙权谋之道,原来她也有师傅,那个连吕后都相当放心的女人——薄太后。
文帝死后,景帝登基,此时的薄太后都还没死,成了薄太皇太后,而她的儿媳妇就成了窦太后。两个女人,而且两个从汉高祖时期走过来的女人掌控了朝局,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肯定是威望极高,宗族权力极大,当然更别说她们在朝中的外戚势力了。
外戚势力从大汉建朝伊始就存在,吕后、薄太后、窦太后都曾经培养过外戚势力,只不过吕后闹的动静太大。后面两位也不是省油的灯,特别是窦太后,在汉景帝时期就着手培养窦氏外戚在朝中的势力。
汉景帝死后,他的儿子刘彻登基了,著名的汉武帝十多岁就当皇帝,小伙子开始干劲很足,也相当的厉害,有想法,有思想,却很单纯。汉武帝要培养自己的朝中势力,也想推行另外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就有点为难了,汉武帝刘彻的玩法和汉朝开国以来的治国理念严重的冲突,大汉自刘邦开始就奉行的是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现在一个娃娃要搞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要翻天?
窦太后极其不满意,在她看来,这孙子当皇帝有点不像话,随意废除祖宗法度,成何体统,废了他!太后要废皇帝,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看在什么时候。在汉武帝时期,窦太后要废了刘彻简直就像捏死个蚂蚁,而且她还差点就干了,要不是刘彻娶了自己姑妈刘嫖的女儿阿娇为妻,估计他早就下课了。

那么为何窦太后有如此的权力可以任意废除皇帝呢?大家爬楼到第一段,权力的关键是谁的拥护者更多。
窦太后的拥护者肯定要比汉武帝刘彻多得多,刘彻登基才十多岁,能有几个真心实意的臣子和宗亲支持他呢?反观窦太后,历经三朝,无论是宗族成员,还是朝中大臣,还是外戚贵族,哪个不拥护她呢?
问题的关键是窦太后及其朝中的贵族、宗族、外戚都拥护实行无为而治,推崇黄老学说。一句话,这种理念历经几朝了,大家都适应和熟悉了,一个娃娃皇帝要改革,另推其他理念和方略,麻烦!
大家都不想跟随汉武帝瞎折腾,自然就不支持他,拥护窦太后的各方势力就越大,就算刘彻是皇帝,不但不能怎么样,反而相当的忌惮窦太后,生怕这个瞎眼的老太婆将自己从龙椅上给撸下来。
汉武帝会不会犯浑,反动政变,推翻这股强大的势力呢?想多了,汉武帝最多也就调用自己的亲兵护卫,连羽林军和禁军的调动权都没有,当初汉景帝临死的时候,皇位留给了刘彻,兵权却留给了窦太后。
看看,窦太后不单有足够的威望,雄厚的朝中势力,还有兵权在手,那个皇位上坐着谁重要吗?谁上去坐那把椅子还不是她一句话吗,汉武帝能不战战兢兢,有所顾忌吗?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后宫佳丽无数,但卫子夫与钩弋夫人的命运轨迹,却因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注脚。一位是稳居后位三十八年的皇后,一位是诞...
卫子夫 刘彻 2025-11-13 汉武帝六子命运图鉴:权力漩涡中的皇家悲歌汉武帝刘彻以雄才大略铸就"汉武盛世",却在家族传承中埋下悲剧种子。其六子命运如六面棱镜,折射出封建皇权制度下人性异化与权力绞...
刘彻 2025-11-04 汉室悲歌:六子凋零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悲剧汉武帝刘彻一生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难逃“六子无善终”的家族诅咒。从戾太子刘据自尽于巫蛊之祸,到广陵王刘胥因诅咒被赐死,六个儿子的命运如同被诅咒的棋局,最终全部...
刘彻 2025-10-20 汉武帝的求仙执念:与方士李少君的千年迷局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开疆拓土、尊儒兴文的雄才大略闻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天汉之君”晚年深陷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其与方士李少君的纠葛,不仅折射出帝王对...
刘彻 2025-09-30 汉武帝六子悲剧:权力漩涡中的宿命之殇在中国古代帝王家族中,汉武帝刘彻的六个儿子以集体性的悲剧结局,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篇章。他们或死于非命,或英年早逝,无一善终的命运背后,折射出皇权制度下...
刘彻 2025-09-29 从盛宠到决裂: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情感裂变解析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情感轨迹,堪称中国古代宫廷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典型样本。这对从一见钟情走向生死决裂的帝后,其关系演变折射出帝王情感、政治博弈与人性弱点的多重...
卫子夫 刘彻 2025-09-29 从杀死太子到逼死皇后:汉武帝晚年权力困局的终极抉择公元前91年,长安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中。66岁的汉武帝刘彻以"巫蛊之祸"为名,将屠刀挥向自己的至亲——太子刘据被迫起兵自卫,最...
刘彻 2025-09-28 刘彻与刘陵:权力漩涡中的皇室纠葛与历史真相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案震动朝野。其女刘陵因“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被连坐处死,史载她“慧,有口辩”,曾以美色与金钱游走于长安权贵之...
刘彻 刘安 2025-09-24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 王娡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西汉公主群像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