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
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治,并不轻易杀人,如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不过29人。
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却要坚持杀单雄信,甚至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李世民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才要坚持杀掉单雄信呢?
千古明君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围绕在他身上最大的争议,便是玄武门之变,除此以外更多的是对他的赞誉。
李世民在政治方面,坚持任用贤才,完善国家行政制度,虚心听从良臣对自己的谏言,特别重视法治和吏治,遇到判处死刑等重刑的案件都会让有关部门反复核查,避免造成冤假错案,还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在军事方面,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了周边少数民族动乱,使大唐声名远播,四方来朝。
在经济方面,李世民重视农业,推崇节俭,倡导商业发展,彼时首都长安以及陪都洛阳,均为世界性的大都会,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
在文化方面,李世民让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书绘本,经过多年的努力,当时官家藏书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前代,因而被称为“群书大备”。
在民族方面,李世民虽然与四方少数民族存在征战记录,但大体上来说,李世民还是实行着怀柔政策,正如他本人所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也是因为如此,唐朝出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中华民族也是从那时候起有了全新的代称——唐人。
在外交方面,李世民执政中后期:
“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能让大唐如此昌盛,李世民不负“千古明君”之名。
坚持杀单雄信
能虚心纳谏者,心胸大多宽广。李世民不仅在称帝后如此,在称帝前也因为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人才。
这些人才各有所长,并非每一个人都从不犯错,对于犯错的人才,李世民也主张尽量宽待,让其“戴罪立功”,唯独对单雄信,却是坚持“斩于洛水之上”,不免有些奇怪。
要知道单雄信并非无才之人,《资治通鉴·隋纪七》记载:
“让(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
《旧唐书·李密传》中同样对单雄信之才给予了肯定:
“单雄信者……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早年单雄信在瓦岗效力,在瓦岗时期,单雄信曾打退过王世充的军队。后来单雄信投于李密麾下,跟随李密打败过宇文化及的军队。
不过在这之后,单雄信因为败于王世充之手,选择了投降。王世充本人也非常看重单雄信,“署为大将军”。
武德三年时,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阳,单雄信出兵直取李世民。如果不是徐茂公出面制止,说不准单雄信真会伤及李世民:
“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徐茂公)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次年王世充兵败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将领一律处死,就这样单雄信被“斩于洛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单雄信兵败沦为死囚时,徐茂公还曾给单雄信求过情,《资治通鉴·唐纪五》记载称:
“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勣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
徐茂公会三番四次给单雄信求情,是因为二人曾为故交,并在翟让手底下共事过,翟让死后二人又跟着李密,一直到单雄信被王世充打败,单雄信“降于王世充”,而徐茂公“与孝恪帅数十骑来奔(秦王)”,至此与单雄信“分道扬镳”。
徐茂公的求情被李世民拒绝后,神情沮丧来见单雄信,但单雄信似乎早已清楚自己一定会死,还安慰徐茂公。
保不下单雄信,徐茂公承诺会照顾单雄信的妻儿:
“吾不惜馀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由于曾经许过同生共死的誓言,于是徐茂公
“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
单雄信信任徐茂公,吃下徐茂公递过来的肉后,安心赴死。
单雄信不能留
至于李世民坚持斩杀单雄信的原因,总结来说有三点:
一是单雄信曾差点杀了自己,且曾在王世充手下为将,李世民出于安全的考虑,决定杀掉单雄信;
二是单雄信虽有才但无德,不值得留下来,说不定以后会生出事端;
三是王世充集团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苦良多,李世民为了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杀掉了单雄信。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李世民曾险些死在单雄信手中,如果不是徐茂公喝止了单雄信,说不定历史会直接改变。
并且作为备受王世充信任的大将军,李世民也的确担心单雄信会威胁到自己乃至李渊等人的安全。
如果单雄信是假降,真实目的是协助王世充扫清李唐势力,那么自己饶恕单雄信与“纵虎归山”殊无二致,故而他坚持杀掉了单雄信。
此外,单雄信本人有才无德,他曾帮李密杀掉了自己一直跟随的老大翟让,李密身边的房彦藻指出“单雄信轻于去就”,不值得信任。
只是李密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后来在瓦岗军与王世充的对抗中,单雄信兵败被俘后,果然又为了保命转投王世充。吸纳这样一位大将,指不定往后会“旧事重演”。
最后则是因为王世充手下有不少为非作歹之徒,比如说朱粲,此人喜食人肉,他后来被李世民斩首,
“士民疾硃粲残忍,竞投瓦砾击其尸,须臾如冢”。
同样,倘若单雄信没有苛待百姓那么一定会有百姓为其求情,但是李世民始终没有得到百姓的有关反馈,这就说明单雄信在王世充手下时,至少也是“听之任之”,根本不值得让徐茂公“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也不需要自己对单雄信网开一面。
另外从单雄信本人的态度来看,他显然知道李世民不会放过自己,听到徐茂公会照顾自己的家人,也从不曾轻视忘记自己后,单雄信也知足了,最后自然“安心赴死”。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薛延陀的覆灭:唐太宗李世民的漠北征伐在中国北方草原的历史长河中,薛延陀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游牧政权。这个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的铁勒部落联盟,在隋唐交替之际迅速崛起,一度成为漠北最强大的势力。然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贞观之治的政治铁三角: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协作与制衡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以“谏臣”“谋臣”“断臣”的互补角色,构建了唐朝政治史上最稳固的权力三角。他们...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8-29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徐茂公:从江湖豪杰到三朝元勋的传奇人生在隋末唐初的动荡岁月里,徐茂公(本名徐世勣,字懋功,后赐姓李,又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