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元武宗海山的历史故事。
公元1307年,元历大德十一年,晚年多病的元成宗终于在大都皇宫内闭上了他的双眼。元成宗去世的时候,太子早先于他死去,因此没有合法继承人立即继位,使得皇位空虚。依照旧制,在皇位空虚之时,由皇后摄政,在她的主持下选择合适的人继承皇位。当时元成宗的皇后卜鲁罕摄政,卜鲁罕皇后不是一般的女子,早在元成宗生病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涉及朝政,因此她可以说是决定皇位继承人选的重要力量。
卜鲁罕皇后的主持下,于同年召开了库里尔台大会,从宗亲皇族中选择新君,当时她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便是元成宗铁穆儿的堂弟——安西王阿难答。左丞相阿忽台也支持皇后的决定,因为安西王阿难答是忽必烈诸孙中年龄最长者。
那么问题来了,皇位最后是怎么落到元武宗海山手上的呢?原来在皇后敲定这个事情之前,海山的母亲和同母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以奔丧的名义回到大都,随后又先发制人的带领卫士将皇后、左相以及安西王擒拿,最后更是以“乱祖宗家法”的名义将他们处死。这一番变故下来,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便是爱育黎拔力八达,不过爱育黎拔力八达想到自己哥哥手握重兵,于是便将这个皇位留给了哥哥,等海山率兵返回之后,顺利的继承了皇位。

一个由弟弟扶持上位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总体来说,元武宗海山是一个较为说的过去的皇帝,他既有功绩,同时也有过失,在这之外还带有他个人那么一点点小任性。而且他在位时间仅仅只有四年,所以说功过都并不是那么显眼,一般人评价也还不错。
元武宗在登基之初,也许也有管理好国家的心思,因此还是颁布了一系列于人们有益的政治举措。如下令存恤征戍之士及供给繁重州郡的役卒,免除大都、上都和隆兴那里的三年差税;对云南、八番、田杨等地免除一年的差发;对逃移复业者给予免三年。并允许民间冶铁,以此恢复和发展生产。同时元武宗还做到了一点值得后人称赞的事情,那便是重视教育。他鼓励兴办学校,尊重儒士,一定程度上对于汉蒙之间的文化融合起到了作用。
元武宗在后期所颁布的一些措施,造成了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措施。也许是前期的政治稳定和统治的巩固,使得元武宗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所以到了后期他便开始耽于享乐。他生活奢侈,挥金如土,不仅大赏朝臣,滥行赏赐,而且还兴修土木,建筑中都城,使得国库空虚,财政困难。而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的困局,他毫无头脑的开始发行“至大银钞”,导致至元钞大为贬值。这一做法最终使得财政更为困难,物价上涨,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元武宗海山是一个比较任性的皇帝,当初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及时的带兵入宫,组织了皇后与左相的企图,在别人拥立他登基为皇的时候,硬是将皇位留给了海山。所以海山从登基之日开始,就想着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子承父业”。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后嗣继承皇位的,海山为了让自己的弟弟继承皇位,不顾朝臣劝阻,不顾礼法,硬是将爱育黎拔力八达的辈分往下拉了一辈,册封他为“皇太子”。虽然海山是蒙古皇帝,但是这事儿无论是在汉族还是蒙古族,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见皇帝耍起无赖来,让人汗颜。

海山是个嗜酒如命,贪于享乐之人,他最后也确实死于纵情酒色之中。在他之前,已经有好几任皇帝,最后是因为沉迷酒色而死。尽管有前车之鉴,但是海山仍然我行我素。
据说有一次,海山召集歌姬杂耍艺人到宫内表演,海山一边欣赏表演,一边大口喝酒,快活至极。朝中有一忠臣阿沙不花,眼见着皇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便冒死进宫劝诫。阿沙不花说了一大堆的道理,希望君主能听进去一二,好生保重自己的身体。哪知道海山等阿沙不花讲完后,竟来了一句:“您说的太好了!这样忠贞的直言,也只有您这样的忠臣才能对我说啊。来来来,您坐下,咱俩先喝几杯,这酒很不错的哦。”
阿沙不花见君主不仅不听自己的劝诫,还让自己与他一道喝酒,愤然离去。气氛一时僵硬,围在海山身边的一帮人,赶紧出来打圆场,说皇帝陛下能由此忠臣,实在可喜,当喝一大杯。
海山气氛道:“那忠臣不要我喝酒呢!”
“君主得了忠臣,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喝。”
一来二去,海山忘记了阿沙不花的劝诫,又再次陷入一轮酒色之中。
海山沉迷酒色至此,也难怪最后会因此丧命了。酒是穿肠毒药,色是断头之刀,还是有节制点好。
 人物:
                                            秦始皇
                                            海山
                                        
                
                上一篇:
                                        关于秦始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下一篇:
                                        皇帝故事:后世到底是如何评价元成宗铁穆耳的?
人物:
                                            秦始皇
                                            海山
                                        
                
                上一篇:
                                        关于秦始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下一篇:
                                        皇帝故事:后世到底是如何评价元成宗铁穆耳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本是一场正常的权力交接,却因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的合谋,演变为一场颠覆帝国根基的政变。令人费解的是,作为...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30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边关之遣:秦始皇对扶苏的帝王养成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将长子扶苏外放至蒙恬驻守的上郡,这一决策看似因"焚书坑儒"事件引发的父子冲突,实则是秦始皇精心设计的帝...
秦始皇陵 蒙恬 2025-10-29 权谋漩涡中的抉择:李斯为何舍扶苏而就胡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这场猝不及防的死亡,不仅终结了一个帝国的扩张野心,更将两位关键人物——丞相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推入了权力博弈的漩...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扶苏继位:秦朝的另一种可能——从暴政崩塌到文治中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本应继承皇位的长子扶苏,却因赵高与李斯的篡改遗诏而含冤自尽。这场阴谋不仅终结了扶苏的政治生命,更将秦朝推向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从功臣到罪人:李斯如何亲手葬送秦朝与自己的历史声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在这场史诗般的征服中,李斯以《谏逐客书》力挽狂澜,以“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设计奠定千年政治格局,...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历史假设:若扶苏继位,秦朝能否跳出“十五年而亡”的宿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沙丘平台病逝,遗诏本应由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但赵高与李斯发动政变,矫诏赐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这场权力更迭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短...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0-28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的至亲,还是权力博弈的幸存者?秦朝末年,赵高在沙丘篡改遗诏,扶胡亥上位后,对秦始皇的子女展开血腥清洗。六公子死于杜县,十二公子殒命咸阳,十公主遭磔刑,秦王室几乎被屠戮殆尽。然而,在这场权力风...
秦始皇陵 赵高 2025-10-28 制度迭代与危机化解:汉武帝与秦始皇统治差异下的王朝存续密码秦始皇以“法家极权”统一六国,却因暴政二世而亡;汉武帝承袭中央集权框架,却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延续汉室四百年。两者表面措施相似,实则内核迥异。这种差异源于对时...
秦始皇陵 2025-10-24 秦始皇灭六国:战俘处置背后的政治智慧与历史逻辑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这场持续十年的战争不仅重塑了政治版图,更引发了关于战俘处置的深层思考。据《...
秦始皇陵 2025-10-1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