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烛影斧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烛影斧声为何会成为千古谜案?
在赵匡胤死后,王继恩敦促赵光义赶快进宫,说耽误时间长了,恐怕天下就要被别人所有了。这个别人,应该是指赵德芳,如果赵光义是合法继承,他怎么会怕赵德芳去夺位?只能说,他要赵光义早点去夺赵德芳的位。由于王继恩在这个“大是大非”上对赵光义有关键性的功劳,所以赵光义登位后对他“宠遇莫比”。
医官程德玄的表现令人生疑。既然他说是以为赵光义患病而来晋王府,无论是真病还是没病,他都得赶紧入府问个究竟,有病就抓紧治病,没病就赶紧撤退,为何还在风雪之夜傻傻地坐在府门外等?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是赵光义让他在门口等王继恩的。
应该是赵光义对他哥哥动了手之后仓皇逃回王府,也不了解赵匡胤到底有没有死,心里万分惶恐,所以赵光义让程德玄坐在门口等王继恩。一旦王继恩过来,有关赵匡胤生死的悬念就会揭晓。如果没死,赵匡胤必然会狠狠惩罚赵光义,这种惩罚当然是致命的,赵光义肯定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会选择与太祖拼个鱼死网破。
赵光义是具备这个实力的。他早就着意培植自己的势力,除了关键小人物王继恩外,他还费尽心机拉拢朝中文武大臣。宋开宝四年七月,赵光义曾派人给禁军将领控鹤指挥使田重进送礼,被拒绝。
正因为田重进这种只认赵匡胤而不知晋王的人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才能在史籍中留下一笔,实际上,接收礼物与赵光义暗通款曲的大臣是个普遍现象。赵光义苦心经营十多年,羽翼渐丰,威望日高,他的晋王府,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拼一把的资本肯定是有的。
结果,如赵光义所愿,他哥哥真的死了。当从王继恩口里得到这个消息,赵光义表现出来的大惊是历尽艰险后成功唾手可得时的难以置信,他说要去跟家人商量,实际应该是跟他的智囊团,甚至是和埋伏在屋里的护卫商量,商量的内容,应是如何进宫接管权力:是带卫队过去,还是只身进宫?
毕竟赵匡胤虽已驾崩,但京城里的各种武装力量不得不防,在充分评估各种风险后,他们决定,赵光义自己跟王继恩进宫最稳妥,医官程德玄跟随,医官的身份,入宫比较容易。到达宫门后,王继恩犯糊涂了,他让赵光义等通报后再进去,好在程德玄脑子清醒,了解“时间就是皇位,谁第一个赶到太祖身边,谁就是皇位的继承者,所以径直就闯进去了,这就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后来程德玄在赵光义手下异常得宠,就是赵光义论功行赏的结果。
即使按《涑水纪闻》的说法,赵匡胤死时赵光义是在晋王府,并不在案发现场,但这并不表明赵光义就完全无辜。一方面,赵光义完全可能在谋杀了他哥哥之后立即逃回晋王府。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在晋王府中指挥他人谋杀。况且,如果事出正常,他为何不召集顾命大臣,一起去布置皇位接替之事,而是要单独行动,抢先进宫?
从宋皇后的反应看,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直接相关。宋皇后,河南洛阳人,是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宋开宝元年二月,在赵匡胤第二位皇后孝明王皇后逝世5年后,被纳入宫为皇后,年仅17岁,至宋开宝九年太祖驾崩,也オ25岁。丈夫猝死,她派王继恩去召赵德芳,当王继恩带了赵光义回来,她为何“愕然”?为何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显然是因为她了解赵匡胤的死与赵光义有关,所以了解王继恩召来的人居然就是赵光义,她自然就会异常不安乃至恐惧,她也了解赵光义这个时候来就是继承皇位的,她与赵德芳的安危就系于赵光义手上了,所以她才会祈求赵光义保其母子性命。而且,从她派王继恩一事可以看出,她身边连个心腹都没有,她父亲宋僵当时远在邠州,她是没有可以依靠的势力兴风作浪的,所以,召赵德芳来即位应该是赵匡胤的意思,如果赵匡胤真的想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她又怎敢擅自阻拦。
赵光义是提前预知赵匡胤死期的。十月十九日晚赵匡胤召赵光义饮酒,二十日清晨赵光义即派程德玄预先在府门前等候内侍召人,说明赵光义已提前预知太祖会死于二十日晨。赵光义之所以能提前预知,是因为他身边有“高人”,算出了这个日子是个“黄道吉日”。
赵光义素来喜交道士、医ト、星象等旁门左道之士。《长编》记载:一位叫张守真的道士称可以祈请天神“黑杀将军”下凡降到他身上,所以他能未ト先知。赵匡胤生病时,召守真来朝,在设坛后,“神”借守真之口说:“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开。晋王有仁心。”赵匡胤听了此话,当夜召见晋王托以后事。
这位张守真之所以说“晋王有仁心”,就是因为他是赵光义的人,所以他假托神言,以证明赵光义的继位适合“天命”,为赵光义日后夺位造势。另一位术士马韶,应就是为赵光义算日子的神人。《长编》载,马韶懂天文术数,且与赵光义的心腹医官程德玄私交很深,当时朝廷三令五申禁止百姓私自修习天文,程德玄怕马韶引来祸端,故叮嘱马韶不要来找他。
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晚上,马韶忽然登门拜访,说:“明天就是晋王的好日子!”程德玄又惶恐又震骇,把马韶留在家里,急忙去向赵光义汇报。赵光义大惊,命程德玄派人把马韶看管起来。天快亮时,赵光义进宫谒见,果然受遗诏继承了皇位。几天后,马韶也得到赦免。马韶之流之所以认为十月二十日是个“好日子”,最重要的判断在于此时开封城内兵力空虚。
因为在这年八月十三日,赵匡胤下令第三次伐北汉,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为主帅,潘美为都监,率兵分五道攻伐;又命忻代行营都监郭进等,分攻忻州、代州、汾州、沁州、辽州、石州等州。这些领兵将领都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大将,北宋精锐部队几乎倾巢而出。九月初一,党进败北汉兵于太原城下,北汉主刘继元向辽朝求援。十月,北宋大军正处于与辽朝北汉大军鏖战中。
大军外伐未归,当然是赵光义动手的最佳时机,万一需要与赵匡胤兵戈相见,他无疑有相当大的取胜把握。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旦党进他们平定了北汉,这就意味着北宋完成一统大业,以后就不再需要大规模出师外伐了,那汴京就不可能再有如此空当期了。赵光义成功即位两个多月后,一切尘埃落定尽在掌握,他才下诏让北伐大军还师。
而赵匡胤这个时候的“不豫”,正好给了赵光义集团动手的借口和推力,而且,十月二十日这天是休息日。唐代时就实行十日一休的旬假制度,赵匡胤建国后一直忙于南征北讨,直到宋开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他才下诏“自今旬假不视事,赐百官休沐”,也就是说,自那天之后,每月上、中、下旬的最后一天,皇帝不上朝,全体官员休假。赵光义选择这天动手,就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处理各种善后事宜及登基事宜。
而术士马韶,跟赵光义的心腹医官程德玄是死党,自然对赵光义的心思一清二楚,所以他才敢为赵光义预测大逆不道的“好日子”。赵光义上台后,马韶从一介平民超拔为司天监主簿,意在表彰马韶推算的高明,实际从侧面透露了太祖驾崩和赵光义继任是赵光义集团密谋策划的结果。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疑窦重重的暴死与赵光义急于篡夺帝位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赵匡胤很可能就是死于赵光义的谋杀,赵光义也是他哥哥死亡的直接受益者。
那赵匡胤的死因究竟是什么?一种说法是被赵光义用柱斧杀死的。有一种说法是,赵光义对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觊觎已久,多次在赵匡胤面前极力夸赞她才貌双全,宋乾德三年,孟昶降宋,很快暴卒,赵匡胤召花蕊夫人入宫,为她的聪慧明敏深深折服,故纳她为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留她在身边侍寝十余年。
赵匡胤因病卧床,赵光义来探病并留宿宫中,半夜,赵光义故意喊赵匡胤好几声,赵匡胤都没有回应,赵光义以为他哥哥已熟睡,便色胆包天,趁机调戏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却没想到赵匡胤突然醒来,见此不堪场景暴跳如雷,操过身边的柱斧就猛地打向赵光义,最终体力不支,柱斧坠落地上,赵光义惶恐地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
《烬余录》记载此宫廷秘事,仅仅描绘了其中的香艳情节,血腥部分是绝不敢冒死“妄言”的,也就留给后人无穷想象的空间。但我们可以联系前文的分析与《烬余录》的记载对赵匡胤之死做个大致“复原”。赵匡胤在用玉斧打赵光义时,赵光义拼命左右躲闪,这就是和尚文莹记载的,在烛光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而赵医胤说的“好做!好做!应该就是赵匡胤斥责赵光义“看你做的好事!”
赵光义了解,自己做出这等事来,这下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他哥哥的原谅与宽恕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捡起地上的玉斧拼命打向病重中的大哥,眼看赵匡胤倒在血泊中,他才慌忙逃回府中。次日凌晨,宋皇后发现赵匡胤已经死去,惊慌万分,连忙叫王继恩去召赵德芳。赵光义做贼心虚,也不了解赵匡胤究竟是生是死,所以安排程德玄坐在王府门口等宫里来人,当然,他了解王继恩的分量,了解宫里来人必定是他。
然而,宋皇后等来的是赵光义。“烛影斧声”被指为宫廷血案,其凶险就在于“斧”字,在人们印象中,“斧”除了生活里砍柴外就是用来战场上砍人,如程咬金的绝招“三板斧”或黑旋风李逵的两把板斧等。斧既然跟“砍”这种暴力行为紧密相关,于是有人望文生义,把和尚文莹记载中的“斧”定义为杀人凶器,认为赵匡胤就是被赵光义用大斧子劈死的。这就有些瞎想了,就说赵匡胤的寝殿里,怎么会有那种体型庞大的凶器呢?
结语
赵光义要把这么个大家伙带进宫来也不太可能。况且,精巧好用的凶器有的是,赵光义如果真有心动武,他至于那么傻,扛着个大斧子进宫,唯恐别人不了解他要杀人吗?那文莹说的这把“柱斧”,究竟是把什么样的斧?可不可以当作杀人凶器?它出现在赵匡胤的死亡现场,又有什么必然性?
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赵光义三位皇后:权力与情感的交织轨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作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其三位皇后的人生轨迹与北宋宫廷政治、家族权力格局紧密相连。从淑德尹氏的追封哀荣,到懿德符氏的早逝遗憾,再到明...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13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