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仅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为帝。然而按照西汉的政治制度,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却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至少在他前面还有一座逾越不了的大山—后权。这个后权当然不是指皇后的权利,而是指太后的权利。
自吕后临朝称制起,太后的“后权”就是一种制约皇权过度膨胀的一种存在,有点类似于西方的“二元政治”。而立在汉武帝面前的却不只是皇太后王娡的“后权”,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高山“太皇太后”。
少年天子当国,自然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你也可以理解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总得干几件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是!于是轰轰烈烈的“建元新政”就开始了。
可能在少年人眼里,只要决心足够大,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于是汉武帝并没有考虑这些政策的可实施性问题,一股脑的就上马了。建元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块:其一就是尊儒学,轻百家。其二便是重新捡起文帝时期强令“诸侯就国”的政策,同时提倡民间对宗室及贵戚的检举行为。
“诸侯就国”和检举贵族的不法行为就不说了,尊儒学在当时来说也是进步的行为。与我们以往认识的儒家不同,这时的儒家公羊派绝对是战斗力爆表,极具开拓思想的学派,而与之相比的汉室开国就推行的黄老之学就显得过于保守和落后了。
其实这两大板块在当时来看,都是非常先前的举措了。但历来改革最大的敌人就是保守势力,而恰好这个保守势力的代表人就是此时最高的山,喜爱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于是被动了蛋糕的保守贵族们在老太后面前一通哭诉,建元新政立马被叫停了。
当然还得要清算了,作为自己的孙子当然是被“蛊惑”的了,下面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该罢免的罢免,该杀头的杀头,建元新政还没铺开就夭折了。
汉武帝晚年也犯了和先祖们一样的病,不喜欢“不类己”的太子。但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汉武帝干成了,立了更像自己的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但此时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儿子却还年幼,为了避免当年吕后的悲剧重演,也为了让将来儿子亲政后免除掣肘,于是赐死了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将刘弗陵托孤给霍光、上官桀等人。
当时间来到南北朝,前秦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于东晋,偌大的帝国顿时土崩瓦解。苻坚的善良或者说大气虽然成就了前秦的强大,却也加速了前秦的灭亡。被苻坚收编的前贵族纷纷复国,而这一时期“最靓的仔”拓跋珪也悄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母祖贺兰部为首部族的支持下,拓跋珪成功复国,此后东征西讨,开始统一华北的历程。
有感于母祖强大的威胁,拓跋珪效仿汉武帝“杀母立子”的故事,赐死被立为太子的拓跋嗣生母刘氏,并将之制度化,立子必杀其生母。直到一代妖后胡充华的出现,魏宣武帝才废除了“杀母立子”的传统。
很多人听到这个行为,可能本能的就特别排斥,但这个这个制度最终运行的结果如何了?
汉武帝杀母存子后,留下了年幼的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由四的辅政大臣:霍光、金日蝉、上官桀、桑弘羊;虽说四大辅臣后来争权,但汉昭帝的确没有后权掣肘后更加方便许多,最终汉朝的国力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巅峰。
我们再看看北魏的皇帝们。自从“杀母立子”制度化以来,北魏一共经历了七任皇帝,从拓跋嗣到元恪,几乎每一任皇帝都还干的不错。拓跋嗣继承拓跋珪的遗志,继续统一华北之路,最终由儿子拓跋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从拓跋濬开始,北魏进入文治时期,同时尊佛,到元宏时期开始全面推行汉化,最终在元恪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而在元恪废除了“杀母立子”这一制度后,现实立马给了北魏当头一棒,在妖后胡充华的霍霍下,北魏急速下滑,最终分裂为东西魏。
这条残忍的做法虽然在我们看来,实在太过于残酷,但在当时来看,确实加强了集权,有利于新晋天子快速掌权。但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强大,我们不得而知,消除后宫干政的方法千千万,却非要选择这样的方法来用,这是对于文明的践踏。
女人生得太贵会影响国运,生得太美叫祸国殃民,文人们可不会管你的腰身是否太细,能不能承受这么重的锅!
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刮目相看:吕蒙的蜕变与历史回响“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流传千年的成语,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蜕变故事。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武将从“吴下阿蒙”到学识渊博的逆袭,更折射出中国古代对“终身...
吕蒙 2025-09-23 刘秀的成功太诡异了?解码东汉开国皇帝的“逆袭密码”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28岁的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击溃王莽43万大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汉书》记载为“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会大雷风,屋...
刘秀 王莽 2025-09-22 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权力联姻下的命运交织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卷中,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其命运始终与王朝政治紧密相连。而她的婚姻,更是权力博弈的典型缩影——丈夫张敖的身份,不仅承载...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吕后:历史褶皱中的复杂人性与权力镜像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吕后(吕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是否算“好人”的讨论,本质上是...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张骞西域风云:娶妻生子的隐秘篇章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38年,长安城门外,26岁的张骞手持汉节,率领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这位汉代汉中郡城固人未曾想到,这场本为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将因匈奴的阻截演变为长...
张骞 2025-09-19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传奇与争议交织的女性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多个朝代,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其身居后位长...
刘奭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