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韩信幼子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何灭韩信3族后,韩信的3岁幼子结局怎么样?
今天的岭南地区泛指广东省,在古时候则囊括了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便开始着手平定岭南的百越之地,后在今广州的番禺市设立南海郡县,命任嚣为郡县都尉。
秦汉末年,刘邦和项羽揭竿而起,整个国内一片大乱。此时任嚣病重,紧急召见龙川县令的赵佗,命其代为管理南海郡并建议他自己称帝。秦朝灭亡后,赵佗成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
后来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南越国成为了汉朝第一个藩属国。不过同时南越王也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就是汉朝大将韩信的幼子韩潆,没想到几百年后韩潆的后代竟然成为了岭南地区的一大士族。

怀才不遇的韩信
为何南越王会与韩信的儿子韩潆扯上关系呢?这还得从韩信年少时开始说起。韩信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孩子,他在社会上没有根基和人脉,全凭自己的一番力量闯荡江湖。
他是个无依无靠的人,每天靠着吃别人的剩饭苟活于世。他母亲死后,韩信得到南昌亭长的关照,时常去他家里吃闲饭,但却被亭长的妻子所厌弃,受到冷落的韩信一气之下就走了。
一天韩信在湖边钓鱼,被一位洗衣服的大娘看见,大娘觉得他可怜就给了一碗饭。韩信一边吃一边哭着说:“等我发迹了,我会报答你的”。谁了解大娘怒道:“一个大男人还养活不了自己,我指望你吗”?
这句话彻底将韩信给点醒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背上行囊前去投奔项梁。起初韩信到部队只是想有个地方可以吃饱饭,因此一直都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
后来项梁被项羽打败后,他又随军归顺了项羽。此时他的才华才慢慢显现,他在军中给项羽当郎中,还多次给他提建议,但项羽都没采纳。多次之后,韩信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便离开了。
离开了项羽,他转投到了刘邦的麾下,却依然是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此时刘邦已被项羽封为汉王,坐镇在长安一带。

韩信在军营中负责管理仓库,后来禁不住军中人的唆使纷纷出逃,没想到半路就被抓了回来,私自出逃军营的话,按军法处置是要被杀头的。
韩信前面十三个人都被砍了脑袋,轮到他的时候他焦急地大喊一声:“汉王不打算夺天下了吗?要在这里杀壮士”。负责行刑的夏侯婴见他语出惊人,于是将他推荐给萧何。
在萧何的举荐下,他见到了刘邦,但是刘邦见了韩信之后觉得他也没什么特别,只给了他一个管理粮饷的职位。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再一次选择出逃,但萧何却很是赏识他,连夜策马将他追了回来。
刘邦很惊讶,小小一个韩信居然能让他的丞相如此看重。几番交谈之后,才觉得韩信不简单,于是立即封了他一个大将军。
锋芒毕露
刘邦能建立大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信。之前他不重用韩信,直到萧何说:“如果王要夺天下,非韩信而不用”之后,刘邦才开始任用韩信,从一个无名小辈一夜成为大将军,恐怕只有韩信了。
不过从后期来看,刘邦任用韩信是非常正确的选择。韩信给刘邦敬献了很多治国安邦的良策刘邦都一一受用,最后才能渐渐与项羽抗衡。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战爆发,刘邦采取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平定了三秦之地,为大汉打赢了第一场楚汉之争的胜利。
不久刘邦又让韩信带兵攻打魏国,韩信多设疑兵、假意渡河,一下子攻进了魏国都城,抓获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国。随后又率领二十万大军东进灭了赵国,还俘虏了赵王歇。
韩信连连告捷使得他成为了刘邦麾下一名勇猛的大将之才,韩信是平民出身,甚至没读过兵书,却对用兵之道如此娴熟,就连刘邦都忍不住经常夸赞他,也时常感慨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
攻灭了魏国和赵国之后,韩信又带兵灭了燕国和平定齐国。在平定齐国之后,韩信去信给刘邦说,齐国是个狡诈的国家,又与楚国接壤,为了防止他们叛变,建议设立一个代理君主。
刘邦看信后非常气愤,觉得韩信想自立为王,于是便顺水推舟封韩信为齐王,并让他调兵去攻打项羽。当时刘邦兵力40万,项羽仅10万,兵力悬殊之下项羽连连败退,最后退守壁垒,随即汉军包围了他。
半夜时分,韩信让人用牛皮做成风筝,并绑上竹笛,风筝升空之后竹笛吹出了凄凉的音调,然后又让汉军唱起楚国。歌声传到项羽的军营当中导致军心溃散,以此彻底击败项羽残余大军。

项羽死后,刘邦称帝建立大汉。后来因为韩信与项羽的大将钟离眛关系要好,项羽败后钟离眛便来投靠韩信,当时两人身在楚国,于是就有人告密刘邦说韩信要造反。
刘邦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对此有所忌惮,于是便以天子外出巡视的机会想试探一下他。原本韩信是想在楚国起兵造反,但没有行动。此时有人建议他杀了钟离眛,以表示自己的忠心,让刘邦不起疑心。
钟离眛了解之后怨恨韩信,于是便自行了断了。随后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去见了刘邦,没想到却被刘邦给绑了起来,带回了洛阳。但最后刘邦也没治他得罪,而是将他降级为淮阴侯。
这孩子如果继续生活在大汉估计有性命之忧,在权衡之后萧何决定将他送给南越王抚养。
然后他又假传诏书赦免了罪犯和奴隶,打算让他们去诛杀吕后和太子。后来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悄悄向吕后告密说韩信要谋反的事。此刻刘邦不在皇宫,吕后孤立无援,她只能去求助萧何。
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对他的话是很相信的。萧何也利用这一点给韩信写了一封信,骗他说刘邦已经平定叛乱,陈豨也被诛杀,要在宫中举办宴会庆祝。

韩信不疑有他,拿着信就去赴宴了,可当他跨入长乐宫之后,他身后的大门一关,他就再也没能走出来。韩信死后,刘邦灭了他三族人。萧何因为愧疚,悄悄地藏起了韩信年仅三岁的幼子韩潆。
这孩子如果继续生活在大汉估计有性命之忧,在权衡之后萧何决定将他送给南越王抚养。
为了隐姓埋名,他们将他的“韩”姓去掉偏旁,改姓“韦”。到了隋唐时期,这个“韦”姓的后代已经发展繁衍了800年,逐渐成为了岭南的大族。时至今日韦氏在广西居住者众多。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韩信手握30万精锐之师,坐拥齐地七十余城,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变量。项羽派武涉游说,谋士蒯通献上“三分天下”之策,甚至刘...
项羽 韩信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生死博弈:戚夫人之死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权力漩涡中的母子裂痕:秦始皇囚禁赵姬的深层动因公元前238年的咸阳宫中,22岁的秦王嬴政面对母亲赵姬的情人嫪毐叛乱,以雷霆手段将其车裂,并诛灭三族。这场血腥政变不仅终结了嫪毐的权势,更将赵姬推向了历史审判的...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嫪毐的“特殊魔力”:让赵姬痴迷至深并诞下子嗣的真相战国末期的秦国深宫,一段充满欲望与权谋的纠葛,让市井小人物嫪毐成为历史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角色。他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竟能让秦始皇生母赵姬爱得死去活来,甚至为其生下孩...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11-14 沙丘迷雾:胡亥继位背后的历史真相与权力博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这起看似寻常的帝王驾崩事件,却因赵高、李斯与胡亥的密谋,演变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位继承疑案。两千年来,&a...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11-13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权力、阴影与理想的交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以铁腕手段重塑华夏文明。然而,这位开创...
秦始皇陵 2025-11-12 兵仙之名非虚传:解码韩信军事才华的真实内核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韩信以"兵仙"之名载入史册,其"背水一战""十面埋...
韩信 2025-11-12 乱世枭雄的生存智慧: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以屠睢战死、秦军折损过半告终。五年后,赵佗与任嚣再次出征,以"绝道聚...
秦始皇陵 2025-11-11 萧何:三杰之首的治国脊梁与制度奠基者在汉初“三杰”中,萧何以“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治国才能,与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的攻城略地并称。他虽未亲临战场,却以制度构建、资源调度与人才举荐,...
韩信 萧何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