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明朝的火器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而且厉害的武器,而明朝败给了清朝,清朝建立之后却似乎对火器之类的武器并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给人一种在武器方面反而有很大的退步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何清朝没有好好的发展,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明朝火器的水平
明朝火器发达只是指在他那个时代的全世界范围里面,他技术确实很发达,但是到了明末,他虽然有技术,但是这个产品质量由于贪污腐败变得越来越低下,甚至可以说和烧火棍没区别,但很多人只相信眼前的技术或者相信眼前的账面数据,不愿意相信实际上的真实效果。
明朝的火器说发达也发达,说落后也确实落后。完全看参照物是什么,别忘了如果拿明朝初年这个参照物来对应明朝的整个世界火器发展史,或者就拿明末这个参照物来对应整个当时明末的世界火器发展史,问题将会明了。
至于清朝之所以给大家留下火器不行的刻版印象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到影视剧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很多人想象中不那么一样的是,清朝立国早期,火器力量甚至要高于明朝,因为有汉奸部队带着整编的崭新的新军加入了清朝一线,所以在前期,因为有火器的新力量的涌入,清朝无疑战斗力也可以得到保障。
2、清朝为何火器水平那么低
等到清朝入关之后,王朝成为了东亚霸主,他开始有一些很大变化了,那就是开始不重视提高战术和火器素养和质量了(因为再没有一个可以在火器上和自己掰手腕的存在了),清朝政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武备废弛,军队一旦废起来,堕落速度是极快的。
在火器方面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等到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前来扣关的时候,清政府居然还停留在当初明末的水平,这种情况下迎来了连续的惨败,被打的很惨的清政府却并没有很快醒悟,依旧对火器发展兴趣缺缺,实质上他们刻意不进行火器发展,还有担心汉人起义部队的因素在里面——正如中学历史书所说,火药传入欧洲后直接粉碎了欧洲骑士阶层,若是火药发展起来了,清政府赖以为强的骑射功夫怎么办呢?
但是没过多久,清政府就发现不能不发展火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让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一时之间竟有亡国之相,八旗子弟早就已经堕落不堪,所谓骑射功夫早就荒废殆尽,这个时候方才明白再不发展火器就来不及了。
于是经过大清的洋务运动就此兴起,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开办军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火器技术已经发展到和当时的世界接轨的水平了,可是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将大清打得满地找牙。再后来慈禧太后组建新军武卫军,火器甚至完全不输列强正规军,在八国联军惊攻北京的时候,再次被打得很惨,几乎全军覆没,归根到底当时的腐朽落后的体制下的战士,就算是装备了最好的火器,也依旧不是拥有先进体制下的列强的对手。
3、清朝为什么不发展火器
一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始终认为,清朝的立国之本是“骑射为长”,“弓马取天下”。在他们看来,军队放弃骑射,改用火器,是数典忘祖之举。基于这种理念,清朝统治者不可能重视火器的研制、生产、应用。这样一来,当明朝留下的火器被消耗殆尽了后,清朝军队又回到了“刀矛弓矢”的冷兵器时代。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火器的质量并不高,在运用上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火药容易被雨水打湿,导致无法开枪,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比如点火速度很慢,射击行动缓慢的步兵,还能从容开枪,一旦遇到行动迅速的骑兵,就有来不及开枪的情况;比如火器射程不远、精准度不高等。那时候火器部队必须与步兵和骑兵配合使用,否则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既然有了一支强大的步骑兵,为啥还要火器部队呢?
清朝不愿意发展和使用火器,还有一点隐忧。清朝统治者向来认为,汉人很擅长使用火器,而满人擅长骑射。如果在军队里大规模推广火器,必然会导致汉人在军队里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清朝统治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因此,清朝禁止绿营拥有火炮等大型火器。少有的一点火炮,都装配于八旗。清朝初期,朝廷每年秋季在北京卢沟桥举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祭祀仪式上,八旗军队会操演火炮。到了清朝末年,连这仅有的火炮操演都失去了军事演习的意义,变成一场漫不经心的游戏:
“军士们有的漫不经心地坐在帐篷里,抽着小烟袋。有的边吃早点边与卖小吃的聊天,还有的在缝补裤子。似乎没有人关心即将举行的操演。”
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中,贾元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既是贾府兴衰的晴雨表,也是封建王朝权力斗争的缩影。这位被冠以“贤德妃”封号的宫廷女子,其身份与命运...
贾元春 2025-09-19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和硕柔嘉公主:政治棋局中的薄命红颜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权力版图中,公主作为皇室成员,往往承载着联姻、安抚、制衡等政治使命。和硕柔嘉公主(1652年6月11日—1673年8月23日)便是这样一位被...
和硕柔嘉公主 2025-09-19 顾命八大臣:功过交织的历史镜像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更迭中,顾命大臣制度常被视为平衡皇权与辅政力量的“安全阀”,但咸丰帝临终前设立的“顾命八大臣”却成为晚清政局剧变的导火索。这八位辅政大臣的命...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9-19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阮元为官的主要事迹:清廉务实,泽被一方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江苏扬州仪征人,是清朝中期一位集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以勤...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18 田文镜:历史天平上的复杂官声在清朝雍正年间,田文镜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官员。他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在整饬吏治、推行新政方面成效显著,却也因行事严苛而饱受诟病。要评判田文镜究竟是“好官”还是“坏...
雍正如何继位的 田文 2025-09-18 尤袤代表作三首:诗韵中的家国情怀与自然哲思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尤袤的诗作以平易自然、质朴深沉著称。尽管其诗集《梁溪集》因火灾散佚,仅存清人尤侗辑录的《梁溪遗稿》两卷,但其中收录的《蜡梅》《雪》...
尤侗 2025-09-18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魏源的重大历史贡献:以“师夷长技”叩开近代化之门在晚清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魏源以一部《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系统引入西方知识,更在于以“经...
魏源 启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