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明朝的火器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当时非常先进而且厉害的武器,而明朝败给了清朝,清朝建立之后却似乎对火器之类的武器并没有任何的发展,甚至给人一种在武器方面反而有很大的退步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明朝已经有了火器,为何清朝没有好好的发展,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明朝火器的水平
明朝火器发达只是指在他那个时代的全世界范围里面,他技术确实很发达,但是到了明末,他虽然有技术,但是这个产品质量由于贪污腐败变得越来越低下,甚至可以说和烧火棍没区别,但很多人只相信眼前的技术或者相信眼前的账面数据,不愿意相信实际上的真实效果。
明朝的火器说发达也发达,说落后也确实落后。完全看参照物是什么,别忘了如果拿明朝初年这个参照物来对应明朝的整个世界火器发展史,或者就拿明末这个参照物来对应整个当时明末的世界火器发展史,问题将会明了。
至于清朝之所以给大家留下火器不行的刻版印象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到影视剧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很多人想象中不那么一样的是,清朝立国早期,火器力量甚至要高于明朝,因为有汉奸部队带着整编的崭新的新军加入了清朝一线,所以在前期,因为有火器的新力量的涌入,清朝无疑战斗力也可以得到保障。

2、清朝为何火器水平那么低
等到清朝入关之后,王朝成为了东亚霸主,他开始有一些很大变化了,那就是开始不重视提高战术和火器素养和质量了(因为再没有一个可以在火器上和自己掰手腕的存在了),清朝政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武备废弛,军队一旦废起来,堕落速度是极快的。
在火器方面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等到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前来扣关的时候,清政府居然还停留在当初明末的水平,这种情况下迎来了连续的惨败,被打的很惨的清政府却并没有很快醒悟,依旧对火器发展兴趣缺缺,实质上他们刻意不进行火器发展,还有担心汉人起义部队的因素在里面——正如中学历史书所说,火药传入欧洲后直接粉碎了欧洲骑士阶层,若是火药发展起来了,清政府赖以为强的骑射功夫怎么办呢?
但是没过多久,清政府就发现不能不发展火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让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一时之间竟有亡国之相,八旗子弟早就已经堕落不堪,所谓骑射功夫早就荒废殆尽,这个时候方才明白再不发展火器就来不及了。
于是经过大清的洋务运动就此兴起,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开办军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火器技术已经发展到和当时的世界接轨的水平了,可是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将大清打得满地找牙。再后来慈禧太后组建新军武卫军,火器甚至完全不输列强正规军,在八国联军惊攻北京的时候,再次被打得很惨,几乎全军覆没,归根到底当时的腐朽落后的体制下的战士,就算是装备了最好的火器,也依旧不是拥有先进体制下的列强的对手。

3、清朝为什么不发展火器
一方面,是清朝统治者始终认为,清朝的立国之本是“骑射为长”,“弓马取天下”。在他们看来,军队放弃骑射,改用火器,是数典忘祖之举。基于这种理念,清朝统治者不可能重视火器的研制、生产、应用。这样一来,当明朝留下的火器被消耗殆尽了后,清朝军队又回到了“刀矛弓矢”的冷兵器时代。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火器的质量并不高,在运用上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火药容易被雨水打湿,导致无法开枪,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比如点火速度很慢,射击行动缓慢的步兵,还能从容开枪,一旦遇到行动迅速的骑兵,就有来不及开枪的情况;比如火器射程不远、精准度不高等。那时候火器部队必须与步兵和骑兵配合使用,否则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既然有了一支强大的步骑兵,为啥还要火器部队呢?
清朝不愿意发展和使用火器,还有一点隐忧。清朝统治者向来认为,汉人很擅长使用火器,而满人擅长骑射。如果在军队里大规模推广火器,必然会导致汉人在军队里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清朝统治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因此,清朝禁止绿营拥有火炮等大型火器。少有的一点火炮,都装配于八旗。清朝初期,朝廷每年秋季在北京卢沟桥举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祭祀仪式上,八旗军队会操演火炮。到了清朝末年,连这仅有的火炮操演都失去了军事演习的意义,变成一场漫不经心的游戏:
“军士们有的漫不经心地坐在帐篷里,抽着小烟袋。有的边吃早点边与卖小吃的聊天,还有的在缝补裤子。似乎没有人关心即将举行的操演。”
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权臣的藏金术:和珅如何在无银行时代构筑财富帝国?在清朝乾隆年间,权臣和珅以“富可敌国”闻名史册,其贪腐所得远超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当现代人困惑于“没有银行,巨额财富如何安全存放”时,和珅的藏金术却展现出惊人的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11-12 司马彪:从“轻薄好色”到史学大家的逆袭人生在魏晋风骨与宗室倾轧交织的西晋历史中,司马彪以独特的生命轨迹书写了一段传奇。这位出身河内温县司马氏的宗室子弟,虽因“轻薄好色”被剥夺继承权,却以史学成就名垂青史...
袭人 2025-11-12 血色黎明:周秀英与小刀会起义的悲壮史诗1855年正月初一,上海城被清军与英法联军的火炮围得铁桶一般。一位19岁的少女头裹红巾、身背三把快刀,率领200余义军从西门突围。她挥舞着120斤重的大刀,在虹...
周秀英 2025-11-11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孝圣宪皇后:紫禁城中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在紫禁城的漫长历史中,无数嫔妃在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殿里沉浮,而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无疑是其中最有福气的一位。她的一生,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见证了“康...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1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康熙之死:病逝疑云与历史真相的千年回响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北京畅春园内烛火摇曳。69岁的康熙皇帝在病榻上突然驾崩,第四子胤禛(雍正帝)旋即继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权力交接,却因民间&am...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清宫长寿密码:康熙乾隆60年统治背后的养生智慧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帝王,康熙帝(1654-1722)与乾隆帝(1711-1799)分别以61年和60年的统治时长,创造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纪录。这对祖...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