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 。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卒,年五十八,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 《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剃发令如同一把利刃,将民族气节与生存尊严的矛盾切割得鲜血淋漓。当清朝统治者以“留头不留发”的暴政强推满族发式时,无数汉人面临灵魂拷问:是...
王夫之 2025-06-12 《宋论》的作者是谁?王夫人是如何论忠臣之"祸害的"标题:王夫之《宋论》中的忠臣“祸害”观一、引言王夫之,明朝末年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他的著作《宋论》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独特解读。在这部作品中,王夫之对忠臣的...
王夫之 王夫人 2023-12-08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王夫之,字君实,号稼轩,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政治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
王夫之 2023-12-05 宋朝"濮议"与明朝"大礼议"事件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言:“然而英宗有难处者于此:君子之守道也,不昧其初。濮王之薨,英宗尝执三年之丧矣。未为天子而父之,已为天子而不父,则始末不相应。而前之哀戚,以大位...
王夫之 2022-10-17 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敌对关系丁耀亢:无忌以内戚佐太宗有天下,称元勋焉。死于阴人之手,不亦枉乎?至其诬恪一事,足以感动天帝,而后知古来英雄之死,别有阴报,不必为之扼腕也。故曰:大舆多尘,君子有以慎其终矣。王夫之...
武则天有男宠吗 王夫之 2022-06-30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意思是,到前线打仗这种事不是天子干的,是诸侯的活儿。天子负责声讨,也就是提主张、喊口号、发命令。王夫之也在《读通鉴论》中表明,...
王夫之 2022-06-28 王夫之的史学观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十七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本文拟就其晚年所成的两部史学名著——《读通鉴论》和《宋论》来阐述他对古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就正于大家。一,封建史论发展...
王夫之 启 2022-06-07 王夫之在文学上的成就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他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有很深的研究价值。萧萐父、许苏民两位学者编著的《王夫之评传》是研究王夫之的重要史学资料。...
王夫之 2022-06-07 独幽琴的故事独幽琴,灵机式,唐代古琴,桐木,背面龙池上刻有“独幽”,明末清初为我国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所用,现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唐琴独幽,是古代十大名琴之一,享誉至今,一直是名琴当中的...
王夫之 2022-06-07 王夫之生平简介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
王夫之 2022-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