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总共出现过九位太上皇,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李渊、李隆基、赵构等人。有些皇帝成为太上皇是自愿,但有些是被逼无奈,例如李渊和李隆基就是被迫退位,所以他们当上太上皇基本失去了所有皇权。而自愿禅位的太上皇,手上多多少少还掌握着一些大权,有的甚至还压过皇帝。那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五位太上皇,他们就属于权利不减的那种,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周宣帝宇文赟是自己要求当太上皇的。后来,也正是因为他当了太上皇,因此把江山给丢掉了。
原本,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的带领下,南征北战,具有了统一中国的气象。但宇文赟明显就是“虎父犬子”,他既没有能力当皇帝,也没有心愿当皇帝。所以,当宇文邕去世,宇文赟当了皇帝以后,他觉得干朝廷那些事情非常不爽,因此只当了一年皇帝,他干脆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只有7岁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自己当了太上皇。
宇文赟为什么想当太上皇呢?因为他要享受。所以他当了太上皇以后,就大肆的天下选秀,最终他搞出了空前绝后的五位皇后。然后,宇文赟就在皇宫里吃喝玩乐。
当然了,朝中的权力,事实上还掌控在他的手里,毕竟他的儿子才7岁,不可能掌权。但是,如果又让他来干朝廷中的事情,他当然不喜欢。所以,他就把权力交给了他的岳父杨坚,让杨坚帮他打理政务。事实上,权力就落到了杨坚的手里。
他当太上皇以后,仅过了两年时间,就把身子淘空去世了。他去世以后,杨坚很快就夺了他儿子的皇位,建立了隋朝。北周这个新兴的国家,也就这样成为了历史。
宋徽宗本来是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权力的,但是由于金国大举入侵,宋徽宗一方面很怕死,另一方面又对金国入侵束手无策。于是,他就甩锅推责,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
不过宋徽宗虽然让位给了宋钦宗,但是他很快就后悔了。他觉得这个权力在自己手里,实在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丢掉了权力,确实很荒凉。于是,他就带着蔡京、童贯等一帮旧臣往南逃,准备在南边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与儿子宋钦宗分庭抗礼。
所以说,那时候虽然宋钦宗当了皇帝,但是宋徽宗的权力还是很大的。而且他过去提拔前的那帮大臣们,还一直跟随着他。如果他最终一意孤行这么做的话,宋钦宗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好在宋徽宗最终醒悟过来,并没有在南方建立新的朝廷。同时,他也回到了开封。后来,他又和宋钦宗一起,被金国俘虏到了北方,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就死在了北方。
朱祁镇当了太上皇后,本来是很悲惨的。他是在和瓦剌打仗的过程中,败给了瓦剌,并且被瓦剌拉去当了俘虏。瓦剌想通过他,从明朝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
明朝为了不受制于瓦剌,因此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说起来,这样的太上皇,应该是没有任何权力的。不过后来,他被瓦剌送了回来。当然了,就算是被送了回来,他也没有任何权力。他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之中。朱祁钰把南宫的门全部给堵死,把南宫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只留下一个小窗口,可以往里面送东西。
不过最终,朱祁镇在一帮投机大臣的拥戴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当了皇帝,从太上皇又变成了皇帝。因而,相对来说,朱祁镇的权力又得到了恢复,他算得上是一个逆袭的太上皇。
宋高宗赵构也是主动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而且把皇位让给宋孝宗以后,他还当了20年的太上皇。
宋高宗在当这20年的太上皇期间,对宋孝宗其实一直都是有影响力的。宋孝宗的北伐战争,以及他后来发展国内经济的战争,由于都受到了宋高宗的大力限制,因此这两件事都没怎么干好。所以,最后搞得他自己都有些灰心丧气。当宋高宗去世以后,他也干脆把皇位禅让出去了。尽管他的儿子宋光宗有疯病,不太适合当皇帝。但是他依然不愿意留恋这个皇位了。他禅让出去以后,一心去给宋高宗守孝。由此可见,宋高宗对宋孝宗在精神上,有多么大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很早的时候,就说他要把皇位禅让出去。当然了,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时间,就是干皇帝只干60年。乾隆皇帝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估计他都没有想过她会那么长寿,能够在干完60年以后依然还活着。
满60年后,乾隆皇帝自己说过的话,肯定要自己兑现,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把皇位禅让出去。
但作为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把皇位禅让出去,怎么操作呢?
乾隆的做法,就是只把“皇帝”这个名字让出去,其他一切都不变。朝中的大小事情,都由他来决策。他依然住在乾清宫,不愿意挪位置,连发行的钱币、使用的年号,都还留下了他的影子。
嘉庆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一切他都不能够做主。乾隆说什么,他就只能听什么。甚至连表情都必须和乾隆保持一致,乾隆笑的时候他才笑,乾隆发怒的时候,他也才跟着发怒。
可以说,乾隆当了三年太上皇,其权力就是一个真正的皇,而不是太上皇。要评价历史上哪一个人,把太上皇的权力当到了最大,显然非乾隆莫属。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烽火彻底撕裂了盛唐的繁荣。当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时,72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蜀地。这场叛乱不仅终结了“开元盛世”...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安史之乱风云:盛世崩塌与唐玄宗的皇权抉择公元755年寒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这场持续八年的内战,不仅摧毁了盛唐的辉煌,更将唐玄宗李隆基从权力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君王情迷儿媳:解码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致命吸引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