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他是如何在隋末唐初这朝代交替之际生存下来的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天,李世民在花园里散步,对一棵树产生了兴趣,随口夸道:“这是一棵好树啊!”宇文士及马上从旁附和,并对这棵树发表了一通美誉之词。李世民严肃地说:“魏征每劝我远佞人,原来说的是你啊!”
显然,李世民觉得宇文士及太曲意奉迎了,不是正人君子的言行。如果是一般人,被皇帝呛了一句,可能赶紧跪地请罪。
可宇文士及却不这么老套,他反而接过话头说:“陛下平时和大臣们唇枪舌剑,为政事争论不休,现在是非工作时间,如果我不顺着您一点,那您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乐趣呢?”
经宇文士这么巧舌如簧的一番解释,李世民转怒为喜,觉得他实在会说话,大大表扬了他。
当初宇文兄弟三人,另外两人都因造反而人头落地,而同样参加了造反队伍的宇文士及,不但一生安然无恙,颇受李渊、李世民两代皇帝的信任。
宇文士及是如何做到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呢,这一切要得益于他滑于泥鳅的处世策略。
当然,滑如泥鳅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更多的时候它偏向贬义,它说明一个人做事毫无原则,极端利己,左右逢迎,处处追求利益最大化,举几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题。
公元618年,唐王李渊在长安称帝,不久便听说宇文化及率几十万骁果军杀奔长安,李渊吓坏了,忙给好朋友宇文士及写信,问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宇文士及很快回了信,还寄来一个“金环”。
众人皆不解其义,李渊却哈哈大笑道:“众爱卿有所不知,朕曾与宇文士及同朝为官,情同手足,如今送来金环,表示他很快要投奔我了。”
李渊在长安左等他不来,右等他不来,等了足足一年时间,一直不见宇文士及前来报到。正当李渊心里暗骂他是一个大骗子时,宇文士及忽然来了。
为何宇文士及这么晚才来呢?原来是宇文化及和他的几十万骁果军被李密所败,一路仓皇逃到了聊城,后来又被河北军阀窦建德所杀。宇文士及在城破之前,以外出借粮之际逃了出来,走投无路之际才投奔李唐。
李渊见到宇文士及后,十分生气地责备他:“你们兄弟率几十万大军杀奔长安,要是被你们得逞了,我李氏父子不有活路吗?那你如今又如何投奔我呢?”
宇文士及很精明,面对李渊的严厉批评,他在请罪道歉的同时,不失时机提起了自己和李渊旧日的交情:“臣罪该万死,但以前与陛下在涿郡日日夜夜纵论天下大事,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快意人生!”
李渊被宇文士及的一番话所打动,他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过去美好的回忆中,回过神来,他笑着对身旁的裴寂说:“六七年前宇文兄便与朕谈论天下大事,那时候你们不知在哪里呢。”
李渊一句话就把宇文士及定性为大唐的革命元勋,至于那帮和李渊一路从太原打过来的元老,全都要排在宇文士及后面。
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宇文士及是一个很有心计、很狡猾的人。他之所以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又寄来一个今环,表面上说要效忠李唐,很快前来归顺,实际上是一招缓兵之计,脚蹋两支船。一只脚踏在两个哥哥那边,一只脚又蹋在李唐这边。
当李渊要问罪,他又岔开话题聊以前的交情,成世化解一次危机,还得到了李渊的重用。
不得不让人佩服他圆滑的处世之道和高超的沟通技巧。
虽然宇文士及有着圆滑的处世之道和善于逢凶化吉的沟通技巧,然而,下面的一个例子却让人对他的人品有些不屑一顾。
现有的正史都没有说明宇文士及参加了江都兵变,事后,当哥哥通知了他结果后,他迅速地站在了隋朝的对立面,投入造反派的怀胞。他还接受了哥哥的封官,被封为内史令。
当宇文化及被李密击败后,仓皇逃往聊城。宇文士及眼看西归军大势已去,他完全置妻儿的安危不顾,以外出借粮的理由偷偷逃出城外,投奔李唐。
宇文士及的妻子南阳公主和他十岁的儿子被叛军挟持着躲进聊城,聊城被窦建德攻克之后,宇文化及等叛军集团覆灭,宇文士及的儿子宇文禅师也一起遇难。
不知宇文士及是否为儿子的惨死流下过悔恨的眼泪,他作为一个男人,没有承担起保护妻儿的责任。大难来临,他想到的是自身的安危,选择的是溜之大吉,实在让所不耻。
不过,我们可以想见,南阳公主一定是为儿子的死哭干了眼泪,后来她看破红尘,出家为尼。在洛阳,宇文士及又见到了前妻,希望复合。
对宇文氏恨之入骨的南阳公主断然拒绝了前夫的请求,国破家亡,父死子丧,这些刻骨的仇恨让她难以释怀。最终,这对乱世中的夫妻再也没有见面。
从以上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宇文士及就是当今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精于算计,一切以他自身利益为重,毫无担当,毫无责任,也毫无原则。
虽然他深得李渊和李世民两代皇帝的器重,身居宰相高位,为唐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作为开国元勋,他却没能进入凌烟阁二十功臣之列,死后也得了一个“纵”的差劲谥号。
为何是这样呢?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虽然能够混得风声水起,左右逢缘,甚至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功,如果没有德行的支撑,他作为一个人,就无法立起来。所以,这就是宇文士及在魏征眼中只是一个小人的原因。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