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古语有云:天启兴运,亦不偶然。助兴运,必有贤妃。太宗开贞观之治,定盛唐基业,助他兴运的必是长孙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13岁嫁给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于贞观十年薨逝,谥号“文德”。大唐风云人物志第四篇讲述千古第一贤后大唐文德皇后,读一读她与李世民让人羡慕的爱情神话。
喜结良缘
长孙氏为鲜卑族,自北魏以来一直尊崇无比,社会地位还在李氏之上。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名将,深受隋文帝和隋炀帝倚重,他献策使得强大的突厥瓦解为东西突厥,母亲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为长孙晟的续弦,在家中地位并不高,以致于长孙晟去世后,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被赶出了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收留。
长孙皇后能嫁给李世民,要感谢长孙炽和高士廉两位月老。长孙炽是长孙皇后的叔叔,他一直仰慕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窦氏从黄花大闺女到为人妻、为人母,长孙炽的仰慕丝毫不减,今生无缘与女神结缘,长孙炽就想让自己的晚辈与女神的晚辈结缘,在他的撮合下,长孙家和李家定下了姻亲。可是长孙皇后还没出嫁,就被赶出了家门,本以为姻缘会不了了之,结果舅舅高士廉看到李世民仪表堂堂,贵不可言,便做主将长孙许配给李世民,那一年13岁的观音婢穿着美丽嫁衣被李世民迎入李家,那一年李世民16岁。
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于情伉俪情深
贞观十年,太宗下诏,修复天下392座名寺为长孙皇后祈福。这一年,长孙皇后一病不起,太宗想到早年她在太原生病时,自己到寺庙祈福后便痊愈了,这一次他希望佛家再次显灵,保佑他的观音婢能好起来。纵然有太宗的深情挽留,长孙皇后还是恋恋不舍地走了。
也正是长孙皇后的离世,让世人真正看到了帝后之间的无限深情。太宗为长孙皇后上谥号“文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复谥的皇后,古人的谥号通常是一个字,只有一个字无法完全表达时才会有复谥,长孙皇后之前,皇后的谥号都是一个字,只有等丈夫驾崩后,才会在谥号前面加上丈夫的谥号,比如说隋朝独孤皇后薨逝时谥号是“献”,隋文帝驾崩后改为“文献”;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谥号“穆”,李渊驾崩后谥号改为“太穆”。复谥是李世民为长孙皇后开的先例,而且“文德”两字均是美谥。李世民为长孙皇后破例的远不止这些。
长孙皇后遗言要求薄葬,以山为陵,李世民准了,下诏修建昭陵,自此以山建陵成为李唐的礼法;长孙皇后入葬后,太宗命人在元宫栈道外修建宅舍,安排宫人在此居住,每天就当长孙皇后还活着一样起居侍奉,后来太宗驾崩,李治也想效仿以此来怀念太宗,结果被大臣们立谏而止。昭陵距离长安数十公里,太宗无法时刻相陪,便在宫中建造了层观,日日登上层观遥望昭陵,思念亡妻,后来此事被魏征知道了,一点也不解风情,硬生生逼着太宗拆掉了层观,据史书记载,太宗一边看着宫人拆毁层观,一边落泪,心中的悲情无以复加。
太宗与长孙皇后死后同穴
世人常说,随着一个人的逝去,他的影响力也会逐渐消散,但这个定律却不适用于长孙皇后。贞观十五年,长孙皇后已经去世5年,此时也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夺嫡的关键时期,李泰为了讨太宗欢心,派人在龙门开凿佛窟,雕刻佛像,为长孙皇后追福,太宗听说之后非常高兴,佛像落成之时还亲自跑到龙门检阅。在夺嫡的关键时期,李泰能想到凭借长孙皇后为自己加分,足见长孙皇后在太宗心中的分量。后来李治的动作更加大,在长安城修建了宏伟的大慈恩寺为长孙皇后追福,佛寺落成之时,太宗在长安全城举办了隆重的入寺仪式,牵着李治的手第一个跨入寺门,望着高耸入云的大雁塔,感怀良久。
大雁塔的见证
于政相辅相成
太宗与长孙皇后感情基础是长孙皇后的“贤”,长孙皇后有两大贤,一者阻外戚,二者善谏言。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太原起兵之后就跟着李世民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中更是首功之臣,为李世民夺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登基后,想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省二把手尚书右仆射,当朝宰相,一把手是左仆射裴寂,李世民提拔长孙无忌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自己大舅哥,无论是对大唐还是他李世民都有大功劳,二来是长孙无忌头脑聪明,政治手段灵活,李世民希望用他来控制尚书省,挤走裴寂,将李渊留下来的老臣彻底赶走,打造贞观新朝堂。
李世民把想法告诉长孙皇后时,遭到了长孙皇后的极力反对,她认为自己已经贵为皇后,儿子又被立为太子,长孙家多名子弟在朝中任职,权势已经很高,如果提拔长孙无忌为宰相,恐怕会造成外戚之祸,朝堂失衡。李世民不听,执意提拔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长孙皇后无奈,只得找来哥哥,耐心劝导,硬逼着长孙无忌辞职,最后无奈李世民免了长孙无忌的宰相之职,将其升为一品开府仪同三司的闲职,享受高官厚禄却不参与政事,不过李世民深知长孙无忌的才能,后来还是将其列为托孤大臣。
夫妻二人
我们都知道魏征是谏臣,却不知道贞观朝最优秀的谏臣是长孙皇后,不同与魏征的直谏每次都把李世民搞得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利用她女性特有的柔和不仅能抚平李世民心中的怒火,还能让其改正过失。
李世民是爱马之人,宫中养着大量进贡的宝马。有一次一匹爱马死了,李世民大怒,归咎于养马的宫人,就要下令把养马之人杀了,长孙皇后赶到,她温柔地给李世民讲起了当年两人一起看书时讨论的齐景公与晏子的典故,同样也是爱马死了齐景公要杀养马人,晏子认为杀了养马人会影响君主的贤名,导致人才不愿再来齐国,从而导致齐国衰弱,李世民明白了长孙皇后的良苦用心,赦免了养马人。这只是宫中小事,长孙皇后真正厉害的劝谏是影响朝堂,最著名的莫过于“朝服劝谏”。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徐慧历史原型:唐太宗贤妃徐惠的传奇人生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徐慧这一角色以其复杂多面的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命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这一角色并非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09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玄武门余烬:李建成血脉的存续与湮灭之谜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的箭矢穿透太子李建成的胸膛,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不仅终结了兄弟情谊,更将李建成一脉推向灭顶之灾。然而,关于这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