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毫无疑问,战国中后期的列国军队之中,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可谓所向披靡,到秦始皇时期更是所向无敌,不仅军队战斗力极强,且兵力更是达到恐怖的百万上下。然而,秦国横扫天下不过短短十余年,秦末天下大乱之际,秦国竟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甚至不得不以骊山刑徒临时组建军队前去平叛,那么曾经的强大秦军,都去了哪里呢?
岭南秦军:南征百越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并未回援
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随即便“南征百越之君”,迅速投入到了攻打南方百越的战斗之中。所谓百越,主要指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因此地居住民族众多,故曰“百越”。
不过,王翦的出兵只是试探性进攻,秦国真正对百越用兵,乃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虽然具体时间目前尚有争论,但关于秦国攻打百越动用的兵力,从各种史料的记载来看,秦国至少分两次动用了六十万人。
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秦军首次进攻百越,动用兵力多达50万,在主帅屠睢率领下,秦军兵分五路扑向百越:一路自江西向东进发,攻打东瓯和闽越;中军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则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不过,秦军的首次进攻并不顺利,除第一路于同年攻占东瓯和闽越之外,其余四路秦军皆因山高路险、河道纵横、水土不服等原因陷入战争泥潭,而越人则在译吁宋率领下充分利用地利与秦军周旋,战争异常惨烈。译吁宋死后,新首领桀骏甚至对秦军发动了反击,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主帅阵亡之后,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淮南子·人间训》)。
据史学家分析,公元前214年之前的第一阶段战争中,秦军伤亡高达30万人左右,剩余的10余万秦军则在主帅阵亡后,全部退回了两广北部边界一带。而惨烈的战争让两广同样损失惨重,人口锐减高达一半。
秦始皇得知前线战败后,认为秦军战败主要由补给线太长所致,因此征调军民修筑灵渠,至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后,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征发10万援军再度攻打南越,由于两广在前次战争中损失惨重,这次秦军成功攻占岭南全境。
虽然秦国为征服百越之地,付出了高达三十万上下的伤亡代价,但驻守南越的秦军毕竟还有二十余万。然而,秦末天下大乱时,由于百越尚未彻底平定,且咸阳与南越之间的楚地主要由义军控制,朝廷命令难以抵达,再加上秦二世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南越秦军并未回援。
上郡边军:蒙恬死后逃散大半,王离率军回援全军覆没
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春,“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设立九原郡,蒙恬则率领麾下秦军驻守上郡十余年,在修筑长城的同时,震慑防御匈奴。
而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则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如果按照这里的记载,蒙恬统率的上郡边军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攻打匈奴时统率的十万军队,其余二十万军队则是后来迁徙来的“适戍边者”。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归途中病逝,胡亥即位之后,则派遣使者捏造罪名,赐死了公子扶苏,蒙恬虽然心中存疑没有自尽,但还是被囚禁于阳周,后被胡亥派使者杀死,而上郡兵马的指挥权,则被转交到了王翦之孙王离手中。
《史记·匈奴列传》有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从这段记载来看,蒙恬在军中声望极高,当其被胡亥杀死,而天下又起义四起之后,原本的“适戍边者”便又都逃散了。也就是说,王离麾下统率的上郡边军,其实只剩下了十万左右。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末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自立,在章邯率军平定楚地叛乱之际,秦二世下令王离率军攻打赵国。于是,王离率领上郡边军,自井陉关攻入赵地(路线存疑),击败赵军之后,将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城中。
此后,赵王赵歇向各路诸侯求援,楚怀王熊心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主将,以项羽为副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领六万楚军北上救援。项羽先夺宋义兵权,后“破釜沉舟”向秦军发动猛攻,王离统率的上郡边军就此被灭。
各地驻军:叛乱前期消耗殆尽,章邯统率主力投降后被坑杀
秦国统一天下后,关中和全国各地同样也驻扎着一些秦军,这些秦军的数量绝对也不少,只是由于驻扎分散,而没有在秦末天下大乱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来看,丞相李斯之子、担任三川郡守的李由,其麾下便统帅着2.5万秦军,后义军攻城,双方死伤惨重。之后,李由又率领残余秦军随同章邯作战,负责驻守雍丘,项羽、刘邦率兵攻城,李由重伤之下仍然拼命指挥作战,最终被刘邦部下曹参所杀。而李由所率领的这部分秦军,也就此损耗殆尽。
秦军戍守各地的军队总量虽然不少,但由于太过分散,而胡亥前期对天下叛乱又漠不关心,导致各地秦军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缺乏统一的协调指挥,结果在风起云涌的叛乱之中,被消耗殆尽。
章邯虽然最初平叛统率的是由骊山刑徒临时组建的军队,但随着战争的持续,这些骊山刑徒也在战争中被持续消耗。《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即胡亥派遣长史司马欣、董翳支援章邯,又如前文所述的李由军队,便加入了章邯平叛的队伍。
此外,章邯先后在东阿、濮阳两次被项梁击败,秦二世又紧急征发关中全部兵力增援章邯,《资治通鉴》对此有载,“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从而迅速帮助章邯稳住阵脚,进而一举在定陶之战中击败并杀死项梁。
如上,章邯前期统率的骊山刑徒,在历经长期征战之后,其实已经逐渐被各地残余秦军和新征发的秦军所取代,而这也是秦国仅存的军事力量。可惜,在巨鹿之战中,由于秦国国内局势动荡(李斯被杀),以及王离军团的战败,章邯最终选择了投降,而其统率的二十万秦军,则在随同项羽西入关中途中,被坑杀于新安一带。
秦军兵源: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关中百姓也不再支持秦国
秦军战斗力之所以强大,除了先进的武器和军功制的激励之外,秦国的强大动员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则源于秦国完善的户籍制度和强大的执行力。然而,由于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无脑操作,导致民心尽丧,秦国动员力根本无从发挥。
要知道,春秋战国以来,列国实行兵制皆为征兵制,即除了少量常备军之外,平时在农闲时组织百姓参与军事训练,战时则大量征发百姓参与作战。因此,常备军虽然是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但庞大的动员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然而,秦二世时期,自李斯上了一道《上书对二世》后,胡亥开始推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以谁收的税多、谁抓的犯人多、谁处死的囚徒多,来判定一个官员是否尽责,结果导致秦国制度全线崩溃,秦国官吏完全变成了酷吏。与此同时,秦二世在关中大兴土木,又耗费大量粮草饲养狗马禽兽等动物,结果搞得关中百姓怨声载道。
此外,秦二世沉溺玩乐,朝中大权全部交由赵高掌握,而赵高为了统领朝政,于朝中大肆任用私人、排除异己,结果不仅搞的朝廷乌烟瘴气,而且曾经秦国引以为傲的“二十等爵位制”也遭到全面破坏,奖励机制的丧失,也是导致百姓拒绝参军作战的重要原因。
当百姓不再支持朝廷,秦国的动员力无疑将迅速下滑,这是导致秦国关中兵力空虚,刘邦入关而无法征调兵力对抗的原因,要知道楚汉争霸时期,关中可是刘邦的重要兵源地,可见关中并非无兵可征,而是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根本没人愿意为朝廷作战。
综上所述,秦始皇时期秦军不仅战斗力极强,秦末天下大乱时,虽然岭南秦军并未回援,但上郡边军和各地驻军,实际上都参与了平叛,可惜在巨鹿战场损失殆尽。再加上秦末天下大乱时,秦国失去了后备兵源,结果竟然导致秦军出现了兵力空虚的问题。
西周初年,周天子将镐京周边千里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建立晋、卫、鲁等诸侯国;三百年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免官员。这两场跨...
秦始皇陵 2025-07-31 秦朝甘罗之死:少年天才的陨落与历史迷雾在中国历史上,甘罗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年政治家。他十二岁便以惊人的智慧完成重大外交使命,被秦始皇封为上卿,其事迹被载入《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然而,这位天才...
秦始皇陵 2025-07-30 嬴政摔孩子: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秦始皇嬴政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复杂的面纱。其中,“嬴政摔死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两个孩子”的传闻,更是成为后世探讨其性格、权力观与家庭伦理...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07-29 秦驰道:大一统王朝的交通动脉与文明纽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对六国的征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面对幅员辽阔的疆域,如何实现“车同轨、书同文”的治理理想?秦朝以驰道网络为答案...
秦始皇陵 2025-07-28 和氏璧:价值几何?一场跨越千年的价值追问“和氏璧”三个字,自春秋战国时期便镌刻进中华文明的基因。从卞和献玉的悲壮传说,到“完璧归赵”的惊心动魄,再到秦始皇以之铸传国玉玺的帝王执念,这件玉器早已超越物质...
秦始皇陵 卞和 2025-07-28 书同文:从秦始皇到吕应利——跨越两千年的文字统一追求“书同文”作为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文字的统一促进文化认同与国家治理。这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两千余年,从秦始皇的强制性文字改革到当代学...
秦始皇陵 2025-07-25 秦始皇是否洞悉赵高:权力棋局中的信任与盲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中车府令赵高扣押遗诏,与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传位文书,将胡亥扶上帝位。这场震惊历史的沙丘之变,暴露出秦始皇晚年对...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7-25 血色邯郸:秦始皇灭赵屠城背后的历史真相与人性拷问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一场惨绝人寰的屠城在燕赵大地上演。这场屠杀不仅标志着赵国的彻底覆灭,更成为秦始皇统一战争中最为血腥的注脚。当历史的车轮碾过...
秦始皇陵 2025-07-24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 秦朝灭亡时王翦在干嘛:一位战神的历史谢幕公元前207年,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的烽火中走向覆灭。当章邯率领的秦军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溃时,当刘邦的起义军攻入咸阳时,那位曾以六十万大军灭楚、为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陵 章邯 2025-07-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