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字辅机,文德皇后兄,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诞生出数百位帝王,但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不过寥寥数人,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千古一帝”这一称号的由来就与李世民密切相关。
据史料所载,“千古一帝”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王志坚所著的《读史商语·卷三》有语:“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李世民统治时期劝课农桑、休养生息,开创“贞观之治”,文治武功确实担得起“千古一帝”这一称号,不过与其辉煌的成就相比,他自身的“污点”同样“出类拔萃”,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当属“玄武门之变”以及霸占弟媳,其实除去这两件事,他最被人所称道的“知人善用”的优点也存在商榷的余地!
这从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的临终遗言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出生于公元619年,其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据《唐史》所载,李恪“英武果敢,深得宠爱”,贞观十一年被封为吴王,授安州都督,永徽二年又加授太子太师,在朝中威望很高,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案事发,李恪受到牵连,被缢杀于长安宫颈之内。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是唐初名相房玄龄次子,娶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为妻,高阳公主生性淫荡,与辩机和尚私通,败坏皇家名声,李世民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辩机和尚腰斩,然后下诏斥责高阳公主,并禁止她再入皇宫,这相当于将她从皇室除名了。
此事令高阳公主心生怨恨,一直图谋报复。
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后,高阳公主“忽悠”丈夫房遗爱谋反,推翻李世民选定的李治,拥立李世民第六子李元景为帝,房遗爱懦弱无能,毫无主见,听了妻子的话开始策划谋反,结果事不机密,被人告发,谋反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整件事可以说就是一桩“闹剧”,根本没有对李治的统治产生丝毫威胁,然而此事却被有心人利用了!
所谓“利用”自然是趁机罗织罪名,将某些人划分为“房遗爱谋反”一案的参与者,很不幸,与谋反一案没有丝毫关系的吴王李恪成了此案最大的受害者,李恪临终前大喊一句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
没错,罗织罪名,陷害吴王李恪的正是长孙无忌,而李恪的这句话实际上揭露了李世民在用人上的一大失误!
李世民自始至终没能看出长孙无忌的真面目!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李渊还是唐国公时,长孙无忌就与李世民相交莫逆,后来还与李世民成为“郎舅”,李渊起义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后来又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深受李世民信任。
他任尚书右仆射时,有人上本诬告他,李世民却将奏折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对他的信任,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可以说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一生最信任的人,二人不仅有君臣之义,还有兄弟之情,李世民驾崩时还留下遗诏,命长孙无忌辅政!
然而李世民错看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有“两副面孔”!
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简直就是“忠诚、谦逊、大公无私”的化身,贞观元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命其出任宰相一职,长孙无忌却以“避嫌”为由,坚持辞去宰相之职。
李世民无奈,只得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七年,李世民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拒不肯受,坚决推辞,这次李世民铁了心,任长孙无忌说破了嘴皮,也不肯收回成命,两人争执许久,长孙无忌无奈之下出任司空。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意图恢复“分封制”,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的封地定在“赵州”,后来李世民觉得“亏待”了长孙无忌,又改封长孙无忌为赵国公,不料长孙无忌再次拒绝,上书劝谏,言明分封制的危害,李世民无奈,分封之事就此作罢!
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出任太子少师,贞观二十年又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总而言之,李世民在位时,长孙无忌表现得十分完美,没有一点瑕疵!
然而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变了”!
李世民驾崩前留下遗诏命长孙无忌辅政,而李治刚被立为储君时,长孙无忌就出任太子少师,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极为信任,甚至可以说依赖,对其言听计从,“房遗爱谋反”事发后,李治命长孙无忌详查。
长孙无忌一改过去公允的作风,开始利用此事大肆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将原本只是一桩“闹剧”的谋反案变为一桩冤狱,其中李世民第三子李恪因为深受李世民宠爱,曾与李治竞争储君之位而受到长孙无忌的“特别对待”。
他威胁房遗爱“揭发”李恪,李治顾念兄弟之情,不想斩尽杀绝,长孙无忌又劝谏李治大义灭亲,最后将李恪冤杀,同时遇害的还有名将薛万彻等人!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