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字辅机,文德皇后兄,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诞生出数百位帝王,但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不过寥寥数人,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千古一帝”这一称号的由来就与李世民密切相关。

据史料所载,“千古一帝”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王志坚所著的《读史商语·卷三》有语:“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
李世民统治时期劝课农桑、休养生息,开创“贞观之治”,文治武功确实担得起“千古一帝”这一称号,不过与其辉煌的成就相比,他自身的“污点”同样“出类拔萃”,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当属“玄武门之变”以及霸占弟媳,其实除去这两件事,他最被人所称道的“知人善用”的优点也存在商榷的余地!
这从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的临终遗言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出生于公元619年,其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据《唐史》所载,李恪“英武果敢,深得宠爱”,贞观十一年被封为吴王,授安州都督,永徽二年又加授太子太师,在朝中威望很高,永徽四年,“房遗爱谋反”案事发,李恪受到牵连,被缢杀于长安宫颈之内。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房遗爱谋反”案,房遗爱是唐初名相房玄龄次子,娶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为妻,高阳公主生性淫荡,与辩机和尚私通,败坏皇家名声,李世民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辩机和尚腰斩,然后下诏斥责高阳公主,并禁止她再入皇宫,这相当于将她从皇室除名了。
此事令高阳公主心生怨恨,一直图谋报复。
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后,高阳公主“忽悠”丈夫房遗爱谋反,推翻李世民选定的李治,拥立李世民第六子李元景为帝,房遗爱懦弱无能,毫无主见,听了妻子的话开始策划谋反,结果事不机密,被人告发,谋反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整件事可以说就是一桩“闹剧”,根本没有对李治的统治产生丝毫威胁,然而此事却被有心人利用了!
所谓“利用”自然是趁机罗织罪名,将某些人划分为“房遗爱谋反”一案的参与者,很不幸,与谋反一案没有丝毫关系的吴王李恪成了此案最大的受害者,李恪临终前大喊一句话:“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
没错,罗织罪名,陷害吴王李恪的正是长孙无忌,而李恪的这句话实际上揭露了李世民在用人上的一大失误!
李世民自始至终没能看出长孙无忌的真面目!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李渊还是唐国公时,长孙无忌就与李世民相交莫逆,后来还与李世民成为“郎舅”,李渊起义后,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后来又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深受李世民信任。
他任尚书右仆射时,有人上本诬告他,李世民却将奏折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对他的信任,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可以说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一生最信任的人,二人不仅有君臣之义,还有兄弟之情,李世民驾崩时还留下遗诏,命长孙无忌辅政!
然而李世民错看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有“两副面孔”!
李世民在世时,长孙无忌简直就是“忠诚、谦逊、大公无私”的化身,贞观元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命其出任宰相一职,长孙无忌却以“避嫌”为由,坚持辞去宰相之职。
李世民无奈,只得改任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七年,李世民拜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拒不肯受,坚决推辞,这次李世民铁了心,任长孙无忌说破了嘴皮,也不肯收回成命,两人争执许久,长孙无忌无奈之下出任司空。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意图恢复“分封制”,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长孙无忌的封地定在“赵州”,后来李世民觉得“亏待”了长孙无忌,又改封长孙无忌为赵国公,不料长孙无忌再次拒绝,上书劝谏,言明分封制的危害,李世民无奈,分封之事就此作罢!
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出任太子少师,贞观二十年又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位极人臣,权倾朝野!总而言之,李世民在位时,长孙无忌表现得十分完美,没有一点瑕疵!
然而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变了”!
李世民驾崩前留下遗诏命长孙无忌辅政,而李治刚被立为储君时,长孙无忌就出任太子少师,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极为信任,甚至可以说依赖,对其言听计从,“房遗爱谋反”事发后,李治命长孙无忌详查。
长孙无忌一改过去公允的作风,开始利用此事大肆排斥异己,陷害忠良,将原本只是一桩“闹剧”的谋反案变为一桩冤狱,其中李世民第三子李恪因为深受李世民宠爱,曾与李治竞争储君之位而受到长孙无忌的“特别对待”。
他威胁房遗爱“揭发”李恪,李治顾念兄弟之情,不想斩尽杀绝,长孙无忌又劝谏李治大义灭亲,最后将李恪冤杀,同时遇害的还有名将薛万彻等人!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理性克制:武则天不杀李治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溘然长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主动放弃“圣神皇帝”的尊号,选择以皇后身份与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缠绵病榻时,太子李治与庶母武则天的隐秘情感在侍疾的压抑氛围中悄然滋长。这段被《唐会要》记载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的关系,既源于李治对年长...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的李治与武则天皆以帝王身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作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之治的余韵,将唐朝版图拓展至极盛;武则天则作为中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