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宰相都很有个性,比如寇准、韩琦、王安石这几个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而寇准的个性绝对能排进前三,他有时极富魅力,有时又极其恶劣。皇帝,同僚、朋友,甚至连他的敌人都对他又爱又恨,难以自拔。寇准的自我意识空前强烈,有着中二少年的自信自恋、自傲自大,他从小就养成了天老我老大的习惯,除了皇帝谁都不鸟,实际上有时候他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宋太宗时期,寇准考中了进士。那年才十九岁,按照古人的标准他还没有成年,而他这届的科举榜非常牛掰,出了很多后来做到宰相级高官的人物,后世号称“龙虎榜”。榜中最有名的几位是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因为他中榜年龄太小了,朋友劝告他说赵二用人喜欢年长稳重型的,你可以谎报年龄?寇准正色说道:欺君的事,和尚做得,我做不得。
正因如此,赵二反倒对这个不搞歪门邪道花花肠子的小子特别欣赏。不过从他的性格来说,寇准不肯谎报年龄也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本身对十九岁举进士这个成就非常得意,少年得意,何须隐藏。年少成才的他很自豪,很傲娇。
比如在《寓居有怀》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四岁”,《春日怀张曙》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六岁”,《书山馆壁》这首诗题目下的注是“时年十九”,而十九岁以后写的诗他就再也不加年龄注了。这是要让我们知道:哇,小小年纪就能写如此好的诗,简直了不起!
寇准为官后,是一个不怕死的直臣,有次他跟赵二意见不合,赵二怒起,注意这个“怒”字,搁一般人早就吓得手足无措了,但是,看看寇准是怎么做的,他拉住赵二的衣服,把赵二拉回到座位上,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有一次,国家大旱,民不聊生,赵二问大臣们是什么原因,大家都说是老天爷的错,唯独寇准把天灾的原因归于刑罚不公,又惹怒了太宗,但是,当太宗问起来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怕,依旧直言。
宋真宗时期,辽军有次兵临澶州北城下,宋廷已“中外震骇”,江南人王钦若建议迁都南京,四川人陈尧叟建议迁都成都,而作为宰相的寇准却要真宗抵抗,与契丹拼了,并让真宗御驾亲征,以振士气。真宗也不是大孬种,听了寇准的话,亲临前线,当然他毕竟是皇帝,顾虑比较多,不敢亲临澶州北城,而是驻扎在南城。
这时的寇准急了,这哪成啊,他说,陛下一定要渡过河去,激励士气。大臣们都怕额要死,寇准全力上谏,没效果。因为真宗怂了,大臣们也怂了。正在犹豫之际,寇准找到了武将高琼,两个人半拉半拽,把高宗拉过了河,带到了北城门楼上,大臣没办法了,只好过河陪皇帝。真宗将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寇准,在寇准的号令下,果然得胜,打退契丹军。
不过,真宗还是觉得北城非久留之地,便跑回了行宫,把寇准留在北城,不时还派人来“查岗”,结果发现,寇准与杨亿喝酒下棋,谈笑风生,颇有周瑜、谢安之风。真宗大喜,心中感叹,寇准确实比别人要高。这时,他对寇准还是支持的。
之后,契丹统军萧挞览被宋军射杀,契丹眼见占不到便宜,便要议和。寇准当然不依,他要“胜勇追穷寇”。不过,真宗不支持他了。于是,在求和的真宗的授意下,两国谈判,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得以签订。
澶渊之盟签订前,真宗对曹利用说:只要辽索要的数目不吵一百万,都不是问题。曹利用前脚刚走后脚就被寇准揪住,说:岁币你给他们的数目超过三十万,我杀你全家。曹利用胆战心惊的带着阴阳两个底牌去了敌营,重压之下真把加码压在三十万。
回来见真宗,他因事关重大没直接说,伸三个手指示意。真宗听后差点喷饭,三百万?太多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后来转念一想,这么大个事都平了,这点钱有啥舍不得的,三百万就三百万。后来知道是三十万,差点没乐出屁来。这次事件后,寇准走上人生巅峰,真宗皇帝甚至为他发明了“注目礼”——每次寇准下殿都要目送他离开。
外敌没,大家又开始愉快地窝里斗了。虽然寇准也是窝里斗的狂热爱好者,但他真不在行啊,斗争中经常搞不清状况,甚至敌我不分。不趁澶渊的余威直接搞死王钦若,留着过年,结果被他进谗失去宠信;跟本来应该团结的王旦怼,把本来应该提防的丁谓培养起来。本来还有个刚直的好名声,最后又晚节不保拥护天书,却还是被人摆了一道又一道,折腾得体无完肤。
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寇准:从澶渊名相到民间神祇的文化嬗变在北宋澶渊之盟的历史烟云中,寇准以铁腕宰相的形象力挽狂澜;而在民间信仰的维度里,他却逐渐演变为手持法器的神仙。这种历史人物到神祇的嬗变,折射出中国民间信仰的独特...
寇准 2025-06-04 寇准与寇凖:北宋名相姓名之谜的历史解构在北宋政治史的长河中,寇准的名字如同一座灯塔,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穿越千年仍被传颂。然而,在文献记载与民间记忆中,“寇准”与“寇凖”两种写法并存,引发了后世对这...
寇准 2025-06-04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 吕惠卿:北宋变法风云中的关键人物吕惠卿,字吉甫,号恩祖,北宋时期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生跌宕起伏,主要事迹涵盖了政治改革、...
王安石 2025-05-19 吕惠卿:王安石变法中的关键推手与争议人物在北宋熙宁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吕惠卿以“王安石变法”二号人物的身份,深度参与了这场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他既是新法的核心创制者,也是变法派内部矛盾的焦点,其政治生涯...
王安石 2025-05-12 王安石:君子之风与时代争议的交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其形象与评价始终充满争议。关于他究竟是“小人”还是“君子”的讨论,不仅关乎个人品行,...
王安石 2025-05-12 权力漩涡中的背叛:吕惠卿陷害王安石的多重动因北宋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与吕惠卿从“师友”走向决裂的转折,堪称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典型的权力背叛案例。这场背叛不仅源于个人野心,更与变法派内部矛盾、皇权制衡需求及...
王安石 2025-05-12 青苗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金融革新之举在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青苗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成为了这场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那么,青苗法究竟是由谁提出来的呢?答案...
王安石 2025-05-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