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她初嫁长孙,再嫁韦氏,于龙朔三年(663年)三月,病逝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园,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生平
未笄增赋
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634年)。十六年八月二十日(642年),初封为衡山郡公主。
据墓志载:“封衡山郡公主,(阙八字)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汤沐増赋,庐陵愧其逾”,可知年仅八岁册封衡山公主的同时便有了实封,并且还増赋。而按史料记载,初唐公主要到出嫁时才能拿到汤沐邑,白居易云“近代或有未笄年而赐汤沐者,亦如公主之号,以宠重之”,可见衡山公主能早早获封汤沐邑源于父亲的疼爱。
婚嫁风波
许婚悔婚
贞观十七年正月(643年),魏征病重即将离世,唐太宗命中郎将住在魏征家,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药物膳食赏赐无数,宦官使者接连不停的在路上往来,唐太宗还亲自前去探望。十六日,唐太宗与皇太子再次亲临魏征府,流着眼泪问他有没有未尽心愿,魏征对曰:“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唐太宗决定将女儿衡山公主许配与魏征的儿子,指着跟随而来的衡山公主对魏征说:“魏公,勉强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儿媳吧!”可惜此时病重的魏征面对如此厚重的恩赐已经无法谢恩了,在许婚的第二天(十七日)魏征病逝。
同年四月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征曾推荐这两人有宰相之才,唐太宗怀疑魏征与侯君集结党,魏征还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看,“以图在史书上标榜自己”。太宗对此十分不悦,气怒之下便写了诏书停了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至此,这段姻缘也就作罢。

初嫁长孙
此后唐太宗再次精心挑选,终于在贞观23年(649年)二月六日妻子生日那天为女儿敲定了婚事,将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长孙操之子长孙诠。长孙操乃衡山公主母亲长孙皇后的叔父,唐初长孙家族备受太宗宠遇,算上长孙诠,长孙家一门已是四尚公主。因为长孙诠尚主之故,太宗特意将其父长孙操升为了岐州刺使。岐州即原扶风郡,后为唐代西京。之后可能预感到大限将至,唐太宗开始筹备衡山的出嫁事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礼过程太过复杂,直到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去世,婚礼也没能全部完成,筹备工作也因此而中断,未能在生前看到女儿出嫁,是太宗的一大遗憾。
高宗与衡山公主一母同胞,对这个妹妹也是疼爱有加。为了不耽误公主的青春。永徽元年正月(650年)除丧服后,唐高宗便下令继续准备先前未完成的婚礼,打算到秋天公主守孝满一年后就让她成婚,此举却遭到大臣于志宁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身为子女必须为父守孝满三年方合礼仪。高宗只得听从但心中一直记挂此事。于是在永徽三年(652年)五月廿三日,也就是公主守孝满三年整的前三天,唐高宗便将妹妹由衡山长公主改封为新城长公主,并增邑5000户,以庆贺妹妹出嫁。尽管婚事几经波折,但成婚之后公主与驸马感情和睦,琴瑟相谐,为此墓志写道:“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可以想见新城公主有一段幸福的婚后时光。因此在显庆四年(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被牵连流放巂州并被地方官所杀之后,新城的反应十分激烈。墓志上记载:“虽外尊大义,不登叛人之党。而内怀专一,无亏字(阙)之(阙)。兰泽靡加,尘弥(阙二字)之镜;铅(阙)罢饰,网缀回鸾之机。贯秋柏以居贞,掩寒松而立劲。”可见新城虽然没有直接对哥哥表示愤怒,但心中却非常不满,于是从此不再梳妆打扮,以沉默消极的态度表达愤懑。

再嫁韦氏
唐高宗不忍见妹妹如此消沉,后又为她重新安排了一桩婚事,将她嫁给了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正矩。韦正矩由于尚主,短时间内由奉冕大夫升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连升八级,一时平步青云。可惜因为公主与前夫的感情太过深厚无法忘怀,这段婚姻始终不如前一段婚姻那般和谐,以至有了韦正矩失礼于公主的传闻。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遇疾,高宗知晓后,为妹妹兴建了建福寺祈福。然而天不假年,同年三月,新城公主病逝于长安通轨坊南园,终年三十岁。妹妹的离世,唐高宗悲痛不已,无法接受。命有司审问调查,韦正矩不能辩,高宗盛怒之下,于是迁怒驸马韦正矩,认为是他导致了公主死亡。便杀了韦正矩。
厚礼下葬
龙朔三年(664年)三月,骤失爱妹的唐高宗在极度悲痛之下,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皇帝悲棣萼之长湮,痛(阙二字)之永诀,(阙六字)怅东津而洒泣。废朝不举,有越常伦。赗往饰终,用超恒制。下诏曰:故新城长(阙九字)居。柔顺□风,幼彰于闺阃;顾复之重,夙备于慈严。诗美秾(阙十字)符归妹之尊。方秀松筠,遽先风烛。凤箫辍响,鱼轩靡驾。固(阙四字)气,情切(阙四字)之哀,将轸于暮月□终之数,特超于彝典。其葬事宜依后礼。”。身为公主却享有皇后的葬礼规格,这在唐朝仅此一例。如此破格的行为,也是高宗对妹妹最后的心意。不过必须指出,无论史书还是墓志,从来都是说“葬事宜依后礼”。结合史料及墓葬情况可知此处的“葬事”应是指葬礼规格,而非后某些今人以为的陵墓规格。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