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肃皇贵妃(?~1725年12月27日),年氏,雍正帝妃嫔之一,其名于史无记载。康熙朝湖广巡抚、后雍正朝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兄,雍正朝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长兄),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次兄)。

清朝首位汉族血统出身之贵妃,皇贵妃。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怀亲王福惠。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雍正元年十二月,册封贵妃。雍正三年十一月,年氏病重,晋封为皇贵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于圆明园,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年氏原隶汉军镶白旗(后全族一百七十余丁于雍正元年抬入镶黄旗),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获封亲王,年家所在佐领划归于雍亲王属下,成为雍王府属人。而年氏约于康熙五十年后由康熙指婚为雍亲王侧福晋,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雍正第四女,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十月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五月初十生福沛。从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
雍正元年封为贵妃,地位却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根据乾隆口谕,“从前皇考时册封敦肃皇贵妃为贵妃,公主、王妃、命妇等俱曾行礼。乾隆二年册封慧贤皇贵妃为贵妃,亦照例行礼”,年妃在雍正元年册封礼中获得了公主王妃命妇俱行礼的礼仪。而和她在藩邸并肩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入府比她早,年龄也比她大,却只封了齐妃。
年氏本来身体就很虚弱,雍正就说过她“素病弱”。她在怀皇九子时,恰逢康熙大丧,举哀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以她怀孕之身,或许动了胎气,导致七个月小产(《雍正朝朱批谕旨》)。而小产下的胎儿仍被雍正计入宗牒,列为皇九子,命名福沛。
雍正三年十一月,贵妃年氏病重,八日壬寅,因“皇考升遐倏周三载”而必须谒祭景陵的世宗皇帝,自北京郊外圆明园起驾赶赴河北遵化,年贵妃“不怿”请留,未能随行。十四日戊申,皇帝一路长途跋涉,回銮京城,准备冬至祭天大典。此际百端待理,万务纷纭,斋戒期间的皇帝犹对病势已亟的贵妃“深为轸念”,十一月十五,下旨将贵妃年氏加封为皇贵妃。年氏亦是雍正朝唯一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

十八日壬子,郊祭甫一结束,皇帝即停免次日太和殿百官冬至大朝贺,于当日返回圆明园。接下来一连五日,除十九日甲午发出关于各省缉盗与蠲免江南四县赋税的两道上谕之外,《起居注》上再不见任何与皇帝处理政务相关的记载。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皇贵妃薨于圆明园,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皇帝辍朝五日举行皇贵妃丧礼,在皇贵妃丧礼期间,雍正激动不快的情绪在《汉文谕旨》等文献均将可窥端倪。帝遣七个近支王公[6]为皇贵妃穿孝,诚亲王允祉、廉亲王允禩、怡亲王允祥等诸兄弟亲王,及奉恩将军以上之宗室,民公侯伯以下四品以上之百官,皆被要求朝夕三次齐集举哀,并随从皇贵妃金棺由圆明园奉移至十一公里之外的十里庄停殡之所。虽丧礼中皇贵妃仪仗规模较前朝《会典》定例已有提高,礼部相关人等仍因“仪仗草率”,从尚书至侍郎四人俱被议罪,并着降二级留任(《雍正朝起居注册》)。
雍正在诏封上谕中充分肯定了她的品性。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并暂时缓和了对年羹尧的处分。
皇贵妃所诞育三子一女,在雍正元年唯留下八阿哥福惠(朱批中亦作福慧,并有曾用名弘晟)。根据清宫内档[7]记载,福惠阿哥在雍正初年即由贵妃本人亲自抚养,这打破了清宫生母不能抚养亲子的惯例。皇贵妃薨逝后,雍正便将八阿哥养于身边,以至清宫传教士记载皇帝到哪里都要带在小皇子,朝鲜使臣推测小皇子才是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
雍正六年,8岁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伤心,称“诸王大臣无不为朕痛惜”,下令“照亲王例殡葬”(《清世宗实录》),并且葬礼打破清宫幼殇皇子的前例,加入了引幡仪式。而当时年过18岁的弘历和弘昼连贝子都不是。乾隆追封福惠为亲王时,就说过:“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清高宗实录》),证明了雍正向来宠爱福惠是弘历等兄弟所深知的。
雍正八年,雍正又因于皇贵妃丧事“推诿不前”,福慧去世时有“喜色”,治其时唯一尚在之兄长诚亲王允祉“恶逆之罪”,皇帝因妃嫔丧事而治罪亲王兄弟,于清朝属罕见。
乾隆二年(1737年)敦肃皇贵妃金棺随同雍正皇帝、孝敬皇后梓宫同日葬入泰陵地宫,棺位置于皇帝左侧。从雍正在敦肃皇贵妃身前死后的表现以及对她所生儿子福惠的喜爱,可以看出他对皇贵妃是很有感情。皇贵妃死后仅仅一个月,年羮尧就被降罪,但皇贵妃一样获得从葬泰陵的殊荣。
雍正五年,皇贵妃于巡抚任上致仕二十余年的父亲年遐龄去世,雍正特谕以一等公(清朝非宗室蒙古功臣之最高封爵)礼下葬并致祭,并复雍正二年所加之太傅职衔。长兄年希尧更于雍正四年正月起擢升总管内务府大臣,在此基础上累加管理淮安板闸关、江海关、宿迁关税务等榷税要职,后于雍正十二年官至监察京城百官的从一品左都御史。可以说年家除年羹尧这一脉获罪外,其余亲人不但未受牵连,更于雍正朝屡获加恩。
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木兰围场,十二岁的弘历因一场惊心动魄的猎熊事件,让康熙皇帝发出“此子命贵重”的惊叹。这场看似偶然的危机,实则是康熙对这位皇孙长达数年观察的集中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30 索尼遗策:康熙扳倒鳌拜的幕后推手1669年,15岁的康熙帝在武英殿以少年摔跤手智擒权臣鳌拜,这场看似惊险的权力博弈背后,实则是索尼生前精心布局的政治棋局。作为顺治朝首席辅政大臣,索尼通过联姻、...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9 帝师双璧:熊赐履与李光地对康熙帝的深远影响清初政坛上,熊赐履与李光地以理学巨擘的身份,成为康熙帝治国理政的核心智囊。他们不仅重塑了清朝统治思想体系,更通过经筵日讲、政策制定等具体实践,深刻影响了康熙朝的...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9 康熙六祭明孝陵:一场跨越两百年的政治智慧与文化博弈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刚平定三藩之乱的康熙帝首次南巡至南京。在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前,这位28岁的满清皇帝弃船登岸,率文武百官步行至棂星门外,行三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顺治帝24岁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透支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顺治帝福临(1638-1661)在位仅18年便英年早逝,终年24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子康熙帝玄烨在位61年,创下中国历史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天花、祖孙情与政治博弈:顺治传位康熙的深层逻辑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天花肆虐的寒冬中病危,面对8个年幼的皇子,他最终绕过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庶子玄烨。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清朝...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7 帝王心术的镜像:朱元璋与康熙的储君信任差异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与清圣祖康熙作为两位极具政治手腕的帝王,对储君的态度却呈现截然相反的态势: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给予绝对信任,甚至主动为其铺就登基之路;而康...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7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驾崩前夕,一份遗诏悄然定下大清皇位归属。在这份决定雍正帝即位的文件中,康熙特意叮嘱后世之君:“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