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光绪和慈禧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复杂的,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这个光绪为何当时不等慈禧死了之后再搞什么变革,这样是不是机会会更大一些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感兴趣的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诚然,光绪皇帝如果能够一直好好地讨好慈禧,在他“亲爸爸”面前装成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的话,慈禧确实不会对他怎样,让他好好当他的“傀儡皇帝”,她自己好好当自己的老佛爷,继续主宰清政府的命运。
等到慈禧老死之后,清政府的实权自然便会落到光绪皇帝的手里,到了那个时候,光绪皇帝的话便是圣旨,想干什么便干什么。
可是,如果光绪掌控了实权的话,他还会被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忽悠着去变法吗?恐怕不然。
慈禧这个女人权力欲极强,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在咸丰皇帝死后联合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从而一手毁了咸丰生前所有的布置和后手。
咸丰皇帝临终之前为了避免朝臣擅权,造成君弱臣强的局面,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慈禧变成下一个吕后或是武则天,他一边任命了所谓的顾命八大臣,然后又让慈安和慈禧各掌一枚印章,为的便是让他们相互牵制,让载淳能够安安稳稳地长大并亲政。
然而,咸丰不过死了两个月,慈禧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政变,让咸丰辛辛苦苦留下的后手付诸东流。
慈禧也自辛酉政变之后开始掌控了清朝的国柄,时间竟然长达47年,在这一点上,即便是武则天也不如她。
她给儿子载淳定的年号也充满了政治意味,“同治”,意即她要和皇帝儿子一起统治天下,当然了,实际上是她一人统治,毕竟皇帝儿子年幼不懂事,后来懂事了,她又不愿意还政给他。
所以,同治皇帝在成年之后过得很郁闷,一直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只能在后宫里过他的帝王生活,最后年纪轻轻便抑郁而终了,死时不过19岁。
慈禧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如此狠心,更何况一个光绪皇帝?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光绪皇帝接同治皇帝的班呢?
一则光绪皇帝载湉是慈禧的亲妹妹的儿子,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载湉和她的亲属关系更亲。
二则载湉的生父奕譞也是慈禧能够成功发动辛酉政变的一个功臣,让载湉当皇帝,显然能够拉拢奕譞成为自己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慈禧虽然让载湉当了皇帝,却不代表她会让载湉真正地掌控皇权,一如她的亲生儿子载淳一样,她需要的只是一个乖乖听话、在后宫里好好享受生活的皇帝,而不是一个会对她的权力造成威胁的皇帝。
所以,当时只有3岁多的载湉便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随着光绪皇帝的长大,他也逐渐看懂了一件事——他虽然是皇帝,可是却没有皇帝的权力,反倒是他的“亲爸爸”慈禧太后更像是一个皇帝。
载湉是皇帝,但是当国的却是慈禧这个女人,这么一来,清政府必然会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光绪皇帝,一派则支持慈禧太后,即帝党和后党。
后党之所以支持慈禧,是因为他们已经通过支持慈禧获得了政治利益,如果转而支持光绪的话,他们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或者说光绪在夺回皇权之后会不会给他们想要的利益,甚至是光绪会不会秋后算账。
因为这一点,所以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去冒险支持光绪,不然惹怒了慈禧,光绪又不成功的话,他们可能会死。
帝党之所以选择支持光绪皇帝,说白了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慈禧手中获得足够多的利益或者根本没有获得利益,所以想要通过支持光绪皇帝去获得他们所想要的政治利益。
翁同龢为什么会支持光绪?一则是他是光绪的帝师,天生便有受到光绪皇帝信任的优势,只要光绪掌权,他必然能够得到重用,成为一代权臣;二则是慈禧不愿意用他,所以他只能选择光绪。
康有为为什么会抛开已经掌控了清王朝几十年的慈禧太后,傻愣愣地跑去支持光绪?看看康有为这厮的履历便可明了。
康有为虽然自视甚高,可是他从14岁开始参加童试,考了两次没有考上,第三次有没有考过?可能也没有,但是他有祖辈余荫。
他参加乡试的时候更惨,他从19岁的时候开始考乡试,一直到了36岁,第七次参加乡试的时候才中了举,用了19年的时间!反观他的学生梁启超,简直是一个地一个天,小梁11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不可谓不风光。
可见,康有为要想走正儿八经的科举之路的话,别说旁人对他没信心了,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信心。
1895年的康有为已经37岁,人生已过一半,他心里能不着急吗?所以,他想要坐火箭往上升的话,只能另辟蹊径——抛开慈禧去讨光绪皇帝的欢心,成为光绪跟前的红人,然后帮助光绪掌控实权,如此一来,他还怕得不到权势?
光绪皇帝又为什么会被康有为忽悠,会用康有为?说白了,光绪和康有为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光绪也不甘心当慈禧的傀儡,他也想从慈禧的手里夺回属于他的皇权,康有为这时候所提出来的变法便成为了光绪夺回皇权的一个契机和突破口。
所以,光绪皇帝之所以会点头答应陪康有为他们玩一场变法的闹剧,实则是想借助变法打垮慈禧,从而掌控实权,当一个真正的皇帝。这一点,从后来光绪默许了康、梁等人策划所谓的“围园杀后”便可见一斑。
然而,如果光绪真的能够一直忍到慈禧去世的话,慈禧一死,他自然也能够顺理成章地从慈禧手中接过权力的交接棒。
此时的光绪皇帝凭什么还会去听康有为一顿漏洞百出的忽悠?更何况,康有为所提出的变法说到底也会对他的皇权产生一定的威胁。
所以,光绪能够老老实实地等慈禧老死的话,他几乎不可能会选择变法,自然也就谈不上变法会不会成功了。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