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祁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土木堡之变后,明廷上下人心惶惶,南迁之声日益强大,大明王朝岌岌可危。这时于谦挺身而出,在明军主力精锐尽丧时,收集一群残兵败将,与各地勤王之师打赢了京师保卫战。若无于谦力阻抗敌,则南迁便成定局,京师百姓,祖宗陵寝,俱都丢给了瓦剌,另一个南宋诞生了。
此时的宪宗朱见深还是个小婴儿,老爸突然被抓了,来不及立他为太子,何况一个婴儿根本无法凝聚当时大臣们的恐怖之心。孙太后心急乱投医,听从部分大臣建议,打算迎立襄王朱瞻墡,襄王若登基,则帝系转移变成定局。英宗朱祁镇多半也不会被放回来了,后半生只能呆在大草原上了。
后来也先手里的人质朱祁镇失去利用价值,变成累赘时,让明廷把太上皇接回去。明朝这边大臣王直等人商议把朱祁镇接回来,代宗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是被你们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明代宗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太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夺门之变”发生之时,于谦作为景泰一朝的实际当权者,手握中枢内外大权,要阻止此事发生本是轻而易举,但他为了大明社稷没采取任何自保举动。朱祁钰病重,太子朱见济已死,但他还是不愿立朱见深为太子。当年那帮力主废朱见深的大臣,怕朱见深继位后会清算他们,谋划立襄王为帝,但此议被于谦否决。
帝以幼冲践祚,内有祖母张氏临朝,外有三杨、胡濙、张辅等勋旧辅政,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当其时也,有治平之象。及张氏既崩,三杨去位,阉竖王振用事,广植党羽,迫害忠良,朝政始败。振既秉大政,欲建殊功,遂擅权开衅,挟帝北征也先,终至土木受辱,乘舆播迁,而军国精华亦为之一空,使有明元气大衰,声威不可复振矣!
及其复辟之后,不寤王振之恶,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惑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惑小人之谗,诛于谦、王文等,实寒天下之心。然犹能上胡废后谥,释朱文圭之系,罢后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饱尝软禁之苦的明英宗在重获自由之后可能是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不想让朱文圭继续饱尝软禁之苦所以便将他释放。释放之后的朱文圭待遇还不错,明英宗给他分配了住宅和大量伺候他的人。但其实这些对于已经五十多岁的朱文圭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为长期被软禁,从小也没有人去教导他,朱文圭连话 都说不利索,甚至连牛羊等都不认识,他的一生早就被毁了。
抓来的朱祁镇却打乱了脱脱不花部署,让他闷闷不乐,因为不管怎样处置这个大明皇帝,对他都十分不利。如果也先二话不说决定杀了朱祁镇,他很有可能以大汗而不是自己的名义下命令,若是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后果,脱脱不花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自身难保;如果也先觉得“奇货可居”,将朱祁镇作为筹码,让明朝开关献城、称臣纳贡,甚至以此为基础攻略中原,那么也先的地位和声望在东西蒙古都会大大提高,也会被视为复兴草原的代表,那脱脱不花这个傀儡大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明英宗面对的蒙古已经不是明太祖、明成祖时期不断出塞打击的那个蒙古了。
瓦剌是西蒙古的部落,本身部落规模不大。蒙古兴起后,在西征过程中,瓦剌被征服,成为蒙古的下属部落。蒙古帝国分为四大汗国后,瓦剌属于察合台汗国。元朝崩溃后,蒙古被明军逐出中原,是为北元。几十年后,北元经历多次内斗和分裂,蒙古也一蹶不振,分为多个规模比较小的部落,没有再统一起来。
就是在这种蒙古陷入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原来僻处西北一隅的瓦剌在首领也先的领导下,开始逐步强盛起来,通过不断的征服战争,统一了蒙古西部,又向东扩展,通过联合等形式,完成了表面上的蒙古统一,形成了一个草原游牧民族联盟。
但这个联盟是非常松散的,也非常脆弱。东北和蒙古草原中部都有比较强大的势力,虽然没有公开反对瓦剌,保持着联盟,但实际上保持着比较大的独立性,除了在南下入侵明朝边境时可以互相配合行动之外,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是自由行动的,并不完全受瓦剌的约束。
弟弟伯颜帖木儿的劝说下选择了第二种,没有伤害明英宗,反而以臣子礼事之,想用他叩开京师的大门,但从不“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力排众议,说服太后让郕王朱祁钰监国,并在京师保卫战中打退了瓦剌部队,没让也先的美梦实现。也先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几个月后,再次带着朱祁镇进攻大同,脱脱不花觉得不能让也先得逞,便联合重臣阿剌知院向明朝求和,先行撤兵。也先见人马散去,大同守将郭登又坚守不出,也只能罢兵,将毫无战略价值明英宗送回了大明。
朱祁镇归心似箭,生怕夜长梦多,暗中催促杨善等人赶紧准备,从速出发。
8月初六,也先派五百蒙古骑兵护驾,朱祁镇终于和杨善一起踏上了返乡之路。
也先、伯颜帖木儿率领蒙古各位酋长一直把他们送到野狐岭。这一年,大家确实结下情谊,汉蒙双方洒泪而别。
分手后走了不远,朱祁镇突然看到后面烟尘乍起,好像是有骑兵追来。他以为也先等人反悔了,不禁面如土色。
正在强自镇定时,蒙古头领昂克飞马而来,马上还横袒着一匹黄獐。原来他正在附近围猎,听说明朝天子南归,赶紧挑了最好的猎物赶来呈献。朱祁镇惊魂甫定。
明英宗归还时,哈铭跟从入朝,获赐名杨铭。屡次奉召出使瓦剌、迤北等地。袁彬去世后,哈铭接替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明孝宗继位后,大量裁汰官吏,但因哈铭此前在塞外功勋,独自保持如故。弘治十六年,死于任上。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地宫中,三口朱红色棺椁并列而立:居中为万历帝,左侧是孝端皇后王喜姐,右侧则是孝靖皇后王氏。这一布局折射出明代宫廷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人性...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孝靖皇后 2025-09-17 万贵妃与客氏:明代后宫权势女性的双面镜像明代宫廷史上,万贞儿(万贵妃)与客印月(客氏)作为两位以乳母身份崛起的女性,均以非传统路径突破后宫等级秩序,成为影响皇权运作的关键人物。然而,二人的权势根基、政...
客氏 万贵妃 2025-09-16 鱼玄机与绿翘:主仆恩怨背后的晚唐社会镜像晚唐咸通九年(868年)夏,长安西郊咸宜观后院惊现一具女尸。经查,死者是道观婢女绿翘,凶手竟是女冠鱼玄机——这位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名动诗坛的女诗人,因...
鱼玄机 2025-09-16 内厂:明代皇权博弈下的昙花一现在明代复杂的政治生态中,特务机构始终是皇权与官僚集团角力的关键工具。当锦衣卫、东厂、西厂构成的特务网络已无法满足统治需求时,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年)...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子嗣 2025-09-16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祁钰妻儿之死:权力漩涡中的家庭悲剧明代宗朱祁钰的妻儿之死,是明朝历史上一段充满争议与谜团的往事。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祁钰的妻子汪皇后与儿子朱见济服毒自尽的情节,引发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强烈好...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2025-09-15 王守仁真的那么厉害吗?——从多维成就解析“千古完人”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以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成就,被后世誉为“真三不朽圣人”。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思想影响远播...
王守仁 孔子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