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被处置成人彘,为何不直接自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人云“最毒妇人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之中,不仅有男性为了争夺权势地位而明争暗斗,手段尽出,有些女性同样心狠手辣,或许是为了稳固当前的地位,或许是为了扫清自己当前的阻碍,女性的狠辣程度丝毫不弱于男性。
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她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也是狠心至极,为了让皇帝李治宠爱自己,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嫁祸皇后,强迫李治将其废掉,引起太子李弘不满之后,又暗中将其毒杀,可以说是毒辣至极。
在汉朝也有一位狠人,出于争宠的原因竟直接将戚夫人处置成了人彘,并对其百般羞辱,但令人不解的是,遭受如此侮辱的戚夫人并没有选择自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依旧顽强的活着?其实很简单。
储君之争
仅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戚夫人出身名门,戚姓,乃是当年周王室姬姓的分支,妥妥的贵族,其父亲乃是秦朝时期的官员,只不过秦朝很快被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队所灭亡,楚汉之争开始之后,刘邦当了汉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戚姬被刘邦得到,由于吕后年龄偏大,又有些许衰老,在戚姬嫁给刘邦之后就失宠了,很快戚夫人就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对于古人来说,有了儿子就等于有了竞争的筹码。
当时大汉朝已经建立,戚夫人就想借着刘邦对自己的恩宠,让皇帝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所以经常抱着刘如意在刘邦面前现身。一次刘邦身染疾病,戚姬整日照顾,晚上还将刘如意抱到刘邦身前。
当时刘邦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戚夫人说道:“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儿子在我的爱子之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了。
第二天上朝之时刘邦就开始同群臣商议另立储君的事情,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刘邦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随着其病势逐渐加重,就更加坚定了更换太子的想法,群臣只得再次进行劝阻,甚至用称病不出的方法同刘邦进行对抗,刘邦出于无奈只能假意答应,但更换太子的想法却不曾改变。
面对朝中群臣的集体对立,刘邦终于是选择了妥协,将戚夫人叫到自己的身边说,我原本是想更换太子的,但奈何太子在朝中的支持者较多,且自身已经羽翼丰满,其位置就更加难以撼动,要是强行改变,恐怕会引起政局动荡。
最终刘邦没有更换太子,为了保证刘如意的安全,将其封为相国并直接外调,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不久,刘邦就去世了,吕后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吕后自然是变成了太后。
悲惨命运
吕后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戚夫人在失去刘邦的宠幸之后,自然是被吕后疯狂打击报复,不止是戚夫人,刘邦生前所宠幸的妃子全都被吕后囚禁了起来,由于戚夫人与其有过位置的争夺,所以将其独自囚禁在永巷。
吕后也没有放过她的儿子刘如意,以其年龄尚小,需要多加照顾为理由,多次将其从封地召唤回宫,原本是要将其处死的,但是新继位的汉惠帝非常仁慈,对弟弟十分喜爱,亲自接他回宫不说,俩人还一同居住皇宫,形影不离。
这让吕后很难下手,但有一日,汉惠帝早上起来很早出去打猎,吕后就趁此机会给刘如意下了毒,汉惠帝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亡故了。处理完刘如意之后,吕后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戚夫人,此人才是与她争夺位置的最主要人物。
当时的戚夫人在永巷之中,整日不得外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之下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劳作之余,经常唱一首“舂歌”,大致意思就是儿子在外为王,母亲却是奴仆一个,两者不能相见,何时才有人将自己解救出去。
吕后知道以后,认为这是戚夫人对自己的指责,这就正好有了处理戚夫人的理由,便下令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掉了其眼睛,用火熏聋了她的耳朵,毒哑了她的嗓子,将其关在猪圈之中。
还为其取了一个极具屈辱性的名字“人彘”,所谓彘,就是猪的意思,将人与其联系在一起,屈辱的意味可想而知,及时这样吕后依然没有罢休,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晋惠帝前来观看,可以说是惨绝人寰。
戚夫人作为皇帝的宠妃,在自己蒙受如此屈辱的情况之下,本应该以死明志,但她终究还是顽强地活着。
原因所在
戚夫人之所以在如此酷刑之后依然活着,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她想见自己的儿子一面,因为被囚禁,所以并不知道外界的消息,心中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那个在外地“封王”的儿子。
戚夫人的心中认为,或许是因为自己儿子的封地太过遥远,或许是因为消息封锁太过严密,儿子就像自己歌中所唱的那样,并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所以她抱有最后一丝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
自古以来,母性的力量永远是强大的,而母子之间的情感,就是戚夫人活下去的最后一丝信念支撑,只不过还在苦苦忍受的戚夫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吕后所毒害,依旧这样在屈辱下苦苦坚持着。
当然戚夫人的坚持最终有了些许回报,虽然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但是被后人洗刷了冤屈,吕后被推翻之后,被指出了三宗罪,其中有一条就是对戚夫人及其儿子的迫害,甚至将当时不加劝阻的朝臣都一并治罪,也算是对戚夫人的最后一丝安慰。
总结
子女可能是父母这一生最大的牵挂,有时或许是其前进的动力,有时或许是其困境之中坚持下去的动力,有时或许就是其生命垂危之际最后一丝希望与信念,就像刘如意与戚夫人那样,而戚夫人不知道儿子已经亡故,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吕后以“人彘”之刑残害戚夫人,贾南风以妒杀妃嫔乱政,但若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暴虐,汉景帝之孙广川王刘去的姬妾昭信,堪称“千古第一毒妇”。她以...
贾南风 戚夫人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戚夫人:权力斗争下的“人彘”悲剧在中国古代宫廷斗争的黑暗史册中,戚夫人的命运如同一道血色印记,永远镌刻着权力更迭的残酷。这位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因卷入太子之位的争夺,最终沦为吕后“人彘”之刑的受...
刘邦 戚夫人 2025-06-24 吕后陷害戚夫人的残酷手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汉时期的吕后以其残忍狠毒著称,尤其是对戚夫人的陷害,更是令人发指。戚夫人,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其悲惨的命运与吕后的陷害密不可分。一、戚夫...
刘邦 戚夫人 2025-03-11 刘邦对戚夫人的情感:真的只是逢场作戏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高祖刘邦与戚夫人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刘邦,这位从一介布衣到开创大汉王朝的帝王,他的情感世界尤其是与戚夫人的关系,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
刘邦 戚夫人 2025-02-10 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真相及其后续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吕雉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后,以其深沉的心机和残忍的手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她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件尤为骇人听闻。吕雉与戚夫人的恩怨情仇汉...
吕雉 戚夫人 2025-02-07 为什么说汉高祖刘邦是间接害死宠妃戚夫人的凶手?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宫廷斗争和权谋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其中,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宠妃戚夫人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戚夫人因美貌与才艺受到刘...
刘邦 戚夫人 2024-10-18 宫廷纷争的牺牲品:戚夫人与刘肥的命运悲剧在历史的长河中,宫廷纷争总是充满了血腥与悲情。西汉初期,戚夫人与她的儿子刘肥便成为了这场纷争中的牺牲品。他们的命运,不仅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也让人对权力背...
戚夫人 2024-10-11 刘如意:刘邦之子的悲剧命运刘如意,西汉初年的重要人物,是汉高祖刘邦与宠妃戚夫人所生的儿子。他的命运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不仅因为他的皇室身份,更因为他被卷入了宫廷的权力斗争之中。本文将探...
刘邦 戚夫人 2024-08-01 戚夫人的命运与历史反思戚夫人,即戚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生活在西汉时期,因其美貌和才艺而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宠爱。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和悲剧。在刘邦去世后,戚夫...
刘邦 戚夫人 2024-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