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期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他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尝试梳理一下吕不韦之死的两层含义,和读者朋友们作一个探讨。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信中有两层意思,“君于何功于秦” “君何亲与秦”。这两个原因的双层叠加,导致了吕不韦饮鸩而死。
“君何功于秦”,意思是吕不韦功高震主,已严重威胁到秦始皇的皇权统治;“君何亲于秦”,指的是吕不韦与秦始皇那种不明不白的“父子”关系,已严重损害到秦始皇的声誉,秦始皇不得不与之割裂。
当吕不韦收到秦始皇的这封信时,内心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悲愤?羞愧?诚惶诚恐?我想除了这些,应该还有一丝对赢政的舔犊之情吧。吕不韦意识到,他的存在已是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以死谢天下是他唯一的选择。
一、何功于秦
秦始皇指责吕不韦“何功于秦”,并不是吕不韦真的无功于秦,相反,若没有吕不韦的功劳,秦始皇他爹能顺利离开赵国吗?秦国会立子楚为太子吗?甚至可以说,若没有吕不韦进献赵姬给子楚做老婆,秦始皇连妈都没有,更别谈出生。
当初,异人在赵国作人质时,曾对吕不韦说过:“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意思是若成功反国,被立为秦王,将要把秦国分一半与他共同治理。子楚被立为秦王后,果真兑现了他的诺言,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十万户。
子楚死后,太子赢政被立为新的秦王,登基时他只有13岁,还不能亲政,整个大秦帝国的运转主要依靠吕不韦来维持。赢政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相当于秦始皇的干爹。
可以说,吕不韦对于秦国劳苦功高,毫不夸张地说,秦始皇的一切,都是拜吕不韦所赐,绝不是秦始皇所说的“君何功于秦”。
吕不韦虽然权倾朝野,但他却不知进退,仍然在追求更多的东西。日中而移,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理。当权力达到顶峰之时,必然预示着覆灭的到来,可是,这个道理吕不韦不懂。
吕不韦不满足于在政界和商界的成就,在学术界,他也想有所突破。他倾慕战国四君子,致食客三千人,给予优厚的待遇,以至天下之客纷纷投靠吕不韦,就连最为有名的李斯也慕名前来。
吕不韦要完成一部旷世奇书,令他的门客各书所见闻,汇编成册,成二十余万字,书名为《吕氏春秋》,将书张贴在咸阳城的门楼上,若有能增改一字者,奖励千金。
吕不韦的这种高调行为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吕氏春秋》一书与秦始皇的治国理念相抵触,况且,吕不韦这种行为深深地激怒了秦始皇,他决不允许有异端邪说在秦国传播,更不允许相权盖过皇权,吕不韦深陷危险境地而不自知。
果然,吕不韦不久就受到了惩罚。秦王十年,吕不韦被免相,要求立刻返回封地养老,不得再干涉朝政。
可是,吕不韦仍然没有醒悟,他虽然从丞相的高位上退了下来,仍然和朝中的下属串联,继续影响朝政。
这是秦始皇决不能容允的,于是写了一封信责备吕不韦,吕不韦见到信后,自知功高震主,已不为秦王所容,他不愿面对刀笔吏,遂以死以谢天下。
二、何亲于秦
秦王赢政说:“君何亲于秦?”果真吕不韦与秦始皇没有亲缘关系?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赢政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小妾,按史记中的原话:“吕不韦取邯郸诸姬善舞者与居,知有身……”,意思是说吕不韦献赵姬给异人时,赵姬已有了身孕,按这个说法,吕不韦就是赢政的亲爹。
当然,这个说法成疑,很多人认为这是司马迁为了黑秦始皇故意编造的。但有一点必须承认,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小妾,鉴于吕不韦与赵姬的特殊关系,赢政喊吕不韦一声干爹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赢政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他在那封信里说“君何亲与秦,号称仲父”。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恨得咬牙切齿,他根本不想要这个干爹,已经忍了二十多年了,他受够了,要将这个干爹抛弃。
古代没有DAN鉴定,无法通过科学手段下个结论,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几千年了一直争论不休。
要知道,赢政若真在出身的事情上出了差错,果真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他作为秦国继承人的合法性会遭受质疑,这是他决不能容忍的,所以,吕不韦必须死,才能让这个问题永远消失。
在秦王赢政即位时,吕不韦明知赵姬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却仍然和她私通,从一开始吕不韦就在作死。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
可能吕不韦后来意识到再这么下去迟早会出事,给自己遭来祸端,于是,找来一个叫嫪毐(lào ǎi)的人来代替自己侍奉赵姬,嫪毐与赵姬居然还偷偷生下了两个孩子。
嫪毐的野心不仅仅只想做赵姬的玩伴,他还想害死秦始皇,让自己的儿子做秦王。
此时的赢政已经成年了,这些丑事已渐渐传到了他的耳朵,于是发动国中之兵,灭了嫪国,生擒嫪嫪,车裂于咸阳,又杀了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孩子。
嫪毐之事牵涉到吕不韦,以秦始皇的手段,灭一个嫪毐易于反掌,真正难以对付的是相国吕不韦,他正好借灭嫪毐之际罢了吕不韦的丞相之位。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完全控制了朝政,若要他下令处死吕不韦,他还真不容易办到,原因有二,其一,朝中为吕不韦求情的人太多,秦始皇有一些顾忌;其二,秦始皇与吕不韦的血缘关系不明,要是误杀了亲爹该怎么办?
但吕不韦这个包袱不得不甩掉,秦始皇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他给吕不韦写了那封信,用现在流行的说法,你懂的,吕不韦当然懂,遂以死谢天下。
吕不韦之死,死于功高震主,死于与秦始皇不明不白的“父子”关系!
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构建的宏大神话体系中,封神榜的敕封规则堪称严苛: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仅授予战死者魂魄,活人无资格受封。这一设定下,姜子牙的弟子武吉成...
姜子牙 2025-08-07 武吉是谁的儿子:从神话改编到历史原型的身份解码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庞大叙事体系中,武吉作为姜子牙的弟子、西周伐纣的先锋将领,其身份始终笼罩在神话与现实的双重迷雾中。随着近年来影视改编的推陈出新,武吉...
姜子牙 2025-08-04 历史有没有姜子牙这个人?——考古与文献交织下的真实身影在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中,姜子牙既是垂钓渭水的隐士,又是牧野战场的统帅;既是《封神演义》中执掌封神榜的仙者,又是历代帝王追封的“武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究...
姜子牙 2025-08-04 嬴政摔孩子: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秦始皇嬴政的形象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复杂的面纱。其中,“嬴政摔死母亲赵姬与嫪毐所生两个孩子”的传闻,更是成为后世探讨其性格、权力观与家庭伦理...
秦始皇陵 嫪毐 2025-07-29 齐庄公是姜子牙后人吗?——从姜齐世系与历史脉络的考证齐庄公姜购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要君主,其统治长达64年,为齐国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关于他的身份是否属于姜子牙(吕尚)的后裔,需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与基...
姜子牙 2025-07-21 嫪毐的特异功能:历史迷雾中的权力游戏在秦王嬴政亲政前的权力真空中,嫪毐这个名字如同一道诡异的光,刺破了战国末年的政治帷幕。这位凭借“特异功能”跻身秦国权力核心的市井之徒,其人生轨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
嫪毐 2025-06-26 姜子牙与筷子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中,姜子牙与筷子的故事无疑是一段充满智慧与趣味的佳话。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姜子牙的机智与神算,还巧妙地融入了筷子的起源传说,让人们在品味美...
姜子牙 2025-03-26 封神演义中申公豹的悲剧结局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申公豹以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复杂的性格特征和悲惨的结局,成为了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姜子牙的师弟兼死对头,申公豹在小说中的形象既...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26 姜子牙与申公豹:谁才是更胜一筹的智者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及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与申公豹作为两位重要角色,各自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与能力。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法术与策略的比拼,更是品德与道义的...
姜子牙 申公豹 2025-03-07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三位传奇人物的师父之谜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三位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在各自的...
姜子牙 刘伯温 2025-02-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