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顺利当了皇帝,为何6个儿子,他杀掉4个,2个被他害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莽的儿子有6个,其中嫡出的4个被他杀死了,另2个庶出的做了他的殉葬品。
都说虎毒不食子,王莽这个亲爹难道是假的吗?
首先,我们还是看一看王莽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莽塑像)
史书记载,王莽出身世宦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的生母,王家凭着外戚的身份得势,在朝中先后有9人封侯,5人担任大司马,是当时最为权贵的家族。
王家权贵,家中子弟多声色犬马,不学无术,唯有王莽勤奋好学,崇尚简朴,行为检点,为人持重谨慎。另外由于父兄早亡,他孝顺母亲、帮扶寡嫂抚育幼子,总之他操行高尚,成了达官贵人争相称赞的道德榜样人物。
汉成帝为了树立榜样人物,让全国人民学习,很快就将他提拔为朝中重臣。
尝到甜头的王莽深觉做道德榜样人物实在是本小利大的事情,于是他尥开蹶子在这条路上狂奔。
王莽做官后,收入大大提高,他并没有买铺置地,反而是走访穷苦老百姓,将他的收入分给了这些人,有时候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他入不敷出,还要卖掉马车去资助穷人。
这下不光是达官贵人称赞他,就连穷苦百姓也在歌颂他,可以说当时朝中最受百姓爱戴的官员,非他莫属。
因此王莽再次被升为大司马,也就是宰相的职位。
然而王莽并没有因为是榜样人物,就逃脱外戚失势的危机。
公元前7年,汉成帝病逝,汉哀帝继位。
(汉成帝剧照)
汉哀帝的祖母定陶太后和丁皇后的家族势力成了朝廷新贵,王莽被迫辞去了大司马的职务,归乡隐居。
王莽好不容易坐上大司马的位子,自然心里很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于是他杀掉了二儿子王获。
事情起因是王获杀了一个家奴。
在西汉,家奴只能算是一个物件,说白了家奴的命并不值钱,因此不算犯法,所以时人认为这只是小事。可是,正想着要制造声势的王莽却小题大做,严厉地指责王获草菅人命,并要求以命抵命,逼迫王获自尽而死。
事情很快就被吃瓜群众传播开来,大家认为王莽这是大义灭亲啊,于是好评如潮,许多人甚至还为王莽鸣不平。这么好的干部居然不得朝廷重用,实在是没有天理。
迫于舆论,汉哀帝只得征召他入宫侍奉王太后,却不给他职务。
不过,随着汉哀帝的离世,王政君重新把持了后宫,而王莽很快就再次被举荐为大司马,政权重回到了他的手中。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王莽不光要树立高大上的形象,还要在朝中培植势力以巩固自己的权力。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力,经过挑选,他拥立了才9 岁的汉平帝登基。由于他一向贤名在外,再加上朝中多有他的势力,因此他很快就代为辅政,成为了汉平帝的代言人。
王莽吸取汉哀帝继位后教训,这次坚决不允许汉平帝的母亲卫姬和族人进京。不仅如此,他还将女儿嫁给汉平帝,这样自己就成了皇帝的岳父,地位也就更加巩固。
然而,王莽的做法却让他的大儿子王宇非常担忧。
(王宇及夫人,图取其意)
王宇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在他看来,平帝如今是年少,待他长大后,势必对王莽的做法有意见,到时候王家就会有灭顶之灾了。
但是不管王宇怎么规劝,王莽只是不理。
万般无奈的王宇,只好和老师吴章和妻舅吕宽设计,准备将狗血泼在王莽的门上,再以鬼怪之说吓唬王莽,让他改变主意。
谁知道吕宽做事不力,居然给王莽抓了个现形。
正好朝中有一部分人对王莽的做法表示反对,王莽便以王宇流言惑众,诛杀了王宇,甚至还把王宇的媳妇一并诛杀了。
王莽杀儿子王宇,当然是要有回报的。
他上奏朝廷说:“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他的意思是自比周公,而他的儿子和一些乱臣贼子则比造成“三监之乱”的管叔和蔡叔。
借着这个由头,王莽将反对他的官员尽数诛杀,自然平帝母系一族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次杀了大儿子,清洗了反对他的政治对手们,这笔账,王莽认为是赚了。
此时的王莽已经不甘心做一个权势显赫的外戚大臣了,他毒死了汉平帝,颇有取代之意。
(王莽篡汉)
王莽的心思自然让依附他的人看得明明白白,于是大家大肆献符命、符书、祥瑞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弄得神乎其神就是为了给王莽篡位一个合理的解释。
王莽很高兴,凡是这样做的人都得到了财物或者官职,不久他便在这些“天意”中夺了大汉江山,自立为“新帝”。
王莽做了新皇帝,将儿子王临立为太子。
王临却不是个好货,他在探望王太后的时候,居然染指了王太后身边的侍女。后来得知这个侍女早与王莽有关系,吓得不清,于是便和侍女谋划,干脆杀了王莽,自己既能名正言顺的接管江山,又能抱得美人归。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人告发了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就算是亲儿子,王莽也决计不干,所以王莽命他服毒自尽。王临硬气,偏不喝王莽送来的毒药,拿刀往脖子上一抹,自尽身亡。
四个嫡出的儿子,还剩下最后一个叫王安的,王安倒是没有犯事,可是受了惊吓,最后疯魔而死,也算王莽间接害死掉的。
王莽为了攫取权力,在不同的时段利用了儿子的生命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最后他终于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嫡生的儿子一个也没有剩下,怎么办呢?
没关系,王莽这个道德圣人,还有两个私生子,本来一直藏在民间,鬼都不知道,但为了后继有人,他把两个私生子接到宫中,并承认了他们的身份。
不过,此时的王莽早就撕下了道德圣人的那层面纱,再加上他屡施新政却不得人心,社会上暴乱不断,不久他便被杀,而他两个私生子,本来还在为能接王莽的班而兴高采烈,结果也随王莽在乱军中被杀,成了王莽的殉葬品。
王莽用儿子的生命换来的王朝,之所以不能长久,是因为他披着圣贤的外衣,却是个为了权力连亲情都不顾的人。这样的人能蒙蔽吃瓜群众一时,却不能蒙蔽一世,所以他最终还是赔光了儿子,失了江山,一无所有。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
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西汉末年,朝堂暗流涌动,外戚专权与皇权衰微的矛盾达到顶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衎被推上皇位,成为权臣王莽手中的提线木偶。这对翁婿的复杂关系,既是...
刘衎 王莽 2025-09-11 王莽篡汉后被谁灭的:绿林赤眉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崛起公元8年,王莽以“禅让”之名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试图通过“托古改制”重构社会秩序。然而,这场激进的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危机,反而成为压垮新朝的最后一根...
王莽 2025-09-10 王莽篡汉:一场看似“众望所归”的权力和平更迭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王莽改制:理想主义改革的历史镜鉴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王莽以“托古改制”为旗号,试图通过全面社会改革重构国家秩序。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虽以失败告终,却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具...
王莽 2025-09-04 西汉灭亡:多重危机交织下的帝国崩塌西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至公元9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而灭亡,共历时210年。这个曾以“文景之治”的繁荣、“汉武盛世”的辉煌载入史册的王朝,最终在多...
刘邦 王莽 2025-08-22 王莽诸子命运:权力绞杀下的家族悲剧王莽,这位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篡位者,以“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形象与“虚伪奸诈”的阴谋家标签并存于史册。其统治新朝15年间,不仅将西汉王朝推向覆灭,更将六个儿子卷...
王莽 2025-08-08 王政君:历史长河中的复杂镜像王政君(前71年—公元13年)是西汉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后妃之一。她身居后位61年,历经四朝,最终因侄子王莽篡汉而背负“葬送西汉”的骂名。然而,若以单一标签评判这位...
王莽 2025-07-22 马宫未任大司马:历史脉络中的官职辨析在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大司马一职因王莽专权而备受瞩目,其地位远超三公体系中的其他官职。然而,通过梳理《汉书》等史料与现代学术研究,可明确判定:马宫从未担任过大...
王莽 2025-07-16 血脉溯源:王莽祖先的陈姓密码与姓氏嬗变在中国姓氏文化的长河中,王莽家族的姓氏演变堪称一部微缩的家族史。这位西汉末年篡位称帝的改革家,其血脉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陈国,历经田氏代齐、秦灭齐国等历史巨变...
王莽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