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八年(1457)明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北京保卫战前夕,于谦就已经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换言之整个大明的军队指挥权,全掌握在于谦手中,甚至他的权力都可以超过皇帝。
史料记载:
“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当时,瓦剌大军压境,北京城内惶惶不安,是于谦主动承担了保卫京城的重任。他以文官身份担任军队最高指挥官,而且表现得极其出色。所有的调兵部署、运送粮草辎重,到一切战略、战术布局,几乎全是由于谦一人制定的。
在戎马倥偬之际,于谦一人眼观口述,效率和准确率都高得出奇,小纸片大小的指令,就可以传到万里之外,大家都对于谦佩服之极。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于谦的威望达到顶峰,而军政大权还在其手中掌握。
说句不好听的,好在于谦是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如果于谦稍有歪心思,那么大明王朝可能会江山易主,这并非危言耸听。
史料记载:
“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
于谦不仅手握兵权,还修改了军队制度,从军队中抽调十五万精兵,分成十营,保卫京城安危。这就是所谓的团营制度,这是由于谦发起、于谦制定的,由此可见于谦的权势有多大。
除此之外,景泰帝朱祁钰对于谦的信任程度超过任何人,所有军国大事,朱祁钰必须征得于谦的同意,只有于谦同意,这条政策才能下令实施。上有皇帝撑腰,军政大权一把抓,所以说我们说,夺门之变之时,于谦必定是提前知晓的。
整个皇城的军队都是由于谦来控制,这么大的事情,于谦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史书上并没有太多在夺门之变时,于谦的记载,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于谦什么都没有做。对于政变,于谦没有出兵阻止,那就代表着他纵容了这场政变的发生。
那么,于谦为何要没有阻止这场政变呢?
于谦默认了这场政变
皇宫的防守严密程度,应该高过全国任何地方,要想闯进去,再发动政变,逼皇帝退位,这事情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政变当日,徐有贞、石亨等人接到朱祁镇,就一同前往奉天殿,团营部队大致有十几万人,而徐有贞、石亨只带了千余人。如果于谦发兵阻挡,这一行人根本到不了奉天殿,由此可见于谦并不反对这场政变,这大致就是于谦的真实想法。
朱祁钰或许更不适合做皇帝,朱祁镇做皇帝或许对明朝更好
朱祁钰在治国理政方面高于朱祁镇,北京保卫战前后的功绩,都要记在朱祁钰身上,但朱祁钰在其统治期间,也做了很多荒唐事,令其威信大不如前。
原本朱祁钰是不想做这个皇帝的,但国家有难,且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无奈之下,朱祁钰只得坐上了皇位。然而,伴随着时间流逝,朱祁钰愈发感受到权力的魅力,权力令其成为一个怪物。
朱祁镇作为太上皇,在瓦剌受苦,而战争已经停息,那么必须要将朱祁镇接回来,此事关系到明帝国的面子问题,所以大臣们极力要求朱祁钰接回太上皇。但朱祁钰并不想接回哥哥,他哥哥如果回来,就会成为他的巨大威胁。
于是朱祁钰一直致力于阻止朱祁镇回来的工作,大臣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朱祁镇接回来。朱祁镇回来之后,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朱祁钰给予哥哥生活条件甚至还不如瓦剌,经常是缺吃少喝,而且还被人严密监控。
史料记载:
“时盛暑,上皇尝倚树憩息。及树伐,得其故,大惧。”
就连朱祁镇避暑的树木,都被朱祁钰派人给砍了,美其名曰,为了防止藏匿匪徒。朱祁钰在其统治期间,还将原太子朱见深废除,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倒霉的是,朱见济不久就去世了。这废立太子的行为,不仅得罪了太后、群臣,也将朱祁钰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朱祁镇回来之后,朱祁钰就一直心神不定、胡搞乱搞、在外人看来,朱祁钰的皇位已经有所动摇,所以很多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包括于谦在内,也都看着朱祁钰的所作所为,或许于谦认为,朱祁镇可能更适合做这个皇帝。
于谦甘愿牺牲自己
徐有贞、石亨等人都是于谦的仇人,政变之后大权将被这些人夺走,而于谦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这些人对于谦是恨之入骨,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很有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
对此于谦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从那天他默认这一切发生开始,或许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在我看来,于谦如此大才,却被小人陷害至死,实在是令人惋惜,如果于谦能提前铲除徐有贞、石亨等人,再派亲信示好朱祁镇,那么最起码保存自身是没有问题的。
奈何于谦太过刚烈,对于认同的事,他会一条路走到底,哪怕是死也毫不在乎。朱祁镇在历史上评价不算高,不仅宠信奸佞,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于谦默许政变的发生,是对还是错,到现在都难以判定。
于谦有一腔爱国热血
于谦的忠诚不只是对于皇帝,他忠于的是大明王朝,只要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于谦最想看到的。于谦身为国家顶级重臣,却从不徇私枉法,石亨保举其儿子做官,于谦即刻予以拒绝。
于谦生活节俭,被抄家的时候,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只有正室有一个带锁的柜子,其中放着皇帝赐予的蟒袍、宝剑等器物。只要国家长治久安,于谦根本不在乎自己生死,于谦一生的理想就致力于安邦定国。
不论如何,于谦终究是名留史册,为万世所敬仰。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石亨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本是朱祁钰的得力干将,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这位皇帝,转而支持被幽禁的朱祁镇复辟。这一行为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4-14 夺门之变:于谦为何按兵不动?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的正月十六日夜,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悄然发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被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被石亨、徐有贞等...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04-11 明朝传奇皇帝明英宗:被俘虏后的奇迹复位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传奇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不仅在位期间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更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3-05 朱祁镇为何对钱皇后情深意重,立其为后?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与钱皇后的爱情故事堪称传奇。尽管钱皇后后来遭遇不幸,变得又瞎又瘸且没有为朱祁镇生下儿子,但她依然被朱祁镇深深宠爱,并被重新立为皇后...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2-17 朱祁镇:被误解的昏君还是另有隐情的帝王?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被一些人视为昏君,而另一些人则对他的某些作为持肯定态度。那么,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他到底是一个...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2-17 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的背后动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殉葬制度曾是一种残忍的习俗,尤其在明朝初期,这一制度得到了恢复并盛行。然而,在明朝中期,一位皇帝却毅然决然地废除了这一制度,他就是明英宗...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2-12 朱祁镇:明朝最特别的皇帝及其传奇经历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祁镇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不仅是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更因其一生两次登基、历经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显得尤为特别。一、朱祁镇的...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2-05 历史的转折点:也先与朱祁镇的抉择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至今仍被无数后人津津乐道——那就是蒙古族首领也先抓住了明朝皇帝朱祁镇。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朱祁镇个人的命运轨迹,更对整个明朝...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也先 2025-01-16 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功绩与形象探析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孙太后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手腕,成为了极具传奇色彩和争议性的女性政治人物。她不仅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更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其一...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1-14 朱祁镇与于谦:一段帝王悔恨的往事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名字总是与另一位忠臣紧密相连——他们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名将于谦。然而,这段君臣之间的传奇故事却以一场悲剧收场,留下了无尽的遗...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于谦 2025-0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