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被埋在了明孝陵,可是关于其陵墓的种种传说却从未断绝过,甚至有不少人都在推测其陵墓内的陪葬品,这位旷世帝王的墓中究竟藏有什么好宝贝呢?今天所说的这“墓中三宝”,您绝对想不到!如果您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吧。
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不但儿时给地主家放牛当童工,还有过一段“看破红尘”出家做和尚的历史。其实他哪里是“看破红尘”?只是因为在寺中能勉强混口饭吃而已。随着战乱频起,寺中也开始断粮,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院,过上了四方乞讨的生活,直至他迫于生计加入了红巾军跟着造反,才走上军旅生涯,最后开创基业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励精图治,同时也除掉了不少的贪官污吏,因而他也一直为自己的身后事操心不已,生怕被哪个别有用心的人报复,损坏自己的陵墓。据传说,朱元璋驾崩后,也仿照了魏武帝曹操的出葬方式,以多棺同时出殡各门的办法迷惑世人,以此确保自己陵墓的安全。然而这一切也仅仅是传说,不足为信。朱元璋所在的陵寝为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附近,是明王朝历代皇陵中最大的一座。近年来考古学家通过高科技电磁波扫描,发现朱元璋所在的明孝陵至今保存完好,并没有任何被盗挖的痕迹,称得上是我国帝王陵墓保护工作之大幸。
既然朱元璋的陵墓保存如此完好,那么他的墓中究竟存在着什么珍宝呢?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推断。明代文学家沈德符曾在笔记《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帝后以下附葬者,妃嫔共三十八人”,并且提出让这些嫔妃殉葬的做法,都是朱元璋遗诏中所注明的。朱元璋将自己的嫔妃全部殉葬,这种残忍的做法,无非是想让自己死后继续享乐,由此可见,朱元璋墓内的金银珠宝,定然是数量极为可观的,可是除了这些宝贝,朱元璋的陵墓地宫中,是否藏有其他的、有价值的文物?
根据野史记载,朱元璋明孝陵地宫中,言之凿凿地陪葬三件“不入流”的宝贝,又被称为“墓中三宝”,它们都是什么呢?小编在下面为您一一列举。
1.打狗棍朱元璋在做乞丐之时,靠着两条腿四处流浪,在朱元璋看来,自己是“淮右布衣”,又是随时面对着死亡危险之人,因而手中的打狗棍也成了他唯一的武器和精神支柱。正因如此,直到朱元璋登上帝位后,也没有忘记以前的苦难,反而是将其珍藏了起来,偶尔观瞻摩挲回忆往事。当儿孙问起时,他也会自豪的告诉晚辈,自己就是用这根打狗棍打下了大明的万里江山。
2.褴褛衣
朱元璋行乞时的一身破烂衣,同样也被视作他教育儿孙的物件。太祖皇帝经常会以衣喻事,自己出生于平民百姓之家,经历的千辛万苦犹如衣服上的破洞一样多。正是由于朱元璋自己的努力,才让褴褛衣变成了身上的龙袍,儿孙看罢自然心领神会,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
3.讨饭碗讨饭碗是朱元璋当年吃饭的用具,也是除了“打狗棍”与“褴褛衣”外唯一的家当。正是这一尊缺了口的瓷碗,让朱元璋多次从饥饿的威胁中挺了过来。朱元璋就是想用这只破瓷碗告诫子孙,即使自己是九五之尊,也曾当过“乞丐”,而百姓才是王朝的基础,也是国家社稷的根本。朱元璋的这三件“宝贝”,一直珍藏在皇宫内库之中,毕竟它们代表着自己前半生的苦难,也是朱元璋晚年时的回忆寄托。朱元璋驾崩后,将其带入地宫之中永远陪葬,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时有读者就会问了,既然朱元璋是用此三件“宝贝”教育子孙,他为何不将其留在世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朱元璋早就给皇子皇孙们留下了更“宝贵”的东西——《皇明祖训》。《皇明祖训》全书共13章,是由朱元璋亲自主持编撰,以巩固皇权与端正儿孙言行的训诫辑录。书中对治国、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并要求后世皇子皇孙们都要刻苦研读,记住自己的使命和祖先留下来的智慧。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朱元璋陵墓内存在这三样“宝贝”的说法,因为存在于野史,故此,也同样是推断而已,毕竟我们没有更确切的证据能够对其加以证明。要想揭开明孝陵中真正的奥秘,还需要用真实的考古发现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谜团一定会被后人揭开,迎来明孝陵重重谜团真相大白的时刻。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小编将明朝的皇帝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陈友谅的败局:从性格缺陷到战略误判的必然性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曾以60万大军横扫长江流域,却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折戟沉沙,败于朱元璋之手。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表面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实则是政治智...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3 朱元璋与陈友谅:元末逐鹿的生死对决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朱元璋与陈友谅的较量堪称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之战。两人从反元同盟走向敌对阵营,最终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这场较量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更重塑了中国历...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2 朱用纯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氏血脉辨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作为大姓之一,曾孕育出无数影响深远的家族与人物。其中,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号柏庐)的姓氏关联,常引发后人对其是否为同宗后...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22 权臣末路:李善长之死的历史真相与政治逻辑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