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是曹植的名篇,历代取资书画,出了不少佳作,仅就书法而言,就有王献之楷书、赵构草书、赵孟緁行书、祝允明草书,都是书法史上的名作。
今天要说的就是赵构的《草书<洛神赋>》。
赵构在政治上的庸怯早有历史定论,但在书法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书史每艳称父子书家,前有羲献父子、欧阳父子、米氏父子,其实赵佶与赵构也完全称得上父子名家。
赵构《草书〈洛神赋〉》今藏辽宁省博物馆,绢本,高27.3厘米,长277.8厘米,末署德寿殿书,确为晚年之作。
写时省略了原文所有的语气词"兮"字,这样的省略在书法作品中很少见。此件作品字法熟练,笔意圆润,一气呵成,流畅而能浑厚,飞动而兼沉着,可见书者当时精力弥满,兴致清畅,是晚年笔而非衰年笔。
作品属于小草,虽气脉连贯,而又字字独立,笔笔清楚。赵构曾言"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
至于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主张草书"使笔画不失真为尚",故其所书无连绵苟简之习,易于辨识。
其实早在苏轼就经常强调楷书的重要,主张行草要有法度,所谓"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黄庭坚亦谓"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论书》),这当是一时的书法观念,世云"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当就整体而言,以楷书、行书分别为唐、宋两朝书艺代表为前提。
倘若专论草书,宋人也是尚法的。对法的崇尚,甚至限制了宋朝草书的进一步发展。
赵构此卷虽是自家面貌,却也是渊源有自,其中智永对他的影响较明显,笔意、字势均可见出,米芾的影子也还有一些。《翰墨志》曾专提到智永,并称"得其《千文》藏",今存赵构书迹亦有《临智永真草千字文》,可见其浸淫之深,赵构在《翰墨志》中毫不掩饰其对米芾的喜爱,甚至记载了米芾生活的部分细节,大有今日追星族之风,米芾在《海岳名言》中丑诋前贤,二王之下,唯于智永《千字文》许以"秀润圆劲,八面具备",赵构喜爱智永或许也曾受到米芾的影响。
另外,我们拿出米芾《焚香帖》和赵构《洛神赋》作一对照,也可以明显见出二者的相似,可以说,早期对米芾的取法在赵构晚年作品中仍有不由自主的流露。
陆游曾言"思陵(赵构逝后葬于永思陵)妙悟八法,留心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赵构自称"四十年间,每作字,因欲鼓动士类,为一代操觚之盛",上有提倡,下必风靡,在南宋,以赵构为中心,学习书法风气甚浓,足为小朝廷"中兴"之点缀,赵构在书法的发展上自有他的贡献,是不必抹杀的。
当然这个贡献越大,他有负于当时江山社稷的也就越多--书法对他而言真是逃避责任用来自我慰藉的一副良药。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之际,突然宣布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居德寿宫成为太上皇。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南宋皇位传承的常规,更将赵昚——...
赵构 2025-09-10 曹植洛神赋:幻梦与现实的千年绝唱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曹植的《洛神赋》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以其奇幻瑰丽的想象、细腻动人的情感和华美典雅的辞藻,穿越千年时光,依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篇赋作...
曹植 2025-08-26 杨存中监斩岳飞:忠君与道义的千年困境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临安大理寺狱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写下“天日昭昭”四字绝笔后,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赐死。而这场历史悲剧的...
赵构 岳飞 2025-08-22 苗刘之变:南宋初年权力动荡的深层动因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一场由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在杭州爆发,史称“苗刘之变”。这场兵变不仅迫使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更成为南宋政权初建时...
赵构 2025-08-19 宋孝宗赵昚:南宋中兴的二十七年执政密码1162年7月20日,临安城(今杭州)的德寿宫内,宋高宗赵构将玉玺交予养子赵昚,标志着南宋政权正式进入宋孝宗时代。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以27年执政期(11...
宋孝宗 赵构 2025-08-13 真实岳飞冤不冤:历史铁证下的千古奇冤公元1142年1月27日,南宋临安大理寺狱中,抗金名将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这场由宋高宗赵构默许、秦桧主...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8-08 赵鼎与赵构:南宋初年权力交织下的君臣关系南宋初年,面对金兵南侵的危局,宋高宗赵构与宰相赵鼎的互动构成了政权存续的关键线索。这对君臣的关系既非单纯的信任与依附,亦非简单的权力制衡,而是在外患内忧的夹缝中...
赵构 2025-07-22 甄宓为何叫洛神:历史、神话与文学的三重镜像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甄宓与洛神的形象如两条交织的河流,最终汇入曹植《洛神赋》的绮丽篇章。这位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如何从真实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中的洛水女...
曹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02 王粲:建安文坛的璀璨明珠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位列“建安七子”之首,与曹植并称“曹王”。他以博学多...
曹植 2025-06-18 赵构五十岁退位之谜:从帝王心术到历史必然的多维解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五十六岁的宋高宗赵构在一片愕然中宣布禅位,将皇位传于养子赵昚。这位在位三十六年的帝王,在知天命之年选择退居二线,其决策背后交织着...
赵构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