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英武的君主,尤其是汉唐二朝,所出的英主最多,在唐代的历史上,李世民被后世的人一致认为,是可以与秦皇汉武等人齐名的千古一帝,其子孙李隆基,更是开创名垂千古的盛世,虽在晚年时昏聩,但年轻时的李隆基,用现在的话说,可是个十足的优秀青年。说起李隆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李旦,李旦在史书上功绩不显,甚至可以称的上是懦弱,他的皇位也是儿子帮他争取而来,没有唐隆政变的话,李旦还只是个远离长安的闲散王爷。
两次登基的李旦,怎么会让位给李隆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从李世民开创杀手足武力夺权以后,唐皇室子弟多有效仿,典型的就是他的长子李承乾,后面又牵扯到李泰,在国中无储君的情况下,李世民只能让自己的幼子李治即位,之后的事想必大家也清楚,他将出家的武氏接回宫,后面因病去世,整个朝堂全由武后一人做主,而李旦便是武后其中的一个儿子,他曾两次即位成为皇帝,最后一次能够即位,还是儿子李隆基的原因,当时他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两个人合伙发动唐隆政变,在此政变中,诛杀韦后以及安乐公主一党,这时李旦才四十八岁。这个年纪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还是处于壮年,毕竟刘邦登基时,已经五十多岁了。
那么年纪不大,身体又健康的李旦,为何会仅仅当了两年皇帝,就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呢?而且要知道,李隆基并不是其长子,李成器才是太子第一人选,其实仔细想想也符合情理,因为李隆基在政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若是没有他在其中周旋,李旦的皇位还犹未可知,同时李成器身为嫡长子,也是个知趣的,他自知没有这个弟弟优秀,于是便顺水推舟,将太子之位拱手让与李隆基,属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按理来说,李隆基成为太子了,只要不谋反的话,等李旦百年之后,皇位必定是他的,而李旦之所以提前“退休”,是跟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便是太平公主。作为武后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自幼生长于皇宫内,父母对其十分疼爱,原本嫁给薛绍为妻,却不料丈夫卷入谋反案中,最终被武后关在牢狱中饿死。也是从那时起,太平公主开始接触权力,她也是唐隆政变的发起人之一。
经过政变李旦被拥立上台,但朝堂上存在三股势力,首当其冲是以李隆基为首的太子党,后面就是太平公主的党羽,以及一小部分忠皇党,后期的太平公主对权力的渴望,犹如当初高宗刚出世的武后,她一心想效仿母亲走女皇帝路线,李旦又是个性格懦弱的帝王,但她还有个更大的对手,就是昔日一起合作的李隆基,对于这个侄子,太平公主是厌恶多于喜爱,但她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智慧手段,两个人在一开始只是在暗地里争斗,后面越演越烈,直接在朝堂上互相攻伐。
但要说哪个才是最难受的,当属坐在皇位上的李旦,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两人自幼感情十分深厚,另一个是自己的儿子,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无论哪一个占上风,李旦也开心不起来。太平公主经常在李旦前面,说要防止李隆基效仿当年太宗之举,为了就是扳倒李隆基,拥立一个懦弱的太子上台,自己在背后操纵,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李旦性子虽懦弱,但也不是个傻子,自然明白太平公主的想法,他作为一个老好人,只能两头劝,或者干脆装聋作哑不回应。
不过这种方式没持续多久,朝堂上的党争越发严重,几乎已经到了不可共存的地步,李旦在权衡之下,选择在五十岁这一年,把皇位让给比自己英武的儿子,直接宣布太平公主的失败。李隆基继承父位后,先是将太平公主党羽一网打尽,又颁下诏书赐死太平公主,自此大唐开始另一个时代。综上所述,也不难看出李旦之所以在壮年时,选择让位给儿子,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太平公主,为了维持江山稳定,不再出现女主国政的事,李旦也只好让位,给自己留一些好名声,若是好不容易复辟的李唐江山,亡于自己的手上,那他真是成为李唐的罪人了。
李旦一生,并未有太大的功绩可以青史留名,上不能开疆拓土,下也没有开创盛世,不过在至高权力面前,这份当退则退不贪恋权欲的理智,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都是少有的了,李旦的庙号中的睿字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他一让皇位给自己的母亲,虽然说当时他是傀儡皇帝情势所迫,但是这份当舍则舍的果断也实在是令人佩服。武则天在位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连开元盛世可以说是把大唐帝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史称“贞观遗风”。
而后他二让皇位给太子李隆基,一来可以停止内耗二来李隆基的文治武功确实要比李旦强上不少,有明君之相。因此,虽然真正掌权不再是傀儡皇帝的李旦,面对失而复得的皇位也并没有贪恋权位,二让皇位于太子李隆基,而大唐也是在李隆基的手里达到了极盛,万邦来朝史称开元盛世,历朝历代从未又过的极盛之世。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隐忍与权变:唐睿宗李旦的生存智慧与帝王哲学在唐朝289年的历史长河中,唐睿宗李旦(662-716)始终以“两次登基、三次让位”的传奇经历占据特殊地位。这位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既是政治风暴的中心人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千年食疗鼻祖孟诜:以食为药的生命智慧,滋养华夏十四世纪公元711年,长安城春寒料峭,唐睿宗李旦因朝局动荡寝食难安。隐居伊阳山的九旬老者孟诜,携一剂“千岁松脂茯苓汤”入宫,七日间令帝王精神焕发。这场跨越皇权与民间的救...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2025-10-13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