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贤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后,他被武则天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终年29岁,以亲王礼陪葬乾陵,追谥为章怀太子。
人物生平
亲王时期
永徽五年(655年)十二月十七日,李贤出生于父母祭拜太宗昭陵途中,是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永徽六年(656年)册封为潞王。
显庆元年(656年),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武后长子李弘。李贤迁任岐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幽州都督。龙朔元年(661年),改封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仍任雍州牧。龙朔二年(662年),加扬州大都督。麟德二年(665年),加右卫大将军。咸亨三年(672年),更名李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食实封一千户。上元元年(674年),又依旧名李贤。
李贤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深得高宗赞赏。唐高宗曾对司空李勣说:“这个孩子已经读了《尚书》、《礼记》、《论语》,背诵古诗赋十多篇,一看就能领会,也不会忘记。我曾叫他读《论语》,他读到‘贤贤易色’,再三诵读。我问为什么反复读,他说自己内心特别喜爱这句话,才知这孩子的聪敏出自天性。”
乾封元年(666年),沛王李贤招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王府修撰,十分器重。两年后,李贤与其弟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助兴而写《檄英王鸡》文。高宗得知后大怒,认为此举挑拨二王相争,遂逐之出王府。
太子时期
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不久,高宗命李贤留守长安监国。李贤处理政务明确公允,为朝廷内外所颂扬。李贤招集当时的学者张大安、刘纳言、格希元、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诘和周宝宁等人注释范晔的《后汉书》。书成之后,呈奏给高宗,收藏于皇宫内阁。
仪凤元年(676年),唐高宗亲笔下诏表扬李贤:“皇太子自留守监国以来时间不长,但留心政务,抚爱百姓,非常尽心,对刑法所施也细审详察。加之政务之余,能够专心精研圣人经典,领会深意。先王所藏书册都能研讨精华。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命赏赐绢帛五百段。”
李贤为太子期间,与武后关系紧张。当时,术士明崇俨深得高宗和武后信赖,曾对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李旦)相最贵”,李贤听闻后深感厌恶。当时,皇宫中有流言说“李贤不是武后亲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李贤顿生疑虑,感到恐惧。武后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李贤,以责备他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还曾亲手书信斥责,李贤越发感到不安。
废为庶人
仪凤四年(679年),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武后因此怀疑是太子所为。调露二年(680年),武后派人揭发太子阴谋,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作为谋反凭证,命令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办理此案。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武后却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于是,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收缴的铠甲在天津桥焚毁,借以昭告天下。太子的近臣张大安、刘讷言等遭到贬职流放,高政被家人私刑处死,曹王李明受到牵连终遭废杀,连坐者十多人。
《资治通鉴》对太子事发记载了一段插曲:李贤平日颇好声色,养户奴赵道生为男宠,多赐之金帛,东宫官员韦承庆上书劝谏不听。太子事发后,赵道生供认是太子命他刺杀明崇俨。但据《旧唐书》记载,韦承庆曾献《谕善箴》劝谏太子亲贤能而远小人,太子听后“善之,赐物甚厚。”不仅认可谏言,还赏赐了韦承庆。时至今日,太子被废的真相仍缺乏可信史料佐证。
永淳二年(683年),幽禁数年的庶人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皇太子李显为此上书恳请帝后怜悯,稍赐春冬衣物。
被迫自尽
文明元年(684年),高宗驾崩,中宗李显继位,但仅一个多月就被武后废黜,改立睿宗李旦,武后由此把持朝政。不久后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庶人李贤的住宅,以防备谋反隐患。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武则天得知李贤死讯后,曾在洛阳显福门举哀,并将丘神勣贬斥,但不久重获启用。
身后追封
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辟,追赠李贤司徒,并遣使者到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