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这名字是有点怪,他是唐朝功臣位列第一的人,不过他的知名度却不是很高,从文或从武的角度看,比他厉害的人比比皆是,那到底为什么他是唐朝第一功臣?还被封了国公。要从玄武门事件开始看。玄武门事件,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唐朝时期德高望重李世民在 玄武门发生事变。
当时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很受李世民的重用,所以他当然也是策划玄武门兵变的人之一。那次事件,李世民成功埋伏杀死了自己的太 子哥哥还有齐王弟弟,如愿以偿了作为了皇太子。而后成功登基为唐太宗,长孙无忌当之无愧作了开国元勋,曾经作为左武大将军,征战沙场,后又改任吏部尚书, 被定位第一功臣,封齐国公,无限的财宝。
长孙无忌有能力,会办事,而且他是真的忠心耿耿为李世民办事,连自己的妹妹都嫁给了李世民,为长孙皇后。欧阳修写的《新唐书》上记载:李世民评价臣子,认为长孙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
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十分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又有亲戚关系,可以自由进出皇帝的 卧房。不过他却很聪明,有城府,知道自己站得这么高肯定会被众人推倒,而且自己是亲戚关系,自古外戚干政是一个禁忌,所以他上书恳求李世民降自己的职。
历 史上多少人因为职位太高备受宠爱而被人陷害落得惨死的下场,长孙无忌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无论皇帝还有自己的皇后妹妹怎么挽留,还是执意要自己贬职。这么一 看,长孙无忌真的是大忠臣,分君之忧,却不求功名。
此后二十年,长孙无忌忠心办事,作为太子太师教导太子,又随皇太宗东征高丽,战绩显赫。不过忠臣的奸诈狡猾之处却凸显在选立太子的事上面。李世民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魏王还有晋王都是皇后生的,然而太子李承乾是荒淫无度之人,不好学,只爱玩乐。
魏王是李泰,野心过大,奸诈狡猾。晋王李治没 有主见,性格内向。感觉都不是做皇帝的料啊,后来太子和魏王争夺王位,而太子被贬为了庶人。皇帝想拥立魏王作为皇帝,这时候长孙无忌出来发话了,他认为应 该立晋王为太子,联合了一群大臣向皇帝说明立魏王的诸多不好。
李世民重用长孙无忌,尊重并同意了他的想法,不过背后也有一定的想法,因为当时候的长孙无忌 位极人臣,在朝廷中势力已经很大了,他害怕自己过世后,不立与长孙无忌有血缘关系的人做皇帝,长孙无忌会有意见而做出谋反之类的勾当。
再后来,皇帝三儿子吴王李恪能文能武,又备受百姓爱戴, 对比与那位昏弱内向的李治,他才应该成为太子。这时候长孙无忌充分发挥出自己奸臣的本质,可能是因为私心过重坚决反对。根据《旧唐书》上说,“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又有“恪又有文武才,既名望素高”等赞扬李恪的语句。
看以看出长孙无忌一生忠直,却因为私心过大,而备受嫉恶。长孙无忌还抓住了一 次机会,说李恪有谋反之心,其一家也受株连。如此一来,大家可以说是绝望了,皇位非李治莫属。
李恪死前曾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 必让其宗族覆灭。”的确,长孙无忌已经横行无忌,摆弄权利,这一步走得确实让人心寒。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去世了,死前还有遗愿要长孙无忌辅政,李世民还是很信任他的。长孙无忌先不发丧文,立刻叫自己的好外甥李治回来宫中,准备继位。可以说他是选择自己要忠心的人,却不忠于天下吧。
如此恩宠有加地对待新任皇帝李治,想必他肯定会很受皇帝重用与尊重吧。事实,却完全相反。唐高宗继位以后,想要立著名的武则天为 皇后,长孙无忌联合一众大臣却极力阻挠。唐高宗也很无奈,带着武则天上门拜访他也无动于衷。
而后,他问当时手握军事大权的将军李绩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李绩 本来是长孙无忌那边的人,此时却跳出了是非圈,说是皇帝家事他不宜过问。唐高宗这才大着胆子立了武则天为皇后。一成功做了皇后,母仪天下,对着长孙无忌当 然是怨恨有加。
根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四年,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与侍中辛茂将鞠 之。长孙无忌竟然意欲谋反?当然不可能,自己一手拥立起来的皇帝,哪有可能谋反,不过自古皇帝对谋反这两个字眼是特别敏感。
许敬宗是武则天特意派去陷害长孙无忌谋反之罪的,又以汉文帝杀舅父薄昭的事例劝导皇上,皇帝虽不忍心,不过也同意了,也不去与长孙无忌当面对质。直接将他流放到黔州,儿子等人也流放岭南,家里的亲属都被流放作为奴婢。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后来许敬宗奉命再次去查长孙无忌的谋反案,长孙无忌着实害怕,便被迫自杀了。明明是自己一手拥立起来的皇帝,却这般对待自己,肯定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李治做皇帝有一定的后悔之心,就算不位极人臣也不至于被逼死吧,我是你的舅舅至少 让我享下清福吧?
不过皇帝对于谋反一事就算是自己的舅舅也要痛下毒手了。想必长孙无忌死后也不得安息吧。在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才重新为舅舅平 反,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成者忠,败者奸。
长孙无忌全部包揽,一直忠心耿耿辅助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大功臣,却因为私心过 盛,拥立昏君,最后竟然落得惨死的下场。
评价他是一位忠臣可以,评价他为奸臣也不为过,这样的一个聪明能干有城府的人,我虽然认为他开国的功抵不上拥立昏 君的过,不过他为了唐朝的典章制度,对于历史的推进,也是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朝堂暗涌:岑文本为何斗不过长孙无忌在贞观年间的朝堂风云中,岑文本与长孙无忌的权力博弈,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位以文采斐然、刚正不阿著称,一位凭皇亲国戚、从龙之功显赫,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
长孙无忌 2025-06-04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第一,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长孙无忌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成为了唐朝开国元勋中的佼佼者。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权臣,最终却落得个凄惨的下...
长孙无忌 2025-03-20 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之首的卓越才能与深厚背景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不仅是对功臣们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历史地位的一种象征。其中,长孙无忌高居首位,这一安排背后蕴含着他卓越的才能和深...
长孙无忌 2025-03-14 长孙无忌的身世背景揭秘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长孙无忌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家世背景,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的身世背景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政治生涯。一、显...
长孙无忌 2025-03-11 房玄龄之死:真相揭秘,一代贤相并非被长孙无忌气死房玄龄,作为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谋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一代贤相”。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其是被长孙无忌活活气死的。...
房玄龄 长孙无忌 2024-12-02 长孙家族荣耀探源: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的双重贡献在中国历史上,长孙家族因其在唐朝的显赫地位而备受瞩目。关于长孙家族的荣耀究竟是因长孙皇后还是长孙无忌这一问题,实则涉及该家族在政治、军事及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影...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长孙无忌 2024-11-26 长孙无忌被评为“阴人之王”的原因探析在唐朝历史上,长孙无忌被誉为“阴人之王”,这个称号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和原因呢?为何他会有这样一个看似负面的评价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孙无忌的身份和地位。长孙无...
长孙无忌 2024-08-22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程咬金的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年间由唐太宗李世民选出的24位功臣,他们被绘制在长安凌烟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24位功臣包括了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人,他...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4-05-11 长孙无忌:忠臣的典范,历仕三朝的凌烟阁功臣之首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忠臣,而长孙无忌便是其中之一。他历仕三朝,为唐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排名第一,...
长孙无忌 2024-04-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