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二年(1065年),回到汴京的苏轼,眼看前程一片坦途,妻子王弗却在这时病近了。丧妻之痛还没消退,第二年,治平三年(1066年)十月,父亲苏洵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宋英宗赐银给苏轼治丧,苏轼退银,乞赠官,后追溯苏洵为光禄寺丞,苏轼和苏辙服丧返蜀。
又是一段守丧的蛰居生活,这一守就守了两年零三个月。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服丧期满的苏氏兄弟再次返回京城,启程前,苏轼续弦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过门。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和苏辙两家人到达汴京,可这时的京城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等待他们的,是一场与北宋国运休戚相关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王安石变法不仅是苏轼政治仕途的转捩点,也是其人生的最大转折点。
王安石变法源于北宋政治上积弊所产生的焦虑,但这种焦虑在范仲淹、欧阳修从政之时就已存在。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庆历新政」已然开启了北宋政治改革的端绪。当时,朝政上以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为主导,意在填补朝廷财政上的亏空,以及面对北方诸民族侵扰的压力。
王安石变法,大意举其两端:其一,理财主张,意在从经济上除去积贫之弊;其二,强兵主张,意在从军事上除去积弱之弊。简而言之,王安石想通过改革,使北宋在国力上实现民富国强。在宋神宗继位之时,庆历新政时期的重臣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已解职退居地方,而王安石、司马光等一批政坛健将成为神宗当政所倚重的对象。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以輸林学士的身份被神宗召见,王安石畅论国是,主张变法,其言论深得神宗之心。次年(1069年),神宗命王安石为其辅臣,参知政事,并设立变法机构,王安石变法正式拉开了帷幕。树欲静而风不止,被卷入政治旋涡的苏轼,命运也由此改变。在变法之初,苏轼仍然拿出了自己的意见。
王安石将科举进行了改革,考试内容由诗斌、明经改为经义、策论。这一科举改革,引来了苏轼的反对。为此,苏轼特意作了一篇《议学校贡举状》。文中苏轼认为,科举考诗赋远优于考策论和经义。虽然,宋神宗对苏轼的意见大加赞赏,但科举改革并没有因苏轼的举状而改变。
变法时期,是一个群情激奋的年代。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学士,不只是苏轼一人。当时朝政里反对王安石变法最强的势力,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
而王安石在变法中大肆提拔那些支持变法的人物,则被斌予「新党」之名。在新、旧党争中,苏轼虽与司马光等人共同反对变法,但对变法的意见,则有其独立的见解。为此,苏轼写下了在变法争论中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反对变法,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结人心;其二,厚风俗;其三,存纪纲。
在对「结人心」的论述中,苏轼举「商鞅变法」说:「商鞅变法,不顾人心,虽能聚至富彊,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
显然,在苏轼看来,变法满遭议,不得人心;在朝政上,也不是国是共举之事。在对「厚风俗」的论述中,苏轼说:「风俗诚厚,虽贫且弱,不害於长而存;道德诚浅,风俗诚薄,虽强且富,不救於短而亡。」
在苏轼看来,国家贫弱的改善,必须以风俗为基础。若是社会风俗骄奢,则即使去其贫弱也是无益。而在对「存纪纲」的论述中,苏轼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谓曰:「然而养猫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
在苏轼看来,国家治理不仅是去其贫弱,还在于纲举目张,防患于未然。不能因为一时没有奸鼠,就失去了养猫狗以预防其患的意义。苏轼所言,其实是指出王安石在新政变法中所出现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变法未来走向的担忧。
在神宗大举新政变法之际,苏轼洋洋洒洒,上书近万言,敢于纳速变法之流弊,可见其士人风骨,更可见苏轼对现实的敏锐观察。
苏轼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改革太过于激进,所以他说:「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在治理上,太急必然欲速则不达;在进言中,太广则必然失之主次,以至混乱无序;在用人上,太锐则必然会带来矛盾。苏轼的《上神宗皇帝书》,可谓诚意直言,但并没有打动神宗,神宗丝毫没有改辙变法的迹象。
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初八,福宁殿的烛火在寒风中摇曳,36岁的宋英宗赵曙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在位仅四年、改元“治平”的皇帝,其短暂的生命轨迹如同...
宋英宗 2025-08-22 宋仁宗与宋英宗:跨越血缘的帝王父子情在中国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宋英宗赵曙的父子关系堪称一段传奇。两人虽无直接血缘,却因皇位传承与政治考量结下深厚渊源,其关系演变深刻影响了北宋中期的政治格...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8-19 青梅绕指,帝后情深:赵宗实与高滔滔的婚姻真相在中国封建帝王史上,三宫六院是常态,但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宗实却以“一生专宠一人”的婚姻模式成为异类。他与皇后高滔滔从青梅竹马到生死相托,缔造了“一帝一后无嫔...
宋英宗 2025-07-10 三苏冠冕大苏尊:解码北宋文坛的“全能巨匠”苏轼北宋文坛的星空中,"三苏"如三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文学成就照亮了整个时代。这组由苏洵、苏轼、苏辙构成的文学世家,因王辟之《渑...
苏洵 苏辙 2025-07-09 宝安公主忍让驸马之谜:封建礼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宝安公主(1051年—1080年),本名赵浅予,是宋英宗的第二女,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她身份显赫,才貌双全,却为何在婚姻中一再忍让驸马王诜?这背后,既有封...
宋英宗 2025-05-21 赵宗实拒绝当太子与皇帝的背后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即宋英宗)以其独特的继位经历而备受瞩目。他并非宋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而是从濮王赵允让那里过继来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2-12 高滔滔:从仁宗养女到英宗皇后的传奇转变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高滔滔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原本应是宋仁宗的妃子,却最终嫁给了仁宗的养子赵宗实,成为了宋英宗的皇后。这一转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2-11 赵宗实的生平与婚姻:历史真相探究在中国宋朝的历史中,赵宗实作为宋英宗的本名,其生平和婚姻状况一直是历史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将探讨赵宗实的一生是否只娶了高滔滔一人,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后世的影响...
宋英宗 2024-08-21 历史评说:吕夷简的忠诚与争议吕夷简,字坦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宋仁宗、宋英宗两朝担任过重要职务,包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等职。然而,关于吕夷简是否是一位忠臣,历史上有着...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4-06-13 苏洵:文学世家的奠基者,苏轼与苏辙之父的一生轨迹在中国文学史上,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文人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作为这个文学世家的奠基者,苏洵不仅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
苏洵 苏辙 2024-05-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