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次子)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兄弟。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他一出生的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三月,李泰进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这对李世民父子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擅文能武加之胖圆憨厚深得太宗的宠爱,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因此也助长了其夺嫡的野心。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又细腻,美好又邪恶,既是可爱可喜之皇子,又是可恨可悲之兄弟。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而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更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李泰逝世后还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李世民为什么最终没有立李泰为皇帝?
唐太宗四子李泰,封魏王,喜好文艺。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于是上书给唐太宗,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儿子。《括地志》著成,李世民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李泰腰围较大,于是允许他坐轿子上朝。后李世民亲自访问李泰的王府所在地延康坊第。心情不错,于是下诏赦免长安犯死罪的囚徒。免延康坊第一年租税,王府属吏都按级别赐予衣帛。
但李世民这种过份宠爱子的行为也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纷纷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对庶子的待遇超过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间猜测。而且过份宠爱某人,容易骄纵他的行为,也会引起其它儿子的不满和引起妒忌。引古譬今,历史上皇帝过份娇宠儿孙都没有好的下场。这引起李世民重视,于是稍稍有些控制。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走不动路,李泰想取而代之。于是交结朝中群臣,依附为朋党。李承乾害怕,私下叫人自称李泰王府上书给皇帝。李世民一看,是控诉李泰罪行的。于是马上找上书的人,却人影无踪。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废,一些人要拥立李泰为太子。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
李世民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因为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古人多迷信孅纬,对莫名出现的天象、文字总有些敬畏的态度。)李泰知道有这个动向,就找机会恐吓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好,不会像他那样吗?”李元昌是李承乾党羽,以谋反罪先被杀。
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闷的样子。李世民很奇怪,经询问李治说出缘由,李世民心中更有了看法。之后又召李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废太子说:“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
太宗李世民说:“是的,如果立李泰。太子就是可以用诡计可以求得了。让李泰立为太子,则李承乾、李治都要死;李治立太子,李泰、李承乾可无恙。”于是冷落李泰,并同时下诏说:“今后太子没有德行,藩王想取代之的,双方都要抛弃。下诏颁行这个法令。”然而李世民仍然有顾虑,对长孙无忌说:“公侯劝我立雉奴为太子,雉奴个性仁义但懦弱,(治理国家的能力不够有气魄)不会让国家产生忧患吧?”雉奴是高宗李治的小名。
李泰被降封为顺阳王,住均州郧乡。李世民拿着李泰上的奏章对左右说:“李泰遣词用字非常好,难道不是有才之士?我心中想念李泰没有停止之时。但为江山社稷打算,还是派遣他住在外面。使他和李承乾都无恙啊!”李泰死在勋乡,死时才三十五岁。赐号太尉、幽州牧。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长卷中,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女李丽质与齐国公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的联姻,堪称一段兼具政治智慧与家族荣耀的佳话。然而,这段被史书浓墨重彩记载的婚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无忌 2025-08-04 萧瑀:疾风劲草中的忠臣本色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李建成能力到底如何:拨开历史迷雾的客观审视在唐朝开国与权力更迭的历史叙事中,李建成长期被贴上“庸碌无能”的标签,成为衬托李世民光辉形象的“背景板”。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原始史料的重新挖掘,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7-22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唐太宗李世民女儿群像:长乐公主的璀璨与高阳公主的争议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其治国韬略与军事才能广受赞誉。然而,这位铁血君王在家庭生活中展现的柔情,同样为后世留下诸多传奇。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 高阳公主:从天之骄女到权谋牺牲品的真实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一生,堪称大唐宫廷最富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明珠,最终因卷入谋反案被兄长唐高宗赐死,其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表象下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