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次子)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兄弟。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他一出生的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三月,李泰进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这对李世民父子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擅文能武加之胖圆憨厚深得太宗的宠爱,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因此也助长了其夺嫡的野心。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又细腻,美好又邪恶,既是可爱可喜之皇子,又是可恨可悲之兄弟。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而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更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李泰逝世后还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李世民为什么最终没有立李泰为皇帝?
唐太宗四子李泰,封魏王,喜好文艺。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于是上书给唐太宗,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儿子。《括地志》著成,李世民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李泰腰围较大,于是允许他坐轿子上朝。后李世民亲自访问李泰的王府所在地延康坊第。心情不错,于是下诏赦免长安犯死罪的囚徒。免延康坊第一年租税,王府属吏都按级别赐予衣帛。
但李世民这种过份宠爱子的行为也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纷纷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对庶子的待遇超过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间猜测。而且过份宠爱某人,容易骄纵他的行为,也会引起其它儿子的不满和引起妒忌。引古譬今,历史上皇帝过份娇宠儿孙都没有好的下场。这引起李世民重视,于是稍稍有些控制。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走不动路,李泰想取而代之。于是交结朝中群臣,依附为朋党。李承乾害怕,私下叫人自称李泰王府上书给皇帝。李世民一看,是控诉李泰罪行的。于是马上找上书的人,却人影无踪。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废,一些人要拥立李泰为太子。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而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
李世民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因为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古人多迷信孅纬,对莫名出现的天象、文字总有些敬畏的态度。)李泰知道有这个动向,就找机会恐吓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好,不会像他那样吗?”李元昌是李承乾党羽,以谋反罪先被杀。
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闷的样子。李世民很奇怪,经询问李治说出缘由,李世民心中更有了看法。之后又召李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废太子说:“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
太宗李世民说:“是的,如果立李泰。太子就是可以用诡计可以求得了。让李泰立为太子,则李承乾、李治都要死;李治立太子,李泰、李承乾可无恙。”于是冷落李泰,并同时下诏说:“今后太子没有德行,藩王想取代之的,双方都要抛弃。下诏颁行这个法令。”然而李世民仍然有顾虑,对长孙无忌说:“公侯劝我立雉奴为太子,雉奴个性仁义但懦弱,(治理国家的能力不够有气魄)不会让国家产生忧患吧?”雉奴是高宗李治的小名。
李泰被降封为顺阳王,住均州郧乡。李世民拿着李泰上的奏章对左右说:“李泰遣词用字非常好,难道不是有才之士?我心中想念李泰没有停止之时。但为江山社稷打算,还是派遣他住在外面。使他和李承乾都无恙啊!”李泰死在勋乡,死时才三十五岁。赐号太尉、幽州牧。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权善才:唐高宗朝的司法棱镜与皇权博弈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永徽至乾封年间,权善才的名字因一场震动朝野的“误斫昭陵柏”事件被载入史册。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大理寺卿,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唐代司法体系...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7 李治与贺兰氏:权力漩涡中的暧昧与虚构在唐朝宫廷的权力博弈中,李治与贺兰氏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位武则天的外甥女,因美貌被推入政治漩涡,其与唐高宗李治的互动,既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是权力格...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4 太平公主无名之谜:唐代宗法制度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在唐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女,以“太平”为号,掌权柄、兴道观、谋废立,其政治影响力远超诸多皇子。然而,这位搅动神龙政变、先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3 李世民的情感世界:杨妃与长孙皇后的历史镜像在唐代宫廷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与杨妃、长孙皇后的情感纠葛,始终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情感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偏好,更折射出唐代皇室婚姻的政治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6-23 隐没在历史褶皱中的公主:李建成之女永宁原型考在隋唐交替的烽烟中,李建成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其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于玄武门之变。相较于其弟李世民诸女在史册中的清晰记载,李建成之女永宁公主的生平却如同被迷雾笼...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9 李世民与李君羡:从沙场战友到权力祭坛的君臣悲剧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谱系中,李君羡的名字如流星般短暂而耀眼。这位出身瓦岗的猛将,以“五娘子”的谶语悲剧收场,其与李世民的关系演变,恰似初唐政治生态的缩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8 李世民与杨氏:权力漩涡中的伦理困境与政治博弈在玄武门之变的血色残阳中,李世民不仅斩断了兄弟情谊,更将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纠葛刻入史册——他纳弟媳杨氏入宫。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女子,因美貌与家族背景成为权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7 李忠是李治和谁的儿子:揭开唐高宗长子身世之谜在初唐宫廷的权力漩涡中,李忠的名字始终与“庶长子”“废太子”等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唐高宗李治的长子,其人生轨迹如同照妖镜,映照出大唐皇室最残酷的生存法则。要解开李...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13 薛万彻为何未入凌烟阁:政治站队、性格缺陷与时代抉择的交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勋而设立的“荣誉殿堂”,入选者多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支持者或贞观年间政局稳定的基石。然而,战功赫赫的薛万彻却未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