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务运动时期我们国家曾有一次轰轰烈烈送留学生留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以曾国藩、容闳先进的仁人志士倡议的,我们国家第一次赴美留学活动。这一次赴美留学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实现的,原来的计划是一百二十个小孩,分四批,一批三十人送到美国去学习,直接融入到美国社会,希望能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培养出来的一些中国的精英,从而振兴清王朝。
同治十一年的时候,清政府陆续选派出第一批三十名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的中国孩子们赴美学习,同年八月十一日,任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率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坐着轮船去美国了。
到了美国之后,没有受过“四书五经”禁锢桎梏的孩子,在这个盛行自由主义的国度里,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思想一下子突然就解放了。在这个国家里,这一批学童自由的学习,自由的生活,虽然有一些人(主要是陈兰彬)在管理他们,但是他们思想的自由比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当时人们的思想要自由多得多。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很多孩子觉得他们跟美国的孩子不一样,于是他们宁可不穿长袍马褂了,换上美式服装,有的还大胆地剪掉了辫子。他们像其他美国的孩子一样学打棒球、踢足球、溜冰和骑脚踏车,也敢跟美国人去抡拳头,打架……
应该说自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现象引起了当时管理这些孩子的清朝的官员陈兰彬等人的注意。陈兰彬就认为孩子们洋化了,陈兰彬害怕了,孩子们把中国原有的文化都抛之脑后了,洋化了的孩子以后就会变成一个个洋鬼子,所以他不断的把一些不满的东西,消极的信息就传回了清政府。
当时大清王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屡屡不断的接到一些有关孩子不断被洋化的这样事情的一些奏折。慈禧太后担心了,慈禧太后担心在哪儿呢?如果我辛辛苦苦地派出去的一百二十个孩子,这一百二十个孩子回国的时候,变成了洋鬼子,变成了大清王朝政权的掘墓人的话,那就没意义了。
所以慈禧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危殆时刻,没能够像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那样审时度势,睁开眼睛看世界,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痛下决心,改造我们的文化,使之融入现代文化的大潮之中。
相反,她将一己的权力看得比国家、民族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还重要,顽固地坚持已经过时了的东西,没有把中国带入近代化的门槛。于是差不多坚持了将近十年的赴美留学活动从此中断,慈禧太后召回了所有当时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这是她的悲剧,也是中国留学事业的悲剧,也是中华民族的遗憾。
1872年3月12日,南京两江总督府后花园中,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搀扶下散步时突发脑溢血,瘫倒后被扶回书房端坐,45分钟后溘然长逝。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死亡...
曾国藩 曾纪泽 2025-07-28 李秀成投降了为何还被杀:权力博弈与历史污名的双重绞杀1864年8月7日,南京江宁府的秋雨裹挟着血腥气,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曾国藩的军营中被处决。这位曾以“三河大捷”重创湘军、以《李秀成自述》反思天国兴亡的军事天才...
李秀成 曾国藩 2025-07-28 慈禧太后简介与身世考析:从官宦之女到晚清掌权者的传奇人生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镶黄旗。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也是晚清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载淳怎么死的 2025-07-21 彭玉麟与曾国藩:晚清双璧的功业与精神交响晚清政坛的星空中,曾国藩与彭玉麟犹如双子星般交相辉映。一位以理学治军,开创湘军体系;一位以铁血铸魂,缔造近代海军。若以“厉害”为标尺衡量,需穿透历史迷雾,从军事...
曾国藩 2025-07-21 曾国藩与穆彰阿:师徒之谊与时代洪流中的命运交织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官场中,曾国藩与穆彰阿的关系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师徒传奇。这段关系不仅塑造了曾国藩的仕途轨迹,更折射出封建王朝权力生态中“人脉网络”与“个人才能”...
曾国藩 穆彰阿 2025-07-17 刺马案:曾国藩是否幕后主使的深度剖析1870年8月22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南京校场阅兵后遇刺身亡,刺客张汶祥当场被捕。这起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因案情扑朔迷离、牵涉多方势力,被列为“晚清四大奇案”之...
曾国藩 2025-07-15 祁隽藻与曾国藩:朝堂之上的微妙博弈与复杂情谊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中,祁隽藻与曾国藩作为两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关系交织着权力制衡、理念碰撞与私人情谊,既折射出封建官场的生存法则,也暗含着传统士大夫的道德抉...
曾国藩 祁隽藻 2025-07-08 韩馥欲请袁绍同治冀州:一场权力博弈下的悲剧序幕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冀州牧韩馥,这位本有机会在乱世中逐鹿中原的诸侯,却因一念之差,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冀州拱手让于袁绍,最终落得个自杀身亡的凄惨结局。而这...
载淳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7-08 同治帝:傀儡皇帝还是权力玩家?——解析晚清政局中的皇权嬗变同治六年(1867年),紫禁城养心殿内爆发了一场激烈争执。十九岁的同治帝载淳执意重修圆明园,恭亲王奕?率军机大臣集体反对。当奕?以“国库空虚”为由谏阻时,同治帝...
载淳怎么死的 恭亲王 2025-07-03 彭玉麟与曾国藩:湘军水师双璧的相知与相悖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历史长河中,彭玉麟与曾国藩的君臣之谊堪称一段传奇。这位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著称的湘军水师统帅,与曾国藩之间既有知遇之恩的温情,又存战略分...
曾国藩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