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对于自己的文化看的是相当重要的,而且没一个文化都有这相应的一些表现或者是符号,而这些符号也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看的非常重要。古代,以头为首,头发对人民来说是相当的重要。

举一个小例子,三国时期,有一次曹操出征,为了严明军纪,下令不准踩踏百姓的田地,庄家,如果有违令者,枭首示众。可是不幸的是,曹操自己的马匹却无意猜到了庄稼地。这个时候就为难了,命令下了不能不执行,但是曹操自己又不能把自己斩了,那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曹操施以髡刑,就是把曹操的头发剪去,代表斩首。可见头发对当时人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犯人基本上都是剃光头,就是从古代的髡刑演变而来。

头发很重要,头发的发型对于人们心中的文化认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北宋年间,党项族首领李继捧,想归附宋朝,并且将自己统治的区域纳入宋朝的版图。但是他的族弟李继迁却是十分的反对,于是率领着一股力量,一直与宋朝作斗争。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还正式建立了政权,称为大夏。因为大夏在宋朝的西边,所以,宋人称之为西夏。李元昊登基之后,做了一件事就是改发易服,建立大夏朝的文化。虽然李元昊改变的发型用现在的审美观点并不是很好看(头发剃光,只在后面留一点,扎小辫儿),但是也能看出,王朝的建立者,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符号。

对于头发的斗争,在中国古代还发生过大型的流血事件。有时候想想确实是很不可思议,现在剪个头,做个发型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确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1645年7月28日(顺治二年六月十五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下“剃发令”,并且明确表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此令一出,遭到了各地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流血事件”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据说死亡人数是达到了80多万。可见,但是这种文化符号,对人民的思想影响是相当的严重的。

这种文化符号,往往会禁锢人民的思想,让人们的思想变得比较陈旧而无法接受新的东西,在让我们看到民族气节的同时,并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在清朝末期,也就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方的文明开始了碰撞,中国政府频繁的与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也不断的涌入中国,中国和西方各国逐渐开始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思想的禁锢却体现得特别明显。

在中西方文明产生碰撞的时候,中国也曾派遣留学生到各国留学。当时中国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士大夫,说服清政府,招收120名学生,用十五年的时间,从小学读到大学,为国家储备现代化人才。清政府同意了,并且在1872年实施了这个计划。这些留美的儿童,到西方后,对于清政府来说,基本上是完全西化了,他们还组织了自己的棒球队,并取得过比赛的胜利。这些在晚清的中国人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国内就有很多人批评他们“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 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极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幼童留学肄业局)。“

在这些留学的孩子当中,有一个孩子,名字叫詹天佑,在后来被称为了中国铁路之父,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设计出来了当时相当有技术难度的京张铁路,可见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蚀,反而是他们回国后,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在当时中国某些文化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的禁锢。

历史很多时候都是惊人的相似,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自南京成立,当时对全国也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法令叫做“剪辫令”,限制20天之内,把自己头上的辫子减掉。而且同盟会的成员还带头剪辫子。但是依旧还是遭到了抵抗,以至于政策推行并不很容易。但是毕竟社会整体还是进步的,对于摘去自己头上250年的禁锢,还多人还是欢呼雀跃的。就连当时当时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剪辫令普遍实施的时候,毅然的要剪断自己的辫子。据说他还让一个太监帮他剪,太监连忙跪下连连称不敢。当时宫里面的宫女,妃子很多也因为溥仪剪辫子的事情而痛哭流涕。

中国的文化,向来都是一个包容的文化,很多文化来到中国之后,都被中国给内化了,中国一直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然而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却被文化禁锢住了,一切都被规范在纲领条文当中了。近代,不少人也在慢慢的开眼看世界。如果,当时晚清政府再多一些像李鸿章,丁日昌,郭嵩焘这样能够思想开放的人,也许清朝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如今,中国依旧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一切文化的精髓,内化出来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文化。
佟国维(1643—1719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作为清朝外戚大臣,其一生与清初政治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赫家世:外戚光环下的...
佟佳氏 佟国维 2025-11-26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的沉浮人生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