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时期的皇帝为什么要用王安石变法?南宋为什么会把都城迁到杭州?
引言
尽管宋代比以前任何王朝更繁荣,但在宋代建立一个世纪之后,过去王朝循环通常所有的行政机构的衰败和财政困难又再次出现。在前六十年内政府的收入迅速增加,至1021年上升到一万五千零八十五万贯之多,每贯大约价值相当于用绳子串好的一千文钱,但后来收入逐渐下降,至1065年政府收入几乎只有以前的四分之一。
关于这种下降趋势一个潜在的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在一个基本是农业经济的社会中,人口的增加使税收来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但除此之外人口的增加还耗尽了有限土地资源上增加的产品。结果,更多的人要吃饭,更少的剩余产品交给收税人。另一个因素可能是土地更加集中在大地主手中,虽然自唐朝中期以来征税主要按土地而不是按人口计算,但负担仍然主要落在只有最少经济收入的小农身上。
人口的增加只是意味着土地更少以及耗竭地力,结果许多小农沦为乞丐或是成为地主阶级土地上的佃农。虽然在理论上地主与农民同样要交税,但他们能通过与官府的关系经常不交税或是逃避部分负担,因此国家的收入随着地主产业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可是政府的支出却不能调整以适应收入的减少。像过去的王朝一样,政府的开支随着宫廷机构扩大花费更加奢华、政府机构的发展以及官僚阶层的人数增加而慢慢增多。有些历史学家将宋代的财政困难归于为求和付给辽与西夏的年贡,但这是一个次要的因素。年贡总数达到一百五十万匹两绢银,这甚至从未达到政府预算的2%。
一个大得多的开销是军费开支,用来代替唐朝花费相对小一些的府兵制的职业兵事实证明不仅无用而且花费大。宋代大军马匹不足,其成员主要来自乞丐,因而不能与北方“夷狄”士气高昂的骑兵相匹敌。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增加大军的人数,至1041年人数多达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要用去近80%的政府预算。
王安石变法
因为财政上的困难,政府给官员的俸录不足,这结果败坏了道德,鼓励官员滥用职权,可能还造成对宋王朝后期有破坏作用的官僚党争的发展。然而出现党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时由官僚而不是由贵族、皇后或宦官控制政府,他们面临着很困难的财政问题和危险的军事形势,自然因政策问题有很大分歧,但没有方法来解决这些政策分歧,唯有通过党争和皇帝的异想。
1069年新继位的年轻皇帝神宗任命能干但固执的王安石(1021-1086)为宰相。王安石是遭到保守派反对的改革派人士,保守派支持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固定官僚程序。王安石立即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变法以扩充政府的财政并增强其大军。
王安石让政府从事几个世纪以来都不曾考虑的经济事务,他让政府在一地区买规定的产品到别的地区去卖,以此稳定物价并为政府谋利。他规定政府以20%或30%的利率借钱给农民,这在当时是很低的利率,这样做可能有助于使较穷的农民能维持下去,但肯定把借贷之利从私人高利贷者手中转入国库。
他进行新的土地丈量以消除过去不公正的现象并按照农产品的数量制定了不同等级的土地税标准。他将当时尚存的劳役改为税收,他还为收税估定所有个人财产,并试图调整价格,通过政府的当铺向小业主提供利率相对较低的贷款以及实行迫切需要的对水的控制。
在军事方面,王安石在保甲的名义下恢复了六朝时期集体担保的方式,规定在保甲制下每个保甲要自己花钱提供一定数量受过训练有武装的民兵。为建立一支骑兵,他让政府花钱采购马匹再分给中国北方的农家,作为回报每个家庭派一人在需要时带马组成骑兵。
王安石还扩大了政府所办学校的数目以与这时统治教育的私人资助的书院竞争。他坚持认为科举考试应该少考记忆和文学才能,而应该直接考政策和行政上的实际问题。像汉代的王莽一样,他宣称他的改革适合古代经籍的内容。
与王莽相仿的另一方面是王安石被作为社会主义者受到指责和赞扬,但其动机并不比他的著名前辈具有更多社会平等的思想。他的一些改革例如等级土地税、低息信贷制度以及完全放弃劳役制等显然是在经济和行政上向前迈出的步子,而其他的措施例如调价、政府控制商品以及集体担保和民兵制度只是以前制度的恢复。
改革自然激起遭到损害的大地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集团的坚决反对,来自地主阶级的大部分官僚也表示反对。当时大多数有名的士大夫如司马光、欧阳修和苏东坡也反对这些革新,王安石还遭到中国传统历史学家的严厉指责。
然而官僚和文人对变法的反对基本上不可能是阶级利益的不同,这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官僚国家行政上天然的惰性——一更趋于守成不变,自此以后这成为中国政府的特征。改革也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并损害了现有制度中的各种控制和制衡手段。因为有这些不同的原因,即使改革并不真正是革命性的且常常只是以前做过的事的恢复,但这些变法还是在以后几十年中激起政治上激烈的党派之争,自此以后不同党派争吵不休。
1085年宋神宗去世,保守派重新掌权,破坏了王安石的改革。此后改革派和保守派轮流执政,经过激烈的斗争使变法可能取得的财政和军事上的成果付诸东流。这场官僚间的争战一直延续到他们在一场更大的灾难中被淹没时为止。
南宋
皇帝宋徽宗(1100-1125)是艺术的热心赞助者,他本人也是位有才干的画家。徽宗管辖着一个在文化上很繁荣且又奢华的朝廷,这又进一步耗竭了政府的财政。在他统治后期,帝国遭到人民暴动的削弱,但主要的打击来自外部。除了辽以外,称为女真的通古斯部族逐渐在满洲东北部兴起。
1114年女真人起兵反辽,第二年采用了汉语的朝代名金(1115-1234)。宋代为了收复两个世纪以前被辽割去的边境十六州,愚蠢地与金缔结反辽同盟。可是中国大军没有获得胜利,而女真人的骑兵于1125年彻底灭了辽。当宋对自己分得的战利品太少表示不满时,女真人于1126年出兵攻占开封并追击中国大军过长江。然而南方的许多河渠成了不利于女真骑兵的障碍,女真人最终撤出南方,他们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徽宗的一个儿子历史上叫高宗(1127-1162),他在南方恢复了宋王朝的统治,1138年在现代浙江的杭州建立了都城。自此以后宋帝国限制在淮河以南的地区,后来被称为南宋(1127-1279),相对于在北方统治差不多整个中国本土的北宋(960-1126)而言。
一度时间南宋在能干的将领岳飞指挥下不顾一切地用武力收复北方,岳飞被现代的爱国者当作民族抵抗外来统治的象征。可是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占了上风,岳飞被处死,1141年与金签订了和约。这个和约规定宋是金的藩属国,应该交纳年贡二十五万匹两的绢银。1165年金征服南方的失败使年贡减少了十万匹两并使宋不再是完全的藩属国,但1208年宋讨伐金的一次更大的失败使年贡增加到六十万匹两,还交纳一次性赔款三百万匹两。
虽然南宋是个地理上不完整的国家,政府也因分为和战两派而受到削弱,但南宋几乎在各方面都比北宋富裕。南宋占据了中国经济的腹地,同时这是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南宋的军事预算比北宋多,所供养的官员也多。南宋在杭州的都城比开封壮观得多,甚至在杭州度过了鼎盛时期落入“夷狄”手中后,马可·波罗还为之震惊,称之为世界上“毋庸置疑最精美最华贵的城市”。
结语
南宋在其存在的一个半世纪中与以前的王朝一样未能摆脱王朝循环,整个南宋时期行政管理上在不断衰退。尽管如此,政府因为有坚实的财政基础以及实力雄厚的文官,所以没有因内部压力表现出崩溃的迹象。与北宋的情形相似,南宋是被强大的外部敌人蒙古经过多年大规模的战事才灭亡的。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春,金陵城笼罩在连绵阴雨中。66岁的王安石蜷缩在半山园的病榻上,窗外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早已模糊成一片。当得知自己毕生心血推行的变法被全面...
王安石 2025-08-27 吕惠卿:北宋变法浪潮中的复杂身影在北宋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吕惠卿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既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推动者,被时人称为“护法善神”,又因攻讦王安石、借改革营私等行为被列入《宋史·奸...
王安石 2025-08-19 王安石与王珪:同榜进士的政坛双轨人生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春闱,将两位未来政坛巨擘的命运悄然交织。来自临川的王安石与舒州迁居的王珪,以第四名与榜眼的身份同登进士榜,开启了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复杂...
启 王安石 2025-08-14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杜衍与王安石:北宋政坛的清流与改革者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曾布的婚姻与情感:一位北宋名臣的夫人之谜北宋名臣曾布,字子宣,抚州南丰人,作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官至宰相。然而,在历史记载的宏大叙事之外,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
王安石 2025-07-16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朝元老的理性坚守与时代困局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浪潮席卷朝野。在这场以“富国强兵”为名的改革中,三朝元老富弼却以近乎执拗的姿态站在了对立面。他并非守旧怯懦之辈——庆历新政时,这位以“...
王安石 2025-07-02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