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将那些与自己南征北战,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掉一批,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卸磨杀驴的的做法,非常的常见。但是也有少数的皇帝是个例外,就比如说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这两个人都没有选择诛杀功臣,是君臣和谐之典范。
在封建王朝时代,君权和臣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君强则臣弱,君弱则臣强。皇帝希望大权独揽,一言出而四方景从。而大臣则希望自己不是纯粹是执行者,渴望能得到足够的权利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只有找到平衡点,或者说一方手腕太强完全压制了另一方时,才会出现和谐共存的局面。很多开国皇帝比如朱元璋之所以会诛杀开国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平衡没找到,或者说双方在实现和谐共同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除此之外,杀开国大臣的原因,还有以下两个:
1.1、为下一任皇帝上位铺路。这种情况下多数是因为开国皇帝年纪比较大,担心自己活不过那些开国功臣们。下一任的皇帝威信或者能力不够,不足以震慑这些骄兵悍将,为了江山永存,自然要杀掉一批旧臣,让下一任皇帝培植自己的亲信,保证江山稳固。
1.2、开国大臣在很多出身底层,突然大富大贵后无法保持本心,骄奢淫逸,横行无忌,多有不法行为。比如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很多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穷苦兄弟,自认为江山打下来以后,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前期吃了太多苦,王朝建立后就到了享福的时候了。他们和一起打天下的皇帝太熟悉了,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自认为凌驾于律法之上。为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这些人必然要成为牺牲的对象。
1.3、很多开国大臣不愿放权,与皇帝矛盾激化。皇帝还不差饿兵,打天下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事事都由开国皇帝亲自来做,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放权的。但到王朝建立后,权力过于分散并不利于王朝稳定,为了加强皇权,自然需要收拢原本分散出去的权力。有些开国大臣习惯了大权在握的感觉,不愿放权,自然会和皇帝产生矛盾,没有和平解决的办法时,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
1.4、开国皇帝自己的处事态度、能力和胸怀问题。有能力驾驭群臣,自然会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的地位,不用通过杀戮的方式来破坏君臣关系。
2.1、我们先来说说李世民为何不诛杀开国大臣。
唐朝是公元618建立的,唐王朝建立时,李世民只有20岁,虽然不是嫡长子,但因为具备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了迅速统一全国,消灭众多的割据势力,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还是给予李世民开府建牙的权力,授权李世民组建天策府,收拢了一大批能臣猛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以其自身能力和杰出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这些优秀的属下,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后,李世民仅仅只有28岁,可以说比绝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要年轻得多,短时间内完全不用考虑皇位传承的问题,自然不用杀功臣来为自己后代铺路。李世民自身能力强大,对驾御这些有功的部下有充分的自信,自然不需要通过杀戮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掌握大权的功臣中,除了少部分是李渊留下或者是收服的李建成的旧部外,大部分主要职位都是他的亲信嫡系,在长期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自然不会轻易动手杀人。李世民在位二十余年,也只诛杀了有造反举动的侯君集和张亮等人,其他功臣他一个都没杀。
2.2、再来说说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北宋之前是五代十国,那是一个城头变换大王旗,换皇帝如同家常便饭的混乱年代。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得江山,建立了北宋王朝。
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就已经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禁军的最高统帅。他吸取此前诸多朝代政权变换频繁的教训,在政权稳定之后就通过杯酒释兵权,将跟随他打天下开国重要武将的权力收归己有,给予这些人充分的退休待遇,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这些人手中无权,对皇权自然就没有了威胁,杀之有害无益。
赵匡胤又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大大削弱武将的权力,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强化文官的职权,采用强干而弱枝的办法加权了中央集权。又通过设置地方转运使,通过控制财权的办法削弱了地方大员的权力,彻底解决了地方威胁中央的隐患。
赵匡胤在位期间,最为强大的禁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武将已经失去了威胁。而文臣则完全没有能力威胁皇权,杀之何益?被他通过杯酒释兵权之法解除了权力的武将,很多都是他发迹之前结交的兄弟,没有了权力,自然不需要刻意提防了。
其实杀不杀开国大臣,这要跟当时的社会形势、权力的分布情况,皇帝的能力、胸怀格局都众多因素有关。开国功臣未尝没有和皇帝和谐共存的可能。
在唐代宗室谱系中,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幼女,其生平轨迹与名讳更迭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通过比对《新唐书》《唐会要》及出土墓志等史料,可清晰...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30 李世民与李元霸:历史原型与文学虚构交织的兄弟羁绊在隋唐风云中,李世民与李元霸的关系常被置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下审视。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二人本为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后世评书、演义的演绎使这段关系被赋予了更多传...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8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未弑父的深层逻辑:权力博弈与政治伦理的双重考量公元626年6月4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斩杀齐王李元吉,这场血腥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然而,当刀锋指向太极宫时,李世民却选择...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4-28 侯君集:从辅佐太子到追悔莫及的歧途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侯君集本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曾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然而,他最终却因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落得个身败名裂...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4-22 李世民背后的关陇集团:王朝兴衰的隐形推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关陇集团宛如一座神秘的巨轮,悄然推动着王朝的更迭与历史的走向。而李世民,这位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其辉煌的帝王生涯背后,始终有着关陇集团这股...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1 李泰:从宠冠诸王到黯然离世的悲剧人生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他一度宠冠诸王,才华横溢,却因皇位之争而卷入政治漩涡,最终黯然离世。一、宠冠诸王的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4 窦皇后与李世民:母仪天下与千古一帝的母子情深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窦皇后与李世民这对母子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窦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生母,以其贤德著称;而李世民,则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成为千古一帝。窦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李世民最漂亮的丹阳公主:一段传奇背后的爱恨纠葛在唐朝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的众多姐妹里,丹阳公主以其绝世容颜和跌宕人生脱颖而出。她宛如一颗耀眼却略带哀愁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娇俏公主,初绽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唐太宗错杀张蕴古:皇权阴影下的司法警示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