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贫农出身的朱元璋,凭什么能建立大明王朝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开国君主中,他的出身是最低贱的。
朱元璋祖籍沛国相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沛县,从其祖父一辈开始,他家就因贫困几度迁徙,到父亲朱五四时,最终定居在了濠州,也就是如今的安徽凤阳。
朱元璋幼年时期过得那叫一个惨!他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时不时挨地主打骂,仅在私塾读过几个月的书。
后来,濠州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蝗灾、旱灾接踵而至,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因没有饭吃而相继死去。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前往皇觉寺出家为僧。
然而没过多久,由于天灾的缘故,僧人们也没有吃的了,因此他只能离开寺庙四处化缘为生。说好听点是‘化缘’,说直白点,其实就是‘乞讨’。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加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后,才基本宣告结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贱的人,最后竟然创建了一个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帝国,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朱元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的成功路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呢?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能在元朝末年社会大动荡和群雄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推翻元朝,实现统一,笔者认为有如下四个原因!
第一、依附强权,韬光养晦
在朱元璋崛起之初,先是在淮西一带活动,进而渡江,以南京为中心,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北面有韩林儿,很好地避开了元朝主力。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元末红巾军的重要领袖之一,韩山童被捕身亡后,他的徒弟刘福通便找到韩林儿,将其立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
从当时天下的局面来看,承担阻挡元朝主力大军的是北面的韩林儿,尽管他后来也走向了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耗尽了元朝的元气,以至于后来朱元璋率军北伐能势如破竹。
在朱元璋羽翼尚未丰满之际,他并没有选择孤军奋战,而是明智地依附在“龙凤政权”之下,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就接受了龙凤政权的封号,在和州建立都元帅府,之后又被提升为枢密院同佥、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当然,朱元璋看似是在小明王的统属下做事,但朱元璋却拥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简单来说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并不归小明王调遣,而只归朱元璋调遣。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表面的“统属关系”,使朱元璋开展一些军事行动时,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这为朱元璋前期扩大和巩固实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此外,在当时的天下群雄中,朱元璋秉持着徽州大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极大缩小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结果最晚称帝者,恰恰是最终成就帝业的人!
因此这也告诉我们:在自身实力尚弱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张扬,相反,要学会韬光养晦,慢慢积蓄力量,最后惊艳所有人。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
朱元璋从南略定远开始,不断收编地方部队,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其军队的成员也就越来越复杂。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有着一套非常好的整训方案。每收编一支部队后,他就会认真地加以整顿,从军官到士兵,无一例外,之后便开始严加训练。
而训练又分为:军事训练和思想训练!军事训练,其目的是增强士兵们的军事素质,提高战斗力;而思想训练,则是让士兵们遵守纪律,团结一心。
所以,相较于元朝军队和各个地方割据武装来说,朱元璋的军队是一支遵守纪律、战斗力强的队伍。
明朝著名开国将领胡大海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而这,也正是朱元璋队伍得民心之所在。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强权也许能取得天下,但却不长久,得到民众的支持,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之法。
第三、正确的战略方针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之人,而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他善于运用战争动员的手段,以及独特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其中,“战争动员”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每次征战前,朱元璋都会对将领和士兵进行动员,主要分为:明确战斗目标、交代具体任务、说明步骤、鼓舞士气、申明纪律。此外,朱元璋也会解答将领的疑虑,统一认识。
每次战役开始前,朱元璋都会亲自做战斗动员,以至于他的部队在战斗中,敢打敢拼,不畏生死,给予了敌人沉重打击。
当然,除了对将领和官兵进行动员之外,发布檄文,也是战争动员的一种方式。
比如朱元璋在讨伐张士诚时发布的《平周榜》,进攻大都时发布的《谕中原檄》等,都堪称“大手笔”。
檄文的发布,往往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既可以壮大自己队伍的声势,又可以使敌军气馁,闻风丧胆。
檄文中都会宣示战争的动因,表明自己是吊民伐罪之师,从而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
其次是独特和正确的战略方针!
兵法云:远交近攻、避强击弱;朱元璋在对待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略上,从二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攻打远方强大的陈友谅,再攻打近处相对弱小的张士诚,结果收到了很好地效果。
此外,朱元璋还擅长利用矛盾,对敌人各个击破。
比如在朱元璋讨伐张士诚时,最担心的就是元朝军队南下,一旦腹背受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就不断利用元朝内部矛盾,于扩廓帖木儿通好,从而孤立了张士诚。
因此,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也是朱元璋胜利夺取天下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这也告诉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选择正确的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比起一味地埋头苦干,要强得多。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
在元朝末年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致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农村缺乏劳动力,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再加上水利失修,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随处可见。
因此,当时各个割据军阀之间的军事较量,最终也都将反映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来。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的军队在出征时,军士概不支粮,而是进入到敌境后进行“捎粮”。
所谓“捎粮”,也叫“寨粮”,就是由当地百姓缴纳粮草,以供军队使用。尽管这种筹集粮草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益处,但其弊端更大!
首先是害民,其次是难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等到下集庆后,朱元璋推行“广积粮”的措施,于至正十六年,设立营田司,除了负责修堤防、管水利外,其主要任务是带领各地戍守将领开荒屯田。同时又鼓励农民各还乡土,进行耕桑。
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四年后,也就是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就下令废除了“捎粮”。
朱元璋称吴王后,又设立司农司,专管屯田事务。而这些,也是朱元璋相较于其他割据势力的高明之处。
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出身贫贱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其主要原因有四点:
第一,在自身实力尚未强大的时候,选择依附强权,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最后再一鸣惊人。
第二,注重军队的建设工作,除了加强部队的军事能力之外,也要加强部队本身的思想建设。
第三,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以应对当下复杂的形势,从而获得主动权。
第四,注重战时经济,打造强大的经济后盾,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之外,朱元璋成功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他知人善任,善于利用权谋手段等等。
那么,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朱元璋成功的哪些因素呢?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我们一起讨论!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