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成烤肉的朱高煦命运为什么这么悲惨?从被爷爷朱元璋厌恶,再被父亲朱棣忽悠,最后被侄子弄死,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切的根源还得从那场改变明朝的“靖难之变”说起,燕王朱棣起兵反叛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因为身体多病,不能随军,只能驻守燕京。朱高煦便随着朱棣一路征伐,在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大发神威,率领精锐铁骑在敌方阵营中,左突右闯,更是直接阵斩对方的大将瞿能。
东昌之战,朱棣遭遇大败,手下大将张玉都阵亡了,朱棣单骑逃脱,危机时刻,朱高煦率领援军赶到,击退了追击的南军,使朱棣得以喘息。
在浦子口,朱棣再遇苦战,渐渐不支,千钧一发之际,还是朱高煦率军前来支援朱棣。朱棣十分欣喜,对着朱高煦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朱棣害怕朱高煦不拼命,还补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朱高煦果然如打了鸡血一般,奋勇冲杀,将南军打败,再一次挽救了朱棣。
在靖难之变中,朱高煦奋不顾身,屡立战功,多次力挽狂澜救朱棣于险境。渐渐的,朱高煦也骄纵起来,恃功傲物,目无法纪。
后来,朱棣造反成功,荣登大宝。朱棣当了皇帝自然就要封太子,朱高煦以为自己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可是朱棣经过一番纠结后,还是选择了更加贤德的朱高炽作为太子。
太子之位旁落他人,这令朱高煦十分的郁闷,后来朱棣封他做汉王,要他前往藩国云南,他死都不肯。朱高煦更是直言:“自己有什么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去。”朱棣也是很无奈,明白朱高煦心里有了情绪,就放任他留在京城。
从古自今,家人争起家产,就连毫毛也不肯相让,何况是皇位这个天下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了朱棣这个成功例子在眼前,朱高煦绝不会这么简单就善罢甘休的。多次向朱棣进谗言,陷害朱高炽身边的人。大学士解缙就是因为朱高煦的冤枉,而死于非命。
一日,朱高煦和朱高炽一起谒拜孝陵。朱高炽因为是个大胖子,再加上患有足疾,行走起来很是不便,就算有人搀扶,也颇为困难。不巧的是,那天还下了雨,道路泥泞,朱高炽不小心摔倒在地。朱高煦见了嘲讽道:“前人失足,后人知警。”话音刚落,后面一人大声回道:“更有后人知警。” 朱高煦回首失色,见到回话的人正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朱高煦对自己的野心没有丝毫收敛,经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朱棣是个精明的人,他自然是看出了朱高煦的心思,改封朱高煦到青州。朱高煦推脱不肯前往,朱棣也不在惯着,直接严词敲打:“今封于青州,又托故欲留,前后恐非实意。”
朱棣如此显白的话语,还是没有让朱高煦有所顾忌。朱高煦后来更是僭用御用车马器物,丝毫不将朱棣的警告放在眼里。朱棣忍无可忍,剥夺朱高煦冠服,将其囚禁起来。朱棣本想将朱高煦贬为庶人,但朱高炽痛哭流涕的为朱高煦求情,朱棣才仅削其两护卫,处死其左右亲信数人。
朱高煦经此一事,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幡然醒悟,反而心中更加的怨恨。第二年,朱棣将朱高煦封到乐安州。这次朱高煦没有抗拒,而是乖乖前往了封地,但他并不安分,而是积极谋划着反叛。
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顺利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炽早就知道朱高煦的不轨之心,但生性仁厚的他,并没有捉拿朱高煦。朱高炽特地召朱高煦来京城,增加俸禄赏赐宝物,随后便让他返回封地。朱高炽此举一方面是想警告朱高煦,一方面也是想感化他。可惜朱高炽的良苦用心却没换来朱高煦的回头。
1425年,在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炽病逝,远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接到消息后,立刻奔赴北京。朱高煦选择在半路对朱瞻基进行伏击,可惜事起仓促,未能得逞。朱瞻基登基后,依旧对朱高煦实行怀柔政策,给予其极高的赏赐。
后来,朱高煦向朱瞻基提出了一些治国的建议和请求,这令朱瞻基很是高兴。朱瞻基认为朱高煦终于改邪归正,对朱高煦的请求都一一照办。可朱瞻基这样的行为,在朱高煦看来是软弱无能的体现,朱高煦加紧了谋反的步伐。
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见朱瞻基亲征,朱高煦一下就慌了,不敢前行,躲在乐安城中。朱瞻基命令大军疾行,驻守在乐安城北,包围了乐安城。见城池被围,朱高煦更加胆战心惊,不敢再战。朱高煦身边的人,见此情形也知道败亡是迟早的事,战意全无,其中一些人还想抓住朱高煦送给朱瞻基。
朱高煦见败局已定,只得偷偷出城,向朱瞻基投降。这场荒唐的叛乱就这样有惊无险的结束了。事后,群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对朱高煦父子正法,但朱瞻基都没同意,仅仅是将朱高煦父子贬为了平民,软禁在皇城里。
朱高煦犯下谋逆这种大罪还能活命,已经是朱瞻基宽宏大量,朱高煦理应老老实实的生活下去,不该再有二心,说定以后还能重新成为王爷。可朱高煦依旧不消停,变着花样的作死。终于,作出死来了。
一天,朱瞻基来看望朱高煦,两人并肩走着聊着,突然,朱高煦脑子一抽,拿脚拌了朱瞻基。朱瞻基立马摔了个狗吃屎,朱高煦见状哈哈大笑。堂堂一国之君,光天化日之下遭受如此羞辱,脾气再好的人都忍不了。
愤怒的朱瞻基立刻让朱高煦见识到什么叫“天子之怒”。朱瞻基命人用一个大铜钟将朱高煦盖住,再在外面堆上柴火点燃,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的烤熟了。不解气的朱瞻基还将朱高煦的儿子们处死。
朱高煦其实从小的性格就是好争斗,在朱元璋还在世时,朱高煦就以鲁莽为人所知,因此,他从来不被爷爷朱元璋看好,甚至有时候,朱元璋十分厌恶他,而朱棣虽然知道自己儿子的这个毛病,但是奈何一直没能教诲好他,并且,朱高煦的这个性格,虽然莽撞,但却十分好骗,朱棣利用他这个特点,几次三番忽悠他为自己卖命,可最后,父亲和大哥死后,他栽在了侄子的手里。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