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成烤肉的朱高煦命运为什么这么悲惨?从被爷爷朱元璋厌恶,再被父亲朱棣忽悠,最后被侄子弄死,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一切的根源还得从那场改变明朝的“靖难之变”说起,燕王朱棣起兵反叛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因为身体多病,不能随军,只能驻守燕京。朱高煦便随着朱棣一路征伐,在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大发神威,率领精锐铁骑在敌方阵营中,左突右闯,更是直接阵斩对方的大将瞿能。
东昌之战,朱棣遭遇大败,手下大将张玉都阵亡了,朱棣单骑逃脱,危机时刻,朱高煦率领援军赶到,击退了追击的南军,使朱棣得以喘息。
在浦子口,朱棣再遇苦战,渐渐不支,千钧一发之际,还是朱高煦率军前来支援朱棣。朱棣十分欣喜,对着朱高煦说:“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朱棣害怕朱高煦不拼命,还补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朱高煦果然如打了鸡血一般,奋勇冲杀,将南军打败,再一次挽救了朱棣。

在靖难之变中,朱高煦奋不顾身,屡立战功,多次力挽狂澜救朱棣于险境。渐渐的,朱高煦也骄纵起来,恃功傲物,目无法纪。
后来,朱棣造反成功,荣登大宝。朱棣当了皇帝自然就要封太子,朱高煦以为自己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可是朱棣经过一番纠结后,还是选择了更加贤德的朱高炽作为太子。
太子之位旁落他人,这令朱高煦十分的郁闷,后来朱棣封他做汉王,要他前往藩国云南,他死都不肯。朱高煦更是直言:“自己有什么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去。”朱棣也是很无奈,明白朱高煦心里有了情绪,就放任他留在京城。
从古自今,家人争起家产,就连毫毛也不肯相让,何况是皇位这个天下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了朱棣这个成功例子在眼前,朱高煦绝不会这么简单就善罢甘休的。多次向朱棣进谗言,陷害朱高炽身边的人。大学士解缙就是因为朱高煦的冤枉,而死于非命。
一日,朱高煦和朱高炽一起谒拜孝陵。朱高炽因为是个大胖子,再加上患有足疾,行走起来很是不便,就算有人搀扶,也颇为困难。不巧的是,那天还下了雨,道路泥泞,朱高炽不小心摔倒在地。朱高煦见了嘲讽道:“前人失足,后人知警。”话音刚落,后面一人大声回道:“更有后人知警。” 朱高煦回首失色,见到回话的人正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朱高煦对自己的野心没有丝毫收敛,经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朱棣是个精明的人,他自然是看出了朱高煦的心思,改封朱高煦到青州。朱高煦推脱不肯前往,朱棣也不在惯着,直接严词敲打:“今封于青州,又托故欲留,前后恐非实意。”
朱棣如此显白的话语,还是没有让朱高煦有所顾忌。朱高煦后来更是僭用御用车马器物,丝毫不将朱棣的警告放在眼里。朱棣忍无可忍,剥夺朱高煦冠服,将其囚禁起来。朱棣本想将朱高煦贬为庶人,但朱高炽痛哭流涕的为朱高煦求情,朱棣才仅削其两护卫,处死其左右亲信数人。
朱高煦经此一事,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幡然醒悟,反而心中更加的怨恨。第二年,朱棣将朱高煦封到乐安州。这次朱高煦没有抗拒,而是乖乖前往了封地,但他并不安分,而是积极谋划着反叛。
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顺利继位,是为明仁宗。朱高炽早就知道朱高煦的不轨之心,但生性仁厚的他,并没有捉拿朱高煦。朱高炽特地召朱高煦来京城,增加俸禄赏赐宝物,随后便让他返回封地。朱高炽此举一方面是想警告朱高煦,一方面也是想感化他。可惜朱高炽的良苦用心却没换来朱高煦的回头。
1425年,在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炽病逝,远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接到消息后,立刻奔赴北京。朱高煦选择在半路对朱瞻基进行伏击,可惜事起仓促,未能得逞。朱瞻基登基后,依旧对朱高煦实行怀柔政策,给予其极高的赏赐。
后来,朱高煦向朱瞻基提出了一些治国的建议和请求,这令朱瞻基很是高兴。朱瞻基认为朱高煦终于改邪归正,对朱高煦的请求都一一照办。可朱瞻基这样的行为,在朱高煦看来是软弱无能的体现,朱高煦加紧了谋反的步伐。

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见朱瞻基亲征,朱高煦一下就慌了,不敢前行,躲在乐安城中。朱瞻基命令大军疾行,驻守在乐安城北,包围了乐安城。见城池被围,朱高煦更加胆战心惊,不敢再战。朱高煦身边的人,见此情形也知道败亡是迟早的事,战意全无,其中一些人还想抓住朱高煦送给朱瞻基。
朱高煦见败局已定,只得偷偷出城,向朱瞻基投降。这场荒唐的叛乱就这样有惊无险的结束了。事后,群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对朱高煦父子正法,但朱瞻基都没同意,仅仅是将朱高煦父子贬为了平民,软禁在皇城里。
朱高煦犯下谋逆这种大罪还能活命,已经是朱瞻基宽宏大量,朱高煦理应老老实实的生活下去,不该再有二心,说定以后还能重新成为王爷。可朱高煦依旧不消停,变着花样的作死。终于,作出死来了。
一天,朱瞻基来看望朱高煦,两人并肩走着聊着,突然,朱高煦脑子一抽,拿脚拌了朱瞻基。朱瞻基立马摔了个狗吃屎,朱高煦见状哈哈大笑。堂堂一国之君,光天化日之下遭受如此羞辱,脾气再好的人都忍不了。
愤怒的朱瞻基立刻让朱高煦见识到什么叫“天子之怒”。朱瞻基命人用一个大铜钟将朱高煦盖住,再在外面堆上柴火点燃,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的烤熟了。不解气的朱瞻基还将朱高煦的儿子们处死。
朱高煦其实从小的性格就是好争斗,在朱元璋还在世时,朱高煦就以鲁莽为人所知,因此,他从来不被爷爷朱元璋看好,甚至有时候,朱元璋十分厌恶他,而朱棣虽然知道自己儿子的这个毛病,但是奈何一直没能教诲好他,并且,朱高煦的这个性格,虽然莽撞,但却十分好骗,朱棣利用他这个特点,几次三番忽悠他为自己卖命,可最后,父亲和大哥死后,他栽在了侄子的手里。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