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唐朝爆发一次谋逆案——房遗爱谋反案。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房遗爱,房玄龄二子,历任太府钦、右卫将军、房州刺史,曾跟随唐太宗出征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说到房遗爱,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婆“高阳公主”。贞观二十二年(648),房遗爱迎娶唐太宗十七女“高阳公主”,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婿。不过这驸马可不好当,没有实权不说,公主还不能得罪,尤其唐朝驸马更是如此。据传高阳公主与太宗脾气相投,深得太宗喜爱,婚后更是恃宠骄纵,行为不检,因沸沸扬扬的皇家金枕失窃一案被发现与辩机和尚私通。唐太宗知晓后直接腰斩了辩机和尚,杖杀公主婢女数十名,可以说房遗爱这顶绿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永徽四年(635)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被告破,牵连皇亲贵胄数十人,最终被下令赐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就家世显赫的房遗爱暗中谋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因为头上这顶惊天绿帽对李氏家族怀恨在心?事实上历史从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风月之事也只关乎风月而已。
事情还要从贞观十七年(643)讲起,齐王李祐起兵谋反失败被唐太宗李世民赐死,紧接着太宗先废除了太子李承乾,后废除魏王李泰,在晋王李治和吴王李恪之间游移不定,最终在长孙无忌的鼎力支持下立了李治为太子。受后世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大家对于李治的印象似乎都很温和,认为李治性格软弱可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真实的李治政治手段高超,城府极深,温和亲仁的外表不过是他年纪尚小实力不稳的伪装而已。唐高宗李治十五岁被立为太子,满朝文武中根本没有可用的班子,只能仰仗亲舅舅长孙无忌一派,而长孙无忌也正因如此才力挺李治为帝,此种情形下的李治不得不低头伏小,伪装是他最好的选择。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长孙无忌身为三朝元老,更是皇帝的亲舅舅,一时间风头无两,朝野上下被他治理得噤若寒蝉服服帖帖。丞相权力独大,任谁做皇帝都不会甘心,想当然李治也是如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永徽谋反大案正是唐高宗李治与长孙无忌甥舅间斗法的结果。
永徽四年(653)高阳公主状告大伯子房遗直不顾伦理纲常对自己无礼,此事关乎房家名誉,加上高阳公主是李治亲妹身份特殊,李治便请舅舅长孙无忌亲自审理此事。后经调查发现,高阳公主此举不过是因为房玄龄死后房遗直一人继承爵位,而二房的房遗爱一无所有,便出此下策希望借诬告来除掉房遗直。此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永徽三年(652)高阳公主便撺掇房遗爱与房遗直争夺遗产闹得十分不愉快,高宗李治就曾把兄弟两人都贬了职,不成想第二年就闹出更大的笑话。也正是上次遭李治贬职后房遗爱便心有不满,渐起反心。事实上房遗爱一直以来是魏王李泰门客,也是李泰一派核心人物之一,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夺嫡双双被废,晋王李治继位了,这让他大失所望,况且李治与自己也并不亲厚,政治上的失势和打压使他更想另起炉灶了。而与高阳公主两人的密谋和诬告不过是为下一步起事做更万全的准备而已。
事已至此,房遗直想要假装兄弟二人心无嫌隙已经不可能了,各方考虑后,为表忠心,房遗直在审问中直接牵扯出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和李元景等人意图谋反一事。此事一出,正好给长孙无忌打压敌对党派的借口,于是长孙无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硬生生牵扯进吴王李恪,凭空生出一场大案。房遗爱是驸马,薛万彻也是驸马,李元景是李治叔叔,高阳公主是李治姐姐,李恪更是李治的哥哥,牵连数十人全部是皇亲贵胄,没料到长孙无忌竟然把所有人都赐死了,连高宗李治亲自求情都不管用。借永徽大案之名长孙无忌将自己的反对派一网打尽,但李治也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孩了,现在的他羽翼渐丰,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李治明白长孙无忌已经无限接近于膨胀不得不出手了。
不久之后,李治贬诋顾命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阵营便开始崩溃,随后李治示意手下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补刀,长孙无忌被流放黔州自缢身亡,树倒猢狲散,长孙一党很快就消亡了。《旧唐书》里对长孙无忌的死并无同情“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而为无忌所嫉,离间父子,遂为豺狼。而无忌破家,其阴报也欤?”回过头看这场震慑朝野的永徽谋反大案,细节扑朔迷离,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学术界仍然争论不休,但本质还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只能大概推测高阳公主在高宗李治继位后作为前朝公主礼遇渐薄,心中的不平衡感和怨气唆使她和房遗爱等李泰旧党一起谋反,同时房遗爱本身受到打压郁郁不得志自然也就不谋而合。只可惜了被牵连的吴王李恪等人无辜受累,在武则天时期才得以平反。
房遗爱牵扯进永徽大案不过是政治站队错误后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也是房氏一族日薄西山的一瞥。虽然房氏一族各个子女无一例外都攀龙附凤、官居要职,但如此一来人脉关系更加的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牵连生事,家大业大同时也容易遭人忌惮,房家的倾覆早已埋下伏笔。回到高阳公主与房遗爱本身,《旧唐书》记载高阳公主与房遗爱两人婚后育有数子,可见夫妻二人并不像外界传言那般不和,起码这两人的政治意图是合拍的。况且辩机与高阳风月迷案《旧唐书》并无记载,最早出现可考的史料是宋朝时期,现代专家考究发现两人可能根本没有见过面,房遗爱的大绿帽很有可能是后世虚构的。唐朝风气开放不假,确实也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风月故事,历经千年早已面目全非,其中细节只有取其信者择之。
纵观贞观、永徽两朝《旧唐书》里关于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记载与《新唐书》不符之处太多,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才能定位两人的形象。两人的结合,只能说是时代的造就,唐初刚建国根基不稳,嫁公主无疑是拉拢功臣门阀的最佳选择,而房玄龄位极人臣,二儿子尚公主对房家也百利无一害,这时起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命运已不由自己掌握了,手握重权的驸马是皇帝老丈人不想看到的,他们两人的命运就只能是富贵闲人。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只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汇聚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其中魏征、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以“谏臣”“谋臣”“断臣”的互补角色,构建了唐朝政治史上最稳固的权力三角。他们...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8-29 宋璟宰相任期考:盛世名相的仕途沉浮与历史回响作为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的唐朝四大贤相,宋璟的仕途轨迹始终是历史研究的焦点。其宰相任期虽仅四年,却以“刚正不阿、节操持正”的品格,在开元盛世的历史长卷中留...
房玄龄 2025-08-29 房玄龄:盛世功臣与家族悲剧的双重叙事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房玄龄家族悲剧:从功勋显赫到满门抄斩的背后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房玄龄作为一代贤相,其功绩与智慧备受后世赞誉。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唐朝初年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5-21 房谋杜断:权力场中的智慧共生与协作范式在贞观之治的璀璨星河中,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君臣际遇堪称典范。这对被后世誉为“房谋杜断”的组合,以“谋”与“断”的互补之道,构建起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富效率的决策体系...
房玄龄 2025-04-30 房玄龄之死:真相揭秘,一代贤相并非被长孙无忌气死房玄龄,作为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和谋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一代贤相”。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其是被长孙无忌活活气死的。...
房玄龄 长孙无忌 2024-12-02 揭秘:唐朝皇帝李世民为何自称害怕房玄龄老婆?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世民作为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其治国才能和军事智慧备受后世赞誉。然而,在李世民的光辉形象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他自称害怕房玄龄的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11-09 吃醋的由来:千古名相房玄龄为什么怕老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吃醋”一词常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中因嫉妒而产生的情绪。然而,这一词汇的由来却与唐朝的一位著名宰相——房玄龄有着不解之缘。房玄龄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
房玄龄 2024-10-31 房谋杜断:历史上的智慧搭档“房谋杜断”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组合,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两位重要辅佐大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人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互补的性格特点,共同辅佐李世民,为唐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4-07-17 探究房玄龄满门抄斩的真相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学识成为初唐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然而,关于房玄龄被满门抄斩的说法,却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背后的原...
房玄龄 2024-06-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