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董卓实力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
董卓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大多数都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人,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发来诸侯不听他指挥时,就干脆撕掉伪装面具与各路诸侯公开对战,败退长安时还不忘记搜罗财宝,就连汉朝先帝的陵墓都没放过,挖坟盗墓他才是鼻祖,难怪被他扶持上来的新帝刘协都不待见他,认为“董卓逆乱,凶国害民”。
很多人都感觉董卓是东汉末年时期突然间杀出的一匹黑马,论根基他与曹操、袁绍、孙坚、公孙瓒等势力无法相比,可偏偏他就有能力权倾中外,于是有人认为董卓可能是借了干儿子吕布的光,其实并不然。董卓巅峰时期的阵容也是相当豪华,他有两个顶尖谋士,三位元帅,十余名猛将。
01也曾少年英才
提起董卓,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脑满肠肥、满脸胡子的彪悍形象,无德无仁又无貌,其实曾经的董卓也是少年英才般的人物。董卓是陇西临洮人,也就是如今的甘肃一带,西北的荒漠给了他壮汉的豪情,平时与羌人部落在一起嬉戏游玩,养成了行侠仗义的习惯,少年时期在当地就有了较高的人脉。
成年后,董卓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陇西郡府的官吏,只是这时候他在官场上还名不见经传,当匈奴人入侵边境时,董卓表现出了少年孔武有力的勇猛,以“斩获千计”的军功成为了入仕的敲门砖,从小小的羽林郎做起,步步高升,四周义军作乱,正好给他提供了立功建业的机会。
黄巾军起义时,董卓已经成为了中郎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一个官职,西北汉子的粗犷很容易得罪中原的文官,只是架不住董卓的运气好,就连老天都帮助他,在他本以为要被当枪使败给黄巾军时,天空划过流星恰好落在乱军阵中,黄巾军军心大乱慌忙退兵,董卓紧追穷寇,斩首数千级,回朝之后官拜斄乡侯,这时候的董卓羽翼见丰。
02膨胀权倾天下
董卓本就是一个桀骜不驯之人,封侯之后更是官升脾气涨,当朝廷与黄巾军不断发生摩擦、对峙时,董卓这时候表现出了聪明如我的机智,他来了个作壁上观,看清形势之后才做出举措,尤其汉灵帝驾崩后,他显然成为了老臣,这就成为了他继续向上爬的最大资本。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王室中发生了内斗,董卓不急于站队,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果不其然,宫中两派斗得你死我活,一派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幼帝刘辩一党,另一派则是宦官十常侍、渤海王刘协一党,两派斗争关键时刻,何进召董卓进京支援,结果董卓行军一半就停在了路上,他等的就是两派相争的结果。
结果就是何进被杀,幼帝刘辩被宦官掳走,此时董卓大显身手救出幼帝,如此一来他就成了救驾的功臣,自恃功高开始目中无人,后来干脆废了刘辩,让渤海王刘协当了皇帝,这就是汉献帝,他也是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只是他这个皇帝依旧是傀儡,此时膨胀的野心让董卓已经成为了权倾天下的重臣,而这也是他的巅峰时期,手下的阵容也是相当之豪华。
03谋士运筹帷幄
武将打天下,谋臣算天下。东汉末年,各势力能叫得上名字的诸侯都有十数人之多,想要在吞并中生存靠的不仅仅是武将的勇猛,更多靠的是谋臣的算计,而董卓的阵容里也有这样的人才,一位是军事战略家贾诩,另一位则是堪称智囊的李儒。
贾诩在年少时就被人誉为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董卓把持朝政时,贾诩那时在董卓的女婿牛辅手下效力,当时他们面对的是劲敌孙坚。要了解孙坚可是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但是在贾诩的算计下只能“率千骑溃围而去”,足见贾诩计谋之深。贾诩投奔曹操后更是表现出了不凡的智慧,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再说李儒。李儒起初是幼帝刘辩的手下,刘辩被废之后他担任刘辩的郎中令,表面上他是刘辩的人,其实他是董卓早就安排好的棋子。在二人的合谋下,刘辩与何太后均被李儒毒死,论心狠手辣非李儒莫属。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没错,李儒就是有文化的政治流氓。《三国演义》中劝董卓放弃貂蝉拉拢吕布的高人就是李儒,足见他是有远见谋略之人。
04元帅猛将众多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名将辈出的年代,董卓手下元帅、将领也不在少数,而且也都是武将中的精英。其中三位元帅分别是:徐荣、高顺、张辽,而猛将更是十余名之多,单是吕布就能以一挡十,剩下的还有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等等,当然,这些猛将与五虎
上将没有可比性,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重点要提的是将不在多,而在卓越的元帅上。
徐荣是董卓的三大元帅之一,除了武功高强之外,他率兵御敌也是经验丰富。汴水之战,徐荣面对曹操这样的强敌都能力克完胜,之后又打得孙坚节节败退,元帅之名不是虚有,而是凭着卓越的作战指挥能力打出来的,后来因手下投降才在新丰之战身死,否则他也是一世英才。
高顺本是吕布手下的一名将领,他虽然武艺没有吕布高强,但是行军打仗的本事完全有一套,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创建的“陷阵营”立下了不小的军功,吕布势涨里面有他不小的功劳。吕布死后,高顺也被曹操所杀,原因很简单,他在高顺手里吃了不少亏,以曹操记仇的性格自然不会放过高顺。
再说张辽,这是历史上非常熟悉的一位名将了,他统军作战的本领自然不用多说,以曹操不养闲人的作风,张辽成为他器重的将领,足见张辽本事之高强。不用说别人,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的关羽,对张辽也是高看一眼,能让心高气傲的关羽都为之佩服的,张辽自然是难得的将才,英雄惜英雄,关羽对张辽就是惺惺相惜。
05小结
董卓以一匹黑马的势力突起,后来成为了权倾天下的重臣,他凭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本事,还有豪华的实力阵容,当时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时都是铩羽而归,可见董卓当时确实手里捏着一把好牌。只惋惜董卓太膨胀,当他目中无人时,这些人才也都相继离他而去。
细数这些精英之后,其实董卓最终并不是干儿子吕布杀死的,而是自己杀死了自己,不信,你细品。
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曹孟德献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谋博弈与人性试炼东汉末年,洛阳城笼罩在董卓的铁腕统治之下。这位西凉军阀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甚至夜宿龙床、奸淫宫女,其残暴行径令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然而...
董卓 2025-09-05 董卓与马腾:西凉军阀格局中的权力博弈与地位之争东汉末年,西凉地区因多民族混居、地理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董卓与马腾作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西凉军阀,其权力地位的演变深刻反映了西凉地区从地方割...
董卓 2025-08-25 董卓之死:东汉乱世加速的催化剂公元192年,董卓在长安被吕布刺杀,其尸体被暴尸街头,肚脐中燃起的灯芯火光竟持续两日。这位曾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掌控东...
吕布 董卓 2025-08-05 王允诛杀蔡邕:权力、名节与历史阴影的交织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董卓之死本应成为汉室中兴的转折点,但司徒王允诛杀名士蔡邕的举动,却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士大夫阶层对新生政权的期待。这场看似因“一声叹息”引...
董卓 2025-08-04 董卓之恶:东汉末年的人间炼狱缔造者东汉末年,当洛阳城在董卓的铁蹄下化为焦土,当长安百姓在迁都途中冻饿而亡,当朝堂大臣因一言不合便被拖出斩首,这个来自陇西的军阀用残暴与荒淫在史书上刻下了最黑暗的印...
董卓 2025-07-24 文和乱武: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致命谋略“文和乱武”是东汉末年一场震动天下的政治风暴,其核心是谋士贾诩以“奉国家以征天下”为名,策动董卓残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最终导致汉献帝被挟持、关中地区生灵涂炭的...
贾诩 董卓 2025-07-21 王匡与袁术:东汉末年军阀关系考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匡与袁术的关系常引发讨论。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郡人,早年为河内郡守,曾参与讨伐董卓;袁术,字公路,汝南郡汝阳...
州泰 董卓 2025-06-23 乱世孤臣:段煨的忠诚悖论与历史重构在东汉末年的血色残阳中,段煨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悖论性的存在。这位出身凉州武威的将领,既是董卓西凉军团的核心成员,又在乱世中独善其身;他手握重兵却从未染指皇权,身居...
董卓 2025-06-10 凉州乱世的枭雄双刃:李傕郭汜的军事能力辩证在东汉末年的血色苍穹下,李傕、郭汜这对凉州军阀如彗星般划过历史长河。他们既是董卓余党的代表,又是搅动长安政局的乱源,其军事才能与历史定位,恰似一柄双刃剑,折射出...
董卓 2025-06-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