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可以说还是有不少神童的,除了大家熟悉的曹冲、方仲永、甘罗等等这些神童,唐朝时期还有一个八岁的时候就被唐玄宗授予官职的刘晏,不仅如此,刘晏长大之后也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并没有就此淹没。那这个刘晏究竟有多厉害,竟然在八岁的时候就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刘晏究竟有什么才能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 人,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曾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等职务。
刘晏出身于官宦家庭,从小热爱学习,很有天赋,加上他刻苦勤奋,故年纪虽小却能作诗写文章,才华横溢,声名远播,七岁的时候就被人们称为“神童”。
刘晏八岁时,恰逢唐玄宗封禅泰山。典礼结束后,礼部官员奏报说有一神童要向皇帝敬献他自己创作的《东封书》。唐玄宗很高兴,就召见刘晏,但见刘晏毫无紧张、怯场之感,行礼完毕后就淡定从容背诵自己的大作。唐玄宗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八岁儿童竟然有如此才华?于是,就让当朝宰相来试一试刘晏。宰相当场来考刘晏,没想到刘晏对答如流。唐玄宗非常赞赏,就下旨封刘晏为秘书省太子正字的官职,负责校对书籍文字。刘晏利用这样好的工作条件,继续努力,博览群书,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法太期认为,“神童”古今都有,可年龄很小就被皇帝授予官职的就很少了。《三字经》中对这个故事有专门的表述:“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刘晏之所以成为神童,一是他家庭条件好,有好的读书学习的环境条件,可谓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这种家风的熏陶和浸染;二是他天资聪颖,天赋极高;三是他热爱学习,刻苦勤奋。
对于学习来讲,如果仅仅是天赋及外在环境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否则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说的方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和教训,方仲永虽然五岁时就异于常人、是神童,但后来放弃了学习和努力,就慢慢变得与平常人没有区别了。
当然,刘晏之所以八岁被封官,一方面是机遇,恰好唐玄宗去泰山封禅,拉近了他与皇帝的距离;另一方面是他平时的努力,神童的名声很大,所以,皇帝才愿意召见他,否则,皇帝怎么会召见一个普通小孩?
可见,第一,平时的努力是最关键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真本事;第二,机会需要等待,不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第三,“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就要表现自己,不可错失良机。另外,这个故事,也体现了唐玄宗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神童的鼓励赞赏。
建中元年(780年),当初,杨炎任吏部侍郎,刘晏任吏部尚书,双方互不买账。刘晏审讯元载案件,杨炎被牵连贬官。到杨炎掌权,想为元载报仇。此前,德宗做太子时,代宗宠爱独孤妃,因此宠爱独孤氏的儿子韩王李迥。宦官刘清潭和代宗亲信请求立独孤妃为皇后,并说韩王李迥多次有吉兆,想废黜太子李适。当时有流言说刘晏参与了这件事的谋划。杨炎掌权后,杨炎拜见德宗流着眼泪说:“靠祖宗有灵,先皇和皇帝没有被奸臣离间,如果不是这样,刘晏、黎干危害国家的阴谋就得逞了。现在虽然黎干被治罪,但刘晏还在任,我担任宰相,却不能惩罚他的罪行,罪该万死。”崔祐甫说:“皇上已大赦天下,不应听信谗言,判人有罪。”朱泚、崔宁也极力帮刘晏说话,崔宁说得太重。导致杨炎发怒,把崔宁贬出京城,罢免了刘晏的使职。正月,诏令全国钱谷都要交给金部、仓部管理,免除了刘晏转运、租庸、青苗、盐铁等使职。二月十四,刘晏又因呈交账簿和实物不合,被贬为忠州刺史,由宦官押送。
建中元年(780)七月,杨炎一心要罗织他的罪状,知道庾准和刘晏有旧仇,就提升他任荆南节度使。庾准就奏报刘晏给朱泚写信,有很多不满的话,又选练军队,擅自拿走公物,威胁传诏使者,想反叛。杨炎作证使罪状成立了。德宗下诏命令宦官处死刘晏,享年六十五岁。死后十几天,处死刘晏的诏书一经发布,宣布了刘晏的罪状,刘晏家的亲属被发配到岭南,朝中受牵连的有几十人,全国都认为冤枉。当时杨炎兼任删定使,提议没收刘晏的家产,众人认为不应该,杨炎才不提这事。然而杨炎早已命令官员清点了刘晏的家产,结果只有各种书两车,粮食几斛,人们都佩服刘晏的清廉。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奏说杀刘晏太过分,没有验证事实,先杀后下诏,全国人都吃惊惋惜,请求把他的妻子儿女接回来。德宗没有答复。
兴元元年(784年),德宗渐渐醒悟,才准许刘晏的亲属回来安葬刘晏。
贞元五年(789年),又任命刘晏的儿子刘执经为太常博士、刘宗经为秘书郎。刘执经捐出官职,请求追赠父亲,德宗下诏追赠刘晏为郑州刺史,又加封为司徒。刘晏死后二十年,韩洄、元琇、裴腆、李衡、包佶、卢徵、李若初相继执掌财权,都是刘晏提拔的,在当时都具有名气。
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权力的边界:刘娥为何止步于称帝的深层次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突破性别桎梏,而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虽手握实权,却始终未跨出称帝的最后一步。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宋朝政治生态、儒家伦理与...
武则天有男宠吗 刘娥 2025-09-26 洛阳登基:唐朝两位皇帝的特殊历史轨迹唐朝以长安为法定国都,但洛阳作为东都,在特殊历史节点两次见证帝王登基。唐中宗李显与唐哀帝李柷的即位仪式均在此完成,其背后折射出权力更迭的残酷逻辑与王朝末期的衰变...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李柷 2025-09-26 李世民英年早逝:纵欲之说的虚妄与真相的探寻公元649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溘然长逝,年仅51岁。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历史长河,激起千层浪,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纵欲过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5 历史上的狄仁杰:超越“神探”标签的唐代名相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狄仁杰常以“神探”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影视剧中抽丝剥茧的断案场景,还是文学作品中智破奇案的传奇故事,都让这位唐代名臣与“侦探”标签紧密相连。...
狄仁杰 2025-09-2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被迫抉择还是主动铤而走险?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箭矢破空,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政变以雷霆之势终结了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却也因弑兄逼父的伦理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玄武门血幕: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的权力逻辑与生存法则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一箭射穿兄长李建成咽喉,随后尉迟恭挥刀砍下其头颅。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兄弟性命,更撕裂了封建王朝的权力伦理。当史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