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西汉时期什么时候进入到了巅峰,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也会想到汉武帝,但是其实他们的时代还不是最顶峰,西汉最巅峰的时期是汉宣帝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孝宣之治,这才是西汉的巅峰时期。但是很显然,虽然是巅峰,但是知名度却并没有之前所说的几个皇帝更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汉宣帝时期为何在西汉历史上并不出名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汉武帝刘彻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受奸人蒙骗,太子刘据被陷害自缢,包括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刘据的儿子刘进有一个儿子刘询幸存,当时还在襁褓之中。
提到刘询,可能很多人都有点陌生,但提到刘病已这个名字,很多人大概就知道。因为之前有一部电视剧《乌龙闯情关》,男主角孙耀威饰演的就是刘病已。
巫蛊之祸事件过去不久,汉武帝经过调查,发现多为不实,明白了太子刘据当时只是惶恐不安,并无谋反意图。于是幡然醒悟,开始清算那些故意陷害太子的人,先将苏文、江充等人处死,再又派人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
不多久,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儿子和两个孙子的思念,天下闻而悲之。可即便他再怎么做,都是于事无补,因为儿子和孙子再也回不来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憾,汉武帝大赦,刘病已被祖母史良娣家抚养。后元二年,汉武帝弥留之际,将皇位传给了刘弗陵。同时颁下遗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勒令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
也就是从此时起,刘病已的皇亲宗室地位才被得到承认。
刘病已虽养于掖庭,但经常在宫外行走,游历民间。也正因为常在民间游历,所以非常体会民间疾苦。刘病已长于掖庭,受到掖庭令张贺的照拂。因为张贺早年曾受太子刘据的旧恩,因此对刘病已极为照顾。不仅供他读书,甚至还出彩礼钱,让刘病已娶了许平君,生有一子名为刘奭。
元平元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但因没有子嗣,在权臣霍光等人的举荐下,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谁知刘贺即位仅十日,便被霍光等人以“荒淫无行,失帝王,乱汉制度”为由废黜。
在别人举荐之下,霍光开始注意到了刘病已,觉得可作昭帝的继承人,奉承祖宗大业,统驭天下臣民。就这样,刘病已稀里糊涂的坐上了皇位,是为汉宣帝,改元“本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本始三年,皇后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次年,刘病已又纳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赐丞相以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
从汉昭帝在位,再到刘贺被废,最后到刘病已即位之初,霍光把持朝政,掌握生杀大权。霍氏一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的占据了朝廷。直到地节二年,霍光去世,刘病已开始亲政。
地节四年,霍氏谋反,被刘病已平定,霍成君受到牵连,被废黜皇后之位。也就是在此时起,霍氏一族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势力一朝覆灭,汉宣帝将权力收归已有,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整顿吏治,为政宽简,惩治贪腐。他虽然主张严明执法,但也以为政宽简闻名,严厉打击不法官吏和豪强,缓和了社会矛盾。
其次是征服匈奴,囊括西域。汉武帝时期,常年和匈奴交战,虽有所成就,但并未让其臣服。而汉宣帝时期,“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一大盛事。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来朝,赞谒称籓臣而不名。
神爵二年,平定西羌,设置西域都护府。从此,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汉武初愿,汉宣实现。
最后就是从经济上改革,轻薄赋,整顿工商。汉宣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将发展生产作为首要政务。
总体来说,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四海臣服,体察民情,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君,开创了大汉鼎盛时期,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
但就是这么一位贤君,为何知名度却不如汉武帝,甚至存在感极低呢?
汉武帝在位期间,虽有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打下的家底,但他穷兵黩武,常年忙于征战,导致百姓赋税加重,大量人口流失,天下民不聊生。但他运气不错,先后有卫青和霍去病,为他征战在外,打了不少胜仗,也索性并无内乱。因此国内外对他评价颇高,但苦的终究是老百姓。
汉宣帝即位期间,其实家底已经被汉武帝打的差不多了,因此他才那么注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力。
但俗话说得好,盛极必衰,一个朝代也是如此。汉宣帝死后,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缔结“外党”,因此对宦官石显极为宠信。
石显擅权期间,纲纪紊乱,吏治腐败,结党营私,国家是被搞得乌烟瘴气。汉元帝统治期间,任用奸臣宦官,导致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使得西汉逐渐开始走向衰败。
在这个问题上,汉宣帝是选错了继承人。史料记载“柔仁好儒”,曾对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用刑罚惩治表示不认同。当时汉宣帝还长叹一声:乱我家者,太子也!
谁知一语成谶,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汉宣帝便发觉他这样的思想是与自己大不相同的,但鉴于对许平君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他错就错在,不该将自己的深情与大汉的江山联系在一起。
在继承人选择这块,汉宣帝确实做错了,正因为他的错误决定,才让汉朝开始逐步走向了衰败。而且,汉宣帝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他在位差不多25年,而汉武帝在位差不多54年。中国古代帝王数百位,在位时间超过50年的,寥寥无几。但就凭这一点,足以让更多的人记住。
再者汉武帝时期,文官武将众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更是不少。比如司马迁、董仲舒、窦婴、桑弘羊、卫青、冠军侯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等等人。
正因为这些文人武将,也从侧面体现出汉武帝的知人善用,给汉武帝头上的光环加了不少分。
那相比汉宣帝时期,还真说不上几个知名的文人武将,虽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但除了霍光,其他人真的很少有人知道。
综合来说,虽然汉宣帝开创了“孝宣之治”等鼎盛时期,文人武功也不逊汉武帝,但他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选错了继承人,导致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低。同时,也因他统治期间,知名的文人武将也没得几个,所以知名度也不如汉武帝。
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28岁的刘秀以不足2万兵力击溃王莽43万大军,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被《后汉书》记载为“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会大雷风,屋...
刘秀 王莽 2025-09-22 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权力联姻下的命运交织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卷中,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其命运始终与王朝政治紧密相连。而她的婚姻,更是权力博弈的典型缩影——丈夫张敖的身份,不仅承载...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吕后:历史褶皱中的复杂人性与权力镜像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吕后(吕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是否算“好人”的讨论,本质上是...
吕雉 刘邦 2025-09-22 张骞西域风云:娶妻生子的隐秘篇章与历史回响公元前138年,长安城门外,26岁的张骞手持汉节,率领百人使团踏上西行之路。这位汉代汉中郡城固人未曾想到,这场本为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将因匈奴的阻截演变为长...
张骞 2025-09-19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传奇与争议交织的女性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多个朝代,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其身居后位长...
刘奭 2025-09-19 吕后为何不杀周昌: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与人性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吕后以手段狠辣著称,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杀等事件,均彰显其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无情。然而,面对曾多次公开反对自己、甚至阻碍其诛杀赵王如意...
戚夫人 2025-09-18 田安:王莽家族的先祖血脉与历史转折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田安与王莽的关联犹如一条隐秘的线索,串联起战国末年至西汉末年的风云变幻。田安不仅是王莽的直系先祖,更是其家族从齐国贵族到新朝皇族的命运转...
王莽 2025-09-17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 班超:以胆略与智慧铸就西域传奇的东汉英豪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以非凡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西域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了属于...
班超 2025-09-16 董奉:三国医道双修的杏林始祖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不仅催生了英雄辈出的政治格局,更孕育了中华医学史上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华佗、张仲景与董奉。其中,董奉的生平轨迹与三国吴国政权存在...
华佗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